中共党史创业元素的教育素材提炼

2020-06-08 10:55黄璜
西部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共党史

摘要:研究中共党史创业元素教育中的素材提炼,其根本意义在于佐助实现党史思政教育、创业教育中认知 符号系统的重构。其中素材提炼的内容主要包括决定素材的教育目标、素材提炼的内容方向与案例推荐;素材 提炼的准则方法可归纳为选择激励事件、主线单一而视角多元、分层组织事件结构、求真崇实。

关键词:中共党史;创业元素;素材提炼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7-0044-03

实现党史思政内容与创业内容贯通纵连的教学并非新的话题,其中具体的互益作用已有学者进行过讨论。 然而素材拣选这一先导环节在上述教学过程中的塑形意 义与特殊地位,尚未有学者进行过研究,其具体内容方向 和实践原则更瓯体有缺。本文以“中共党史中创业元素 的发掘与教育运用研究”(下文均以“论题研究”指代) 的成果为基础,就中共党史创业元素教育素材提炼中的 重要问题,笃力做出回应。

一、素材提炼的作用意义:“符号系统”的再搭建

(一)素描教学中的符号系统理论

美国 加利福 尼亚大学 艺术教授 BettyEdwards 在 训练学生掌握素描时发现两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学生 掌握素描的过程并非渐进式的,而是顿悟式的,并且本 人无法说清原因;学生天然认为素描是困难的技艺,当 BettyEdwards 引导学生绘制自身的镜中形象与记忆中某 位熟人的形象时,无基础的学生纵使认真观察了镜子,其 绘制的本人五官和熟人五官仍常常相似,并且往往与真实形象相去甚远。

BettyEdwards 探 索 多 年,终 于 结 合 神 经 学 家 RogerWolcottSperry 的大脑研究成果得出了结论:人在童 年成长过程中积累了对某个事物“基本形”的观察认知, 这种“基本形”的观察认知是个体诞生以来个别观察经 验的抽象成果,每一件“基本形”共同搭建了个体的“符 号系统”;无绘画基础的人在描摹眼前或记忆中的事物 时,总是倾向于根据“符号系统”描绘大脑中的“基本形”, 而非描绘真实的所见所知,因此难以掌握写实的素描;素 描习得过程中的“顿悟”也并非技巧的厚积薄发,而是 绘画者看待世界物相的思维方式的开窍,意即对个人符 号系统的突破。

(二)党史创业教育中的符号系统问题

BettyEdwards 根据上述理论论断:零基础者可以通 过短期思维转换训练实现符号系统的认知突破,进而快 速掌握素描。其结论可运用于院校教学与企业创造力培 训课程,并在 40 年来被普遍证实,那么同样的道理,绘画教育的符号系统理论也可以类比解释高职党史思政教育、创业教育流于浅表的问题,具体而言:

1. 学生在观念认知层面同样存在“符号系统”。论 题研究调查显示出高职学生样本的背景多样性:每个学 生个体都来自一个独具个性的社会坐标,其成长过程皆 受到地域环境、经济条件、原生家庭社会境遇的深刻塑 形,以全域视角下社会共同理想和普遍价值观念为基石 的史观与思政教育便很难同学生的直观人生经验无缝对 接;学生群体在社会参与上多局限于亲友师长搭建的熟 人社会,对基于律法、交易与习惯运行的商社会与陌生人 社会普遍陌生,便很难切实体悟创业教育中的经验传达。 2. 认知符号系统局限观念教育。论题研究实践显示,学生常陷入不自知的倾向:在观念认知教育中寻找验 证自己认知符号系统的例证,例证可以是正向的,亦可以 是反向的,但求证过程则均倾向于以己量人、单向积极的 “自我辩护”,犹如素描者面对现实形象却仍执著于描绘 心中形象,最终收获个人认知的固化或有限调整。

3. 观念认知的符号系统可以重构,重构关键是实现 认知的现实感与视角突破。BettyEdwards 的绘画符号系 统突破训练有两个关键做法:利用显像板和探视镜帮助 学生切换观察视角;引导学生观察常见生活事物的不凡 细节,突破对常见事物的刻板认知。类比行动于论题研 究,教师例论结合地提供信实证据,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 看待事物,超越个体社会坐标、从社会共同体的角度出发 全域看待事物,最终收获了学生认知提升的实效回应。

(三)素材提炼的教育全局意义

综上所论,注目中共党史创业元素教育中的素材提 炼,其根本意义在于佐助实现党史思政教育、创业教育中 认知符号系统的重构,具体而言其意义有四个方面:

