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娟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阅读,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 有机衔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3-067-001
纵观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工作,对于学生的阅读也特别重视,尤其现在新接手了中年级的教学,学生的阅读提到了日常教学中的首要地位。
一、阅读重在兴趣的培养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感兴趣的事,学生就会不厌其烦地做,阅读也不例外。
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对于课堂中能流利朗读、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我会及时送上大拇指,有时会在对应的课文段落中给予苹果贴或“Good”的奖章,并和学生明确,5个苹果贴或“Good”的奖章可以兑换相应的奖励——免做一次作业或物质奖励。课余,我放弃休息时间,及时向家长汇报孩子阅读表现,利用“乐教乐学”、微信平台,让家长将孩子对课文段落或课外阅读的朗读录音或视频上传,我一一给予点评。在我的激励下,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提高,全班42人,每天按时上传朗读录音或视频的超过75%。
二、阅读重在方法的指导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之中,以教材为依托,向学生演示阅读方法,使学生会“交友”。《新大纲》强调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精读、略读、浏览、速读,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在纷繁的书海中,如何有选择地读,如何处理收集的信息。因此,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我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进而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读法去进行阅读。
1.略读法,就是翻看读物,首先要看看序言、目录,或者开头、结尾,然后从头到尾地浏览,力求迅速准确地从全局上把握读物的脉络和主旨,明确内容。但略读不等于走马观花、漫不经心,而是要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扫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完了《蝙蝠和雷达》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雷达的知识,我指导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雷达与我们的关系”科学小论文,来培养学生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精读法,就是对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研细读的阅读方法。精读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增强语言修养,提高语文能力。例如学完《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后,我让学生去探索科技的奥秘,人类利用哪些科技来呼风唤雨,查找有关资料来进行交流。学生到图书馆或网络找到有关的书籍,再通过浏览筛选有关章节,最后精读,将重要知识点进行交流。这样的阅读活动既锻炼了学生阅读资料的能力,也增强了同学间的协作意识。
3.速读法,就是不发音,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并能正确理解文章的阅读方法。如:《走月亮》一文篇幅较长,教学时,我让学生采用“速读法”,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后,我出示相关内容的词语,让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以词句为单位的整体性阅读能力;随后我提出“阿妈和我走月亮到了哪些地方?‘我的心情怎样?”让学生速读后进行解答,激发学生的速读兴趣。
4.批注法,就是在阅读中边读边用“圈、点、勾、画、写”等方法进行批注的方法。这一方法学生们还没有学到,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批注法”移到第一单元进行教学。如《观潮》一文教学,读完课题,有什么疑问?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在哪里观潮?这个潮和平常我们见的潮一样吗?是怎样观潮的?……学生们交流后,让大家评出哪些问题是与课文有关联的,写在课题旁。这就是批注之一——对课题进行质疑。随后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品评“潮来时”文章的遣词造句的精妙,圈画出喜欢的字词或短语,在相应内容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或感想。引导学生阅读时做到随读随写,既动脑,又动手,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三、阅读重在语感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所以,语感是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如第四单元《精卫填海》是文言文,本课朗读我没有范读,让学生自由朗读的基础上,指名读,三类学生各选一名,学生朗读口齿清楚,停顿适时,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而这篇文言文,我没有作任何引导,学生们很快就说出了文意。随即,我出示《夸父逐日》的文言文补充内容,要求学生自读自悟,说出自己对句子的理解。随后比较人物的形象,学生们张嘴说来:精卫有着坚持不懈、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夸父是一位执著、勇敢、为人类造福、敢于挑战的英雄。从这一事例中,可见语感的培养对于阅读是重要的,语感好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就增强了。
四、阅读重在课内外有机衔接
教材中由一篇课文走进一个作家作品的阅读元素有很多,教学中我随时掌握这一元素,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并由一篇文本顺利过渡到整本书的阅读需要。
如四年级《蟋蟀的住宅》一文选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学完此文后学生对虫子的世界充满了新奇,于是我推荐学生课后阅读《昆虫记》。第四单元是中外神话故事,教学完《盘古开天地》,我推荐大家读《中国神话故事》。教学完《普罗米修斯》,学生们被普罗米修斯的乐于奉献、拥有崇高的品质所折服,我随即向大家推荐《古希腊神话故事》。
总之,语文老师只有做好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衔接,切实做到课内阅读为课外阅读提供方法和习惯上的指导,那么学生的课外阅读就能开阔课内阅读的视野,延伸课堂教学的长度,拓宽课堂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学生的阅读兴趣会愈发浓厚,精神世界也愈发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