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中南洋华侨抵制日货运动研究

2020-06-08 10:55钱霖仪
西部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

摘要:南洋华侨抵制日货运动之原因,从客观上而言是日本对南洋贸易不断扩张的结果,从主观上来讲,这 是南洋华侨民族主义精神觉醒的必然行动。抵制日货运动在南洋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运动转向了暴力化、受 限于殖民地政府的压力等,但南洋华侨的抵制日货运动是五四运动在海外的扩展与深化,是中国民族主义觉醒 的海外延续,是海外侨胞爱国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五四运动;南洋华侨;抵制日货

中图分类号:F1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7-0077-03

南洋是一个较为宽泛的地理用词,其具体地域划分较为暧昧,本文重点论述新加坡、马来亚二地。自明清以 来,就有中国人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迁移到马来 亚,他们及其后代就形成了现在的马来西亚华人群体。 华侨人口于 1911 年达到了马来亚总人口数量的 29.6%, 在 1931 年时达到了 128500 人,约占总人口的 33.9%。 1911 年,新加坡华人数量达到了 219577 人,占新加坡总 人口的 72%[1]193。可见南洋华侨人口数量之庞大。在历 史上南洋华人曾先后发起过两次抵制日货运动。第一次 是 1908 年,清朝水师在澳门附近因船只走私偷运军火武 器扣留了日本“二辰丸号”,事件结果反倒是在列强干预 下中国向日本赔礼道歉。于是中日两国发生冲突,中国 国内发生排日抵货运动,南洋华侨旋即也联合起来抵制 日货。第二次发生于 1915 年,1915 年 5 月 9 日,袁世 凯及北洋政府对外宣布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部 分内容,国内排日之风达到新高度,当年 6 月,南洋华侨 也迅速作出反应,由中华总商会领导各个华侨组织积极 响应,同国内先后做出排日抵货的行动,并且不断深入, 持续到了当年 9 月。

一、南洋华侨排日抵货运动经过与结果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上,列强拒绝了中 国代表团的两项提案: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取消日本 强迫中国承认的“二十一条”,收回山东权益。对此感到 失望和愤怒的人们于 1919 年 5 月 4 日进行示威游行,提 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 等口号,五四运动开始了。随即,北京举行了“日货焚烧 大会”等抵制日货活动。袁世凯惧怕群众的爱国运动触 怒日本,采取高压手段禁止抵制日货,同时在北京颁布了 戒严令,企图收拾事态,但排日运动还是逐渐向全国和海 外扩展开来 [2]225。

中国的排日抵货运动在 5 月下旬扩散到了马来亚。在当地,领导排日抵货运动的是学生与知识分子群体,他们中的先驱者是中国国内五四运动的积极分子,他们远 渡南洋,由新加坡到达吉隆坡,并得到了当地华人华侨的 支持,这场排日抵货运动在当年 6 月 3 日新加坡全国性 群众大集会上达到高潮,为排日抵货运动注入了大量华 人华侨的力量,在文化界也广受拥护。6 月 5 日,群众在 城市中心张贴了排日运动的檄文 [3]]B.3.3。16 日开始,华 人运营的人力车、渡船等拒绝了日本人的使用,华侨工 厂陆续取消日本方面订单以及断绝生意往来。19 日排 日运动升级为暴力反日运动,聚集在街头演讲的华人群 众不仅袭击了经营日本商品的华人店铺,还袭击并摧毁 了日本人居住的马来街,破坏了日本人的房屋、店铺、药 店 [4]1310。晚上,位于新加坡北大街上的日本人商店及华 人经营销售日货的商店被 6 名中国人带领的近千名华侨 打砸抢,他們将搜罗出来的日本商品胡乱堆积在人行道 上并放火烧毁。这场骚乱始料未及地向整个城市蔓延开 来,日本商业博物馆成为日本人及日侨亲属的避难之所。 骚乱损失最大的是马六甲大街和巴士居斯大街附近,参 与者在马路中央放火,浓烟伴随着凄厉的尖叫混乱一片[5]71。凌晨时分,日本肥皂工厂的华人暴徒在进行掠夺的同时,点燃了几百个肥皂箱,烧掉了家具。29 日,华人杂 货商会决定,在日本未归还青岛之前,将中止与日本的一 切交易,如有违反,将处以 500 美元的罚款。7 月 1 日, 棉布商工会也做出了同样的决议 [6]74。

在槟城,6 月 21 日,市民组成了抵制日货的示威队 伍,这些示威队伍涌入日本人的店铺破坏日货。日本妓 女也成为群众的袭击对象,日本制造的人力车被愤怒的 群众焚烧。与此同时,参加示威的劳动者抢劫了仓库的 大米,连日来引发了大米骚乱,并与警方发生了冲突。这 样过激化的排日运动虽然给日本方面造成了一定影响但 是给当地也造成了一定损害,这种过激的反日运动严重打击了日本商品交易,扰乱了当地的治安 [7]316。

