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这个问题,提出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完成大量阅读、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大量诵读、整合教材为学生腾出阅读时空、以点带面促进学生品读名篇名著、通过同类题材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表达形式的教学建议,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量。
【关键词】教材 小学生 阅读 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总目标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各类考试中,阅读题量也比往年增加了。大量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同。但是,如何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却成了困扰小学语文教师的难题,因为在现实情况中,一线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非常大。以我校为例,教师普遍反映每个学期都在赶课,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都很重,几乎没有时间指导学生阅读;学生也普遍反映,每天完成教师当天布置的作业后,已经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在提倡大量阅读的今天,如何巧妙地使用教材,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是作为教学课程“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的教师应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在长期的探究与实践中,笔者在巧用教材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方面做了不少尝试。
一、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完成大量阅读
预习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收集各种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作品情况等,加深对课文的了解,从而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就进行了大量阅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课文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介绍了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上课前,笔者就布置学生读一读关于恐龙的资料,以及收集恐龙的图片;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认真观看电影《侏罗纪公园》,从而了解更多关于恐龙的知识,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取更多的知识,增加课堂的容量。
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过去的辉煌和后来惨遭英法联军毁灭的经过。为了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预习的时候笔者就布置学生读中国近代史,搜集与圆明园有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体会“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构建了开放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在预习中完成了大量的阅读。
二、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大量诵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运用能力,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其中1-6年级教材中就安排了75篇要求背诵的诗歌。只要教师找准切入点,就能激发学生诵读中华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增加学生诵读古诗的阅读量。
让学生大量诵读古典诗词有两个方法:一是从作者身上找切入点。以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为例,笔者在备课时就准备了非常多的关于李清照的生平故事,以帮助学生更了解作者,也能让学生从作者的生平故事中体会将要学习的这首诗歌所展现的情感。了解作者的生平只是第一步,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之后,笔者还准备了李清照三个时期的三首代表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声声慢·寻寻觅觅》,让学生明白,作者写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时,还是一个怀春少女,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写下《一剪梅·红藕香残》时,正值中年,甜蜜中略带有淡淡离愁;写下《声声慢·寻寻觅觅》时,已是晚年,文风透露出了悲凉凄惨,愁苦深重。这三首词既反映了李清照三个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也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让学生诵读李清照的这三首词,既是对课内古诗词学习的一个延伸,又能引领学生对词作者产生兴趣,从而引发学生主动进行大量阅读。
二是从课题切入。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时,笔者帶领学生跟随作者朱自清的脚步,欣赏了夏日清晨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荷花是非常好的一种意象,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描绘荷花的古诗词不少,笔者决定借由朱自清的这篇课文,引导学生走进中国古典诗词,领略古人笔下荷花的风姿。如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写出了初夏池塘清新美丽的景色;杨万里的另一首千古绝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则写出了西湖六月时节荷塘的艳丽风光……从课题切入,引导学生诵读古诗词,感受不同时期、不同作者对同一种事物的不同描述,不仅能启发学生主动寻找更多的关于荷花的古诗词,也能让学生明白,描绘事物可以有多种角度。
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时,笔者也是从课题切入。教材选取的三首古诗分别是杜牧的《山行》、苏轼的《赠刘景文》、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这三首诗描写的都是秋天的景色。学完这三首诗,学生不仅能领略到秋天“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艳丽,还能感受到秋天“萧萧梧叶送寒声”的寒意。描写秋天,除了这三首诗,一定还有其他古诗词,笔者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搜集描写秋天的古典诗词并诵读。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华诗词的兴趣,也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
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快就积累了大量的古典诗词,玩飞花令成了学生课间最热衷的游戏。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候常常能引经据典,而且在各种诗词诵读大赛中也常常屡获佳绩。例如,在2019年自治区教育厅举办的广西“书香校园·阅读圆梦”读书活动中,笔者带的三(5)班有三名学生的经典诵读作品荣获一等奖。
三、通过整合教材为学生腾出阅读时空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册都是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来编排,内容丰富,文质兼美。不过大多数教师都是习惯按部就班地教学,即教师一课一课地教,希望把知识教学得扎扎实实。但是,面面俱到的教学,往往带来的就是“赶”,从开学上课就开始赶课,一直到临近期末还在赶课。学生每天上课、写作业,几乎没有时间进行大量阅读。如果教师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整合,就能解开“知识点情结”,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大量阅读。