1. 实现现实感。素材提炼为党史思政教育与创业教 育提供信实例证支撑。

2. 提供新視角。引导多视角认知下的认知超越。

3. 理论的经验转化。将概括性观点转化为方便学生 经验认知的现实事件分析。

4. 强化知行合一。助力实现回归现实感、多元视角 的认知符号系统,方能实现认知与现实社会行动的对接, 达成教育的知行合一目标。

二、素材提炼的内容:共同体中的个体互动

(一)决定素材的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决定了教育素材的提炼,将开展高职中共 党史创业元素教育的目标作为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观念 认知符号系统,进而实现创业实践中的知行合一。笔者 结合论题研究的实践反馈,将观念认知符号系统的教育 目标具体化为三点:

1. 遵从行动理性。要求学生自觉于个人层面的实践理性(知识与实践的统合、理想与现实感的平衡);明达于组织参与层面的行为理性(决策的程序理性、目标 -决策 - 执行的内在一致性)。

2. 内化责任约束。要求学生于个人和组织参与层面 理解权利对价与秩序义务,内化权责统一的认知。

3. 坚执价值承担。要求学生理解、尊重组织共同体 中的个体价值;理解、担当个体之上的社会价值。

(二)素材提炼的内容方向与案例推荐

上述教育目标决定了教育活动应当具备两个视角关 照,分别为组织共同体中的个人视角和个人组成的共同 体视角,反映在教育素材的内容拣选上,其大方向即统合 为“共同体中的个体互动”,根据唯物史观,个体意志与 行动必受所处共同体的约束,共同体意志与行动则实为 各个体成员意志与行动的共同结果,共同体与个人对立 统一于历史活动中;同时,历史事件是复杂因素的共同结 果,以社会为基点的宏大叙事易产生复杂问题简单化的 偏差、传导错误信息,研讨具体事件中的个体互动则相对 准确可靠。然而需要强调:研讨共同体中的个体互动不 等于回避历史事件的群像叙事,正如同研究元素本为把 握集合特征。

“互動”涵盖多重内容,结合创业教育的需求,在党 史中发掘“共同体中的个体互动”素材,具体应关注以 下内容主题:

1. 决策事件:拣选党史中的重要决策事件为素材,关 注群力智慧 / 正确少数、立足条件 / 立足愿景、风险偏好 / 风险规避、实战家 / 理论家等基本对照。案例推荐:解放 海南岛决策——金门失利后,大家普遍认为应当延期解 放海南岛,韩先楚上将力排众议,根据季风规律主张跨海 速攻,并成功说服上级接纳方案,终于排除了海南岛重蹈 金门失败的历史风险。

2. 规则事件:拣选党史中关于管理规则形成、执行、 调整诸方面内容的事件,关注规则事件中执守 / 变通、核 心领导权威 / 民主协商精神两组基本对照。案例推荐: 延安时期杨兆云抗交公粮与土地侵占案中的马锡五审 判——中共法学先驱李木庵在 1943 年前后推行边区司 法改革,讲求独立审判、依法办事、援用国民政府六法全 书,该改革理念先进却脱节于农村社会传统,造成边区基 层不满而失败。马锡五吸取教训,在杨兆云案中推行审 判与调解结合、政府与群众共同断案的审判规则,不符合 近代法治精神却契合该时期的农村现实,终于大获边区 民心。

3. 习惯事件:拣选党史中组织习惯传统的奠基事件, 关注传统的奠立、扩散过程和软实力影响。案例推荐“:党 指挥枪”原则在“三湾改编”中的确立——秋收起义失 利后,毛泽东整合各路起义人马,经过“三湾改编”将支部建在连上,由此一改传统农民起义军和旧军阀军队的佣兵习气,奠立了军队中的现代民族国家传统,对军队战斗力 提升、政权结构与安全诸方面产生深远积极的历史影响。

4. 魅力事件:拣选党史中的领袖激励与信仰激励事 件,关注领导力和价值观对组织凝聚力的影响。案例推 荐:朱德天心圩整军——南昌起义失利,起义军三河坝分 兵,周恩来、贺龙等率主力南下广东,朱德率兵断后,部队 在阻敌中损失惨重,败退到江西天心圩时又获悉主力溃 散的消息,一时人心崩乱,大半军官士兵散伙离队,高级 干部仅剩下朱德,朱德于是在天心圩收拢残部 800 人,激

情演讲,并身先士卒亲登悬崖参与奇袭,此 800 人小队士 气复振,终于成功突围至井冈山会师。后来的中共名将 林彪、粟裕、陈毅均源出这支部队,朱德亦在天心圩整军 后奠立了自身“红军之父”的历史地位。