首先,在南洋的抵制日货运动在商业上给日本方面 带来了重创。在吉隆坡,由于日货运输遭到拒绝,当地日 本人无法领取到货,日常食品的购买和市内交通方面也 受阻。居住在马来亚的日本商人大部分都是零售商,由 于华人的反日运动,他们的华人客户骤减。华人以外的 顾客多少有所增加,销售额却下降了至少五成至七成。 销售额下降最多的商品是医药类,下降了 7.8%,棉布类 和一般杂货类也下降了 50%。减少幅度相对较小的是美 术用品、化妆品、橡胶园供应品等,只减少了 2—4 成。在 新加坡,大约一半的日本零售商主要销售面向华人的商 品,因此在反日运动爆发后,销售额从 50% 急剧减少到 了 70%[8]。以华人为主要顾客的日本零售商遭受了巨大 的打击,陷入经营困境。受打击最严重的商品是医药类, 其次是啤酒类和普通杂货。在出口方面,6、7、8 月间, 棉纱、瓷器、手表和水产品等的损失最大。

其次,由于 6 月 19 日的暴动,几名日本商人受到了 伤害,20 日和 21 日日本南洋协会新加坡商品陈列馆收 容了五百余名难民,其中轻伤者达 34 人 [3]B.3.3。在槟城、 吉隆坡和新加坡,日货的销售额急剧下降,其主要原因当 然是排日抵货运动。客观来说,由于当地粮食在内的日 常用品价格上涨导致购买力下降也是其中一个原因。第 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地出现了大米歉收现象,马来亚 大米价格也从 1918 年 3 月开始暴涨。如上所述,1919 年马来亚的反日运动与此前几次排日不同,是给以零售 商为中心的日本商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再次,此次抵制日货运动也必然遭到当局的强行镇 压。对于这种情况,日本驻新加坡领事和英国殖民政府 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在新加坡,6 月 15 日,英国殖民 政府官员召集了一些华人,讨论如何平息华人的反日运 动和逮捕主谋,并要求包括中华总商会在内的华人有权 人士在早日结束反日运动方面给予合作。同月 19 日,发 生了袭击华人店铺和日本人住宅的暴动后,英国殖民地 政府立即派军舰悉尼号登陆,20 日凌晨 3 点半左右镇 压。当天,日本领事从凌晨开始拜访民政长官,协商善后 方案,决定实行戒严令,并派遣 800 多名陆海军士兵与警 察进行严密警备 [6]77。根据事后统计,新加坡抵制日货 骚乱事件死亡 4 人,受伤者 8 人,131 人被捕,多数为华 人,被捕者中还包括与暴徒发生争执的 12 名日本人 [9]471。 从第二天开始,英国殖民地政府发布命令,允许日本人使 用华人人力车。即使在这种强硬手段下,商人团体还是 陸续加入抵制运动,使得排日抵货运动持续蔓延。

槟城骚乱比新加坡更为严重,除了破坏之外,还发生 了示威劳工哄抢仓库米粮因而与警察发生流血事件。之后骚乱延续数日,槟城商店歇业,工人停工,交通、码头瘫痪,一派死气沉沉。1919 年 7 月上旬,吉隆坡也发生了 小型示威骚乱,一部分示威华人聚集在茨厂街捣毁日货, 但之后被警察驱散。为了平息新加坡暴动而派遣的英国 军舰于 24 日晚回到了该地,从 25 日开始实施了戒严令。 日本领事馆提出管制要求后,英国殖民地政府对煽动者 施行逮捕、强制遣返,镇压暴动,发布戒严令,对中华总商 会和反政府华人组织提出协助要求等,比以往更加积极 地为平息事态采取了行动。这可能是因为这次排日抵货 运动向暴力化突变了。英国政府方面为了维持殖民地的 治安需要迅速采取应对措施,认为五四运动虽然反日运 动,但实质上是反帝国主义,英国也很容易成为其目标。 最终,由于南洋的政治环境不同,英国殖民政府采取了严 厉的管制措施,加上日本商品对于华商和本土消费者来 说是必需品,抵制日货运动在马来亚持续了约半年时间。

二、南洋华侨抵制日货运动的原因

客观上而言,日本对南洋贸易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张 的过程。1907 年,日本对南洋输出入总额仅为 1413.4 万 日元,其交易品限于农矿产品 [10]2。一战期间,欧洲列强 忙于战争、无暇南顾,给日本带来绝好的发展契机。1913 年日本与南洋贸易总额为 10440 日万元,至 1919 年飙升 至 37401 万元,较战前增涨数倍 [11]11。日本利用一战期间, 迅速扩大了对南洋地区的出口贸易。这一增长的实现是 以中国的落后与经济崩溃为代价的。中国工商界之所以 在抵制日货运动中积极地摇旗呐喊在很大程度上也是 因为日本侵犯了中国的经济地位。日本对南洋的贸易扩 张政策主要是以日本移民来实现的,移民建设各种株式 会社,意图从生产供应到销售消费所有环节都由日本人 控制,且在南洋组织架构起一套日本人主导的商贸网络。 华侨商人通常充当日货的中间商和销售商,这样的网络 形成势必直接威胁和削弱南洋华侨的经济基础,使其更 难有立足之地。

