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献茹
资源型城市主要指以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国务院发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指出,我国目前有262座资源型城市,有近一半面临转型。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依赖于其资源禀赋,经过多年开采,资源面临枯竭,产业结构单一,三次产业构成不合理,资源环境条件恶化等问题不断出现。如何解决资源型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绿色发展与一般经济转型相比,不仅避免“矿竭城衰”,更注重可持续发展,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徐州是典型的煤炭枯竭型城市和老工业城市,以绿色崛起为发展战略,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成生动的现实样本,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徐州的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
徐州选择绿色发展模式刻不容缓
世界各国对绿色发展的探索从未间断过,如“生态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虽然称谓在变,但“绿色发展”的理念始终没有变。绿色发展指的是为后代多保存清洁的水和空气,以及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土地、矿产、森林资源和绿色的生存空间。党的十八大指出“绿色发展”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理念,指出要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发展模式。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绿色发展成为徐州转型发展的目标和导向。
资源型城市转型形势严峻。徐州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已有137年的煤炭开采历史,累计开采煤炭10亿吨左右,长期为全国提供基础能源供应,为江苏省、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重要贡献。然而,长期以来,徐州煤炭规模化开采形成了37.83万亩塌陷地,占全市面积的2.15%,其中最大沉陷深度4.5米,平均沉陷深度0.9米,给当地遗留下严重的生态包袱,“百年煤城”贾汪区还被列为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传统产业面临生存危机,技术落后导致资源型企业失去竞争力,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任务艰巨,就業和再就业问题迫在眉睫,区域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形势不容乐观,人居环境相对较差,这些极大地阻碍了徐州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问题,转型发展形势严峻,迫在眉睫。
绿色发展为徐州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明方向。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视角:一是产业转型,二是补偿和援助,三是可持续发展。而绿色发展这一概念涵盖了以上三个领域,既全面又与时俱进,同时还能突出徐州的比较优势,为徐州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明了方向。徐州应把握绿色发展的有利条件:其一,徐州正处于绿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目前世界各国都很重视绿色发展,我国也发布了推动绿色发展的“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同时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苏北绿色发展的支持。其二,徐州已经为绿色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比如绿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互联网+”行动计划初显成效,生态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其三,徐州拥有绿色发展的生态条件。徐州山水资源丰富,平原、滩涂、湿地、低山丘陵等地形地貌交错分布,自然生态条件良好。
徐州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绿色实践
近年来,徐州市以绿色发展为转型发展的目标导向,取得了一系列卓越成效。诸如贾汪煤炭塌陷地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城市绿化和水环境治理等,由“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由“全国生态园林城市”到“联合国人居奖”,徐州用实践验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整治采煤塌陷地,修复“城市伤疤”。针对传统粗放型的产业,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完善和修复城市发展“后遗症”。针对煤炭开采“伤痕累累”的生态“疮疤”,强力推进采煤塌陷地修复,让煤矿“疮疤”变为生态优势。
针对采煤塌陷地,徐州首创了“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新模式,建设了著名的贾汪潘安湖、泉山九里湖、沛县安国湿地,对20万余亩采煤塌陷地开展整治,对431个工矿废弃地项目实施复垦,置换建设用地5.71万亩,被誉为全国露采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利用面积最大、技术领先、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潘安湖视察时指出,徐州对采煤塌陷区整治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针对采石宕口,徐州采取了“矿山治理、生态修复、土地利用、景观打造”四位一体治理模式。对主城区42处采石宕口采用生态绿化、岩壁造景、历史遗存保护等手法实施修复,生态恢复率达到82.4%,建设了全国首个宕口遗址公园——珠山宕口遗址公园,堪称废弃矿山治理的典范之作。
2019年6月11日,基于徐州经验制定的两大技术标准《黄淮海平原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和《采石宕口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在徐州发布,实现了我国园林行业生态修复技术标准“零”的突破,为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支持。
二次进军荒山,打造“一城青山半城湖”。从2010年开始,徐州市推进了著名的“二次进军荒山、让荒山披上绿装”工程。累计投入8亿多元,对10.3万亩荒山进行造林工程,为400余座荒山披上绿装,实现了全市荒山绿化全覆盖的目标,首创了全国石灰岩山地造林的成功典范。
徐州市以实现“地更绿”为目标,大力落实“绿色徐州、生态家园”行动计划。在市区范围内建设了182个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50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8%,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约15.7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在江苏省位居前列。
在水生态治理方面,实施退渔还湖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13.5亿元,实施90多个重点推进项目,建设了6处国家级、20处省级水利风景区,打造了“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美丽河湖,成为江苏省首家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
此外,徐州市还大力推进“显山露水、拆违添绿、破墙透绿、见缝插绿”工程,建设了一批滨湖、滨水景观公园等沿岸生态景观。目前,徐州市河道绿化普及81.76%,林荫路推广率达92.32%,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81%,位居全省第2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74平方米,间隔500米必定有一块公园绿地。形成了“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园林城市特色。
融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规划“五大走廊”。江淮生态大走廊是南水北调工程最重要的水源地和清水走廊,对保障沿线水域生态环境和促进南水北调水质稳定达标意义重大。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建设给徐州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第一,在生态大走廊沿线打造更加便捷、高效、互通性强的交通走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第二,结合徐州自然生态资源的特点,在大走廊沿线建设高科技、低能耗、低污染的企业,发展生态经济。第三,充分发掘大走廊沿线的京杭大运河、黄河故道的文化底蕴,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徐州市在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突出,徐州市积极融入该战略,把参与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作为转型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着力打造“五大走廊”,分别为:保育本底、天蓝水清的生态景观走廊;便捷高效、内外衔接的综合交通走廊;生态导向、产业优化的产业发展走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走廊;以节点城镇为载体,以基础设施为支撑,以文化资源为纽带,以良好服务为保障的文化旅游走廊。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经过近几年产业结构的调整,2018年徐州三次产业比例趋于优化,三次产业占比为9.4:41.6:49,重工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形成了四大新兴主导产业,即装备与智能制造、煤电能源、集成电路和ICT、医药医疗与大健康产业。