5. 革新事件:拣选党史军事斗争、政治改革、技术进 步中的创新思维驱动事件,关注其中的博弈经验与思维 方法提炼。案例推荐:皮定均旅反向突围——中原解放 军被国军包围后西撤,令所部皮定均旅伪装主力吸引敌 军,皮旅打破思维定势,在支撑过预定阻击时间后未向西 后撤,反向敌军所在的东方运动,隐藏在敌军结合部的刘 家冲,待敌军追赶解放军主力而从身边经过后向东突进。 敌军未料到皮旅敢迎面而来,皮旅终奇迹般全建制突围。

三、素材提炼的准则方法

将素材提炼的准则方法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选择激励事件

首先,素材选择当为方便学生研讨的党史具体事件, 而非复杂多维的历史现象或阶段进程,事件本身亦当过 程简明,方便对接创业案例教育。例如“抗日根据地的 建立过程”即复杂而不便运用于课堂,当提炼其有讨论 价值的侧面事件,如“延安根据地施行‘三三制的创 业启示”。

其次,事件當具激励性,即事件当对接创业主题,并 在党史中起到促成改变的因果作用,从而清晰提炼行动 - 结果间的事件关系,令学生方便掌握事件首尾,并体知内 含其中的历史意义。

(二)主线单一,视角多元

首先,为方便学生代入角色深入研讨,当提炼具有明 确核心主人公、主人公叙事脉络具备充足史料支持的事 件素材,以之为单一主线组织叙事,例如“中共一大的召 开”虽具备重大历史意义,但事件角色分散不利于素材 组织。

其次,在坚持核心主人公单一主线叙事的同时,呈递 关联人物视角的辅助史料,实现多元视角的事件分析。

(三)分层组织事件结构

教师当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下对待选素材事件进行结构整理,结构按场景——序列——幕的结构组织,其中:若干场景构成一个序列,若干序列构成一幕,场景体 现事件中重要的局部变化,序列体现多个场景变化导向 的事件走向的变化,幕体现多个序列走向变化引致的终 局性结果。例如:在对前述“解放海南岛决策”进行素 材提炼时可划分事件为两个幕:第一幕为金门之战的失 利和中共的反思,第二幕为韩先楚力排众议推行速攻方 案并顺利解放海南岛。第二幕是案例重点,进一步分为 序列一:韩先楚上级的延期决策过程,序列二:韩先楚速 攻决策的胜出与成功执行;序列二进而可分为韩先楚决 策、说服上级、执行决策三个场景。

对素材的结构组织是为了方便控制课堂节奏,提高 学生研讨效率,并不要求全部事件均严格按照上述结构 组织。

(四)求真崇实

这是素材提炼的根本原则,要求教师呈递事件全貌 信息引导学生得出解读,而非依据既有解读来呈递事件 信息。例如在研讨“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的历史时, 要客观介绍列强贸易封锁下旧军阀弹药匮乏的事实、苏 俄对黄埔军校学生军提供大量军火援助的事实,避免学 生陷入“黄埔军校学生军革命信仰坚定,因而战斗力强 横扫旧军阀”的主观主义愚昧。

四、结语

本文专注中共党史创业元素发掘与教育运用中的素 材提炼问题,具体探讨了素材提炼的意义、内容方向与原 则方法,然而素材提炼仅是党史创业元素教育的先启部 分,教育的全局关切不止于此,党史素材课堂呈递和集体 学习的组织方式问题、党史思政与创业教育的实践结合 问题同本论题榫接轴连,相期来者。

参考文献:

[1]BettyEdwards.TheNewDrawingontheRightSideoftheBrain[M].JeremyP.Tarcher/Putnam,1999.

[2] 王群瑛 . 关于高校党史教学和科研状况的对策与思考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4(1).

[3]RobertMcKee. 故事 [M]. 天津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4.

[4] 马德龙 . 创业教育与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J].教育与职业 ,2010(2).

[5] 吴红云 . 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视角的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模 式研究 [D]. 合肥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

作者简介:黄璜(1982—),女,汉族,湖南常德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责任编辑:马双)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校级思政课题“中共党史中创业元素的挖掘与教育运用研究”(编号:MY08B05)的研 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中共党史
中共党史研究的新视域
——《中共党史经济解释研究》评介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
《中共党史研究》二○一三年总目录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二○一二年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述评
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
中共党史学个案研究的若干思考
热诚欢迎订阅2013年《中共党史研究》杂志
六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