南洋华侨抵制日货运动中出现的暴力行为,不得不 在运动领导者的真实立场上存疑。“爱国同盟”“诚社”“新 社”可能是参与这场响应国内五四运动而抵制日货的运 动骚动的主要分子。运动的负责方是广东省“爱国同盟” 组织,他们向华人口头呼吁抵制日货,向经营日本商品的 华商和在日本公司工作的华人发出匿名恐吓信。因此有 日本学者认为这些华人会党分子实质上带有纳粹意味, 从而推断出起始的福建人远渡南洋宣传抵制日货运动一 事乃是接受了五万日元运动经费来煽动抵制日货的 [6]73。

主观来讲,这是南洋华侨民族主义精神觉醒的必然 行动。南洋华侨具有天然强大的宗亲意识,这成为民族 情感的基础。南洋华侨有着国革命的传统,辛亥革命的胜利增强了南洋华侨对中国的向心力。他们拥有“对自己作为中华民族成员的信心”并期望新的国民政府能取 代腐败的满清政府,使得南洋华侨在海外能寻求更多庇 护 [12]111。中国政府在接受“二十一条”后因为“国耻” 大辱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国家观和民族主义。在五四运动 爆发后,南洋华侨对家乡的关注便上升为对国家的认同, 对于五四运动有着很强的参与感与责任感。

三、南洋华侨抵制日货运动的意义

南洋华侨的排日抵货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对东南亚 的贸易,在经济方面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甚至在 1919 年 7 月 20 日,“北支那输出同业会 ”“大阪贸易 会”“大阪输出同盟会”致电外务大臣内田建议:目前除 了中国本土外,新加坡等南洋地区排日风潮较为严重,排 日问题所造成的损失远超山东半岛之权益,将山东半岛 主权无条件归还于中国方是唯一能够解决目前困境行之 有效的方法 [13]1350。可见在一定程度上抵制日货运动掣 肘了日本在山东权益,声援了国内的五四运动并产生了 实际效果。

南洋华侨的排日抵货运动是五四运动不可缺少的一 环,是民族主义精神的体现,彰显了海外华人的团结一 致,扩大了五四运动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抵制日货运动成 为了近代抗争侵略的主要方式。在经济上,打击了日本 的经济贸易,在外交上,抵货运动有时被政府当“民意” 象征来抗拒外国的不合理要求,虽然并非都如人民所愿, 但是对外国当局也起到了一定的警告作用。在中国国内, 与抵制日货运动常常一起提起的是提倡国货运动,在南 洋华侨倡导生产、消费自己的产品。这种提倡被赋予了 爱国的意义,在经济领域普通华侨民众就可表达自己的 爱国观念。

参考文献:

[1] 蔡佩蓉 . 清季驻新加坡领事之探讨(1877-1911)[M]. 新加坡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八方文化企业公司联合出版 ,2002. [2]( 日 ) 菊池秀明 . ラストエンペラーと近代中国 [M]. 東京 :講談社 ,2005.

[3] 新嘉坡ニ於ケル排日運動ニ関スル 件:支那ニ於テ 日本商品同盟排斥一件第二巻 . 外務省外交史料 館: B.3.3JACAR,B11090261500.

[4] 中国ノ日貨排斥運動ニ関スル件 . 日本外交文書大正 8 年第 2 册下卷 [M]. 东京 : 日本外務省編纂 ,1970.

[5]( 日 ) 明石阳至 .1908——1928 年南洋华侨抗日和抵制日 货运动:关于南洋华侨民族主义的研究 [J]. 南阳资料译 丛 ,2000(4).

[6] 菅野正 . 五·四運動と南洋華僑 [J]. 奈良大学紀要 1981(10). [7] 黄穎康 .1908‐1919 年における英領マラヤ華人の排 日運動と日本の対応 [A]. 东京 : 日本マレーシア学会(JAMS),2018.

[8] 新嘉坡日貨排斥の経過影響現状は尚数個月間継続せんか[N]. 新愛知 ,1919-10-03.

[9] 李恩涵 . 东南亚华人史 [M]. 台北 :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2000. [10] 織物市場としての蘭領印度:南支那及南洋調査第 230 輯

[M]. 东京 : 台湾総督官房外事課 ,1935.

[11] 農商務省商務局貿易通報課 . 南洋貿易状況 [M].?1924. [12] 庄 国土 . 从 民族 主义 到 爱国 主 义:1911 ~ 1941 年 间南

洋华侨对中国认同的变化 [J]. 中山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 版 ),2000(4).

[13] 北支那輸出同業会等ヨリ内田外務大臣 . 日本外交文书大 正 8 年 [M]. 东京 : 日本外務省編纂 ,1940.

作者简介:钱霖仪(1994—),女,汉族,浙江海宁人,单位为苏州科技大学,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史。

(责任编辑:马双)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
百年党史(二)五四运动举大旗
“五四运动”名称的发端问题考释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改革开放以来五四运动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每周评论》与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学院举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特别主题团日活动
95年前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与陈独秀价值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