构建了以优势产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6+6”现代工业产业新体系,打造以产业为龙头、国家和省级产业基地为两翼的“255”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6+6”即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煤电能源、煤盐化工、绿色冶金、建筑建材六大优势产业;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医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六大战略新兴产业。“255”即“以工程机械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中心和以太阳能光伏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中心”两大世界级产业中心;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医药五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建筑建材、煤盐化工、绿色冶金、煤电能源、节能环保五大省级特色产业集聚区。
徐州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涌现出了以电子商务促进乡村振兴的“沙集模式”,自2006年至今,睢宁淘宝村增至51个,“沙集模式”带动农民发家致富。
服务业方面提出了“333服务体系”,包括三大生产性服务业即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三大生活性服务业即商贸文化旅游、房地产、健康养老;三大新兴服务业即商务服务、平台经济、软件与服务外包。
徐州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在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徐州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城市,必须从本地的客观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培育绿色文化、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环境、推广绿色能源,系统有序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推动绿色发展进程。
树立生态意识,培育绿色文化。徐州市已经在绿色发展公众宣传教育等方面开展了“环保从我做起”“中国绿色希望行”等系列活动。在媒体宣传的同时,通过生态市、生态县(市、区)的建设,在公众中普及了生态生产、生态生活的意识。但是在政府、企业和公众生态意识培育方面,还有一些工作需要进一步落实,使得全社会形成共识,群策群力参与到推动徐州绿色发展的进程中来。
政府要建立健全绿色GDP考核体系。要将环境污染损失占GDP比重以及绿色制造业增速纳入政府考核体系,作为官员政绩及奖惩的重要依据,以此充分调动各级政府推动绿色发展的积极性。
企业要主动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营造企业的生态文化,重视生态环境相关内容的学习,并为此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等措施。开设生态责任信息平台,吸引和鼓励员工为生态责任建言献策。
市民要不断增强绿色、低碳、环保、节约意识。坚持全民参与、共建共享,鼓励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讨论,提出建议和意见,形成“生态文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大力引导绿色消费和简约生活,在全社会弘扬符合绿色发展的生产观、消费观和价值观。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作为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徐州正在进入衰退产业退出、新兴产业接替的转型关键时期,并且已经初见成效,下一步要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经济跨越发展。
以持续为目标,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徐州工业体系以采煤、钢铁、发电为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链的延伸,进而又重点发展了煤盐化工、电解铝、多晶硅等接续产业。在徐州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进一步对接续产业进行优化,提升产业结构的层次。在工业方面,要继续发挥制造大市的优势,在原有制造业产业链条不断拉伸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新型制造业,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原有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逐步退出,以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利用作为发展接续产业的基础,逐步摆脱对煤炭资源的依赖。在农业方面,要在“沙集模式”“马庄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发“1.5”产业,提高农业的附加值,使农业大市焕发新活力。在服务业方面,努力提升服务业内部结构水平,以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服务业提升的主力军,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以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替代产业。替代产业的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方向,选择替代产业要以科技为支撑,以绿色、可持续为目标,最终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完美转型。首先要进行新兴主导产业的培育,徐州经历了传统四大主导产业向六大优势产业的转变,近年来着重培育四大新兴主导产业,这四大新兴主导产业既与徐州传统优势产业有延续性,又包含新技术与产业的发展方向,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优质替代产业,未来将成为徐州经济新的增长点。要继续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实施“+互联网”与“+生态”发展战略,使徐州产业向“高轻优强”迈进。
实施三大行动,打造绿色环境。徐州市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打造绿色环境为目标,以“降雾霾、增蓝天”“保清水、治污水”“护净土、治臟土”为治理思路,下决心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保证环境质量达标地区环境质量不下降、不恶化,重污染地区环境质量有提高、有改善,实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
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以解决细颗粒物、臭氧等复合型污染为重点,协同推进工业、交通、农业、生活、市政施工等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建立和完善机动车排气污染全期检测维护制度。强化城市扬尘管理,全面推进施工标准化管理,建立扬尘控制责任制度。完善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体系。全面提升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
精准提升水环境质量,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深化城镇污染治理。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污水截流、收集。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强化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优化养殖业布局,强化畜禽养殖分区管理。全面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
着力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全面摸清土壤污染底数。在现有相关调查基础上,重点调查农用地和重点企业用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工作。
实施土壤环境分区管理。实施农用地土壤分类管理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土壤环境分区管理。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城乡规划部门要结合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加强城乡规划论证和审批管理。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
优化能源构成,推广绿色能源。将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作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持续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可再生能源比重、清洁能源比重等,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进程。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合理设定资源能源消耗上限,实行水资源、建设用地、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按照徐州城市、区域、流域资源环境承载的能力,确定各地区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油、电镀、农药等行业规模限值。
全力推进徐州市各类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序推进太阳能多元化利用,统筹兼顾实现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因地制宜加快风电规模化开发利用,积极开展地源热泵和新能源汽车在城市中的应用,推动新能源本地开发和就地消纳,以中国500强绿色生态集群企业协鑫集团等企业带动新能源和相关产业链式发展,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省市协作专项课题“绿色发展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18XZB012)成果〕
(作者單位:中共徐州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张蔚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