比如,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所选用的两篇精读课文分别是《太阳》和《松鼠》,我们可以以习作为中心进行单元整合。在教学中,先重点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这两篇课文,比较这两篇课文运用的不同的说明方法,以及这样运用的好处,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说明的写作方法;再对两篇习作例文开展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对照批注和例文内容,思考例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事物的特点;最后指导学生开展习作训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调整和组合,这样一来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有大量时间进行阅读,增加阅读量。
又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编排了《少年闰土》《好的故事》两篇精读课文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两篇略读课文,笔者以阅读为中心对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进行整合教学:首先,带领学生学习这个单元的生字词(部分词语也可以随文学习);其次,以一个中心议题“走近鲁迅,了解鲁迅”进行四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鲁迅的两篇作品掌握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而学生通过学习两篇写鲁迅的文章进一步感受到了鲁迅的人物形象,激发了读鲁迅作品的兴趣,通过阅读鲁迅的其他代表作,进一步了解鲁迅。鲁迅的作品是非常值得学生阅读的,尽管时代不同,但是里面透露出的关于社会的思考,放在今天仍然很合适,所以笔者极力推荐学生尽可能地阅读鲁迅的文章,丰富自己的思维。
事实上,整合教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十分熟悉。语文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敢于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特点,灵活地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阅读时间还给学生。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就能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积淀深厚的文学底蕴。
四、以点带面促进学生品读名篇名著
名篇名著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们都经过了时间的沉淀,不但历久弥新,还常读常新。学生品读经典名著,既可以增长知识和提升个人素养,也能够丰富情感和陶冶情操。语文教材中不乏名家之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篇篇课文,以点带面,以“篇”的教学引导学生品读名著,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时,笔者根据单元的训练重点,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预测故事的后续发展,并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续编故事。有的学生想象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还可以做猴子荡秋千时用的绳子,做熊太太的假发……学生的想象十分丰富,也十分有趣,这时候笔者再推荐学生阅读故事原文,让学生看看自己预测的结局和原文写的结局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经过原文阅读,学生一下子就被著名儿童作家王一梅的童话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时候,笔者适时推荐了作者王一梅的其他长篇童话故事,如《鼹鼠的月亮河》《住在雨街的猫》等。就这样,以一篇带出作者的一部部代表作,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大量地阅读。又如,教学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时,笔者会引导学生阅读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经典名著《昆虫记》;教学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时,引导学生品读同样也是回忆性的长篇小说,我国著名作家萧红写的《呼兰河传》……
五、通过同类题材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表达形式
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但是,不同的作家,对相同的事物在表达形式上也是不同的,甚至是同一位作家,对同类的事物,在表达形式上也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找出与文本同类题材的文章让学生阅读。通过同类题材的比较阅读,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同类题材的文章的不同表现手法,感受不同作家观察角度的多元化和表达方法的艺术性。
比如,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冊《秋天的雨》一文中,作者陶金鸿以“秋天的雨”为线索,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秋天景物的五彩缤纷和丰收景象,以及深秋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秋天的图画。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德国著名自然科学家、儿童作家乌纳·雅各布写的《迁徙的季节》。乌纳·雅各布曾一度在美国研究生物学,写了很多动物学的著作。她写的《迁徙的季节》,文风优美,把秋天的田野、植物的传播、小动物的成长、候鸟的生活描写得细致入微,既有很高的艺术性,又有严谨的科学性。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感受到两位作家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既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又对秋天万物的变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民俗文化。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多少文人墨客都留下了描写春节习俗的名篇。如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按时间顺序,从腊八一直写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老舍用富有方言特色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俗画卷,写出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朴实的语言却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学生学习了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之后,笔者就指导学生阅读舒乙的《北京的春节》、斯妤的《除夕》和林清玄的《过年的记忆》,让学生感受我国春节的一幅幅民风民俗画卷,品味不同作家的表现手法。通过同类题材的比较阅读,学生不仅丰富了知识,也学会了思考。
教材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载体,如果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可以由教材延伸出去,进行课外拓展,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会通过大量阅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语言,最终提高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黄献英(1966— ),女,壮族,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