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抓住合作时机优化学生合作效果的方法,建议教师抓住新课开始之时、操作受阻之时、思考困难之时、学习困乏之时、概念模糊之时、意见分歧之时、开放问题之时等七个时机,优化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合作时机 合作效果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已被教师广泛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一线教师由于对合作时机把握不当、设计合作内容不佳,导致合作学习效果不明显。在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抓住以下七个时机开展合作学习,优化合作课堂教学效果。
一、在新课开始之时,激起学习欲望
好的开端,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课始迅速集中注意力,有效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上好一节课奠定基础。小学生年龄小,更需要有激励和推动他们去学习的内部动力,当他们有了学习的需要和愿望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那么,如何让小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需要并主动参与学习呢?教师可以创设学生喜爱的合作学习情境引入新课。
例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先出示一组数,有两位数也有三位数、四位数,然后问学生:“不通过计算,谁能马上说出这些数能否被2、3、5整除?”学生面面相觑,不敢说话。教师说:“我可以。”教师一下子就把答案说出来,然后让学生分组计算验证,学生发现教师全部答对了,很是惊讶。接著,教师请学生随意说出一些数考教师,学生再次分组计算验证后发现教师的答案全部正确,全班学生都向教师投来了惊讶和羡慕的目光。时机到了,教师卖起关子:“我有秘笈的,你们想不想知道?”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想!”就这样,学生的学习欲望空前高涨,踊跃投入新知的探究学习中。
又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始,教师出示平行四边形并问学生:“每个小组都分到一些图形,哪一组能利用手中的图形,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从摆出的图形中,谁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学生纷纷动手摆了起来,学生经过小组内的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议一议,最后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恰当把握这样的合作时机,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还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操作与讨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二、在操作受阻之时,提高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小组操作活动,不仅能有效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在操作过程中,当学生个人无法完成操作时,就需要安排合作学习环节,由小组成员共同合力完成。
例如,教学“统计的初步认识”,在学生掌握初步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之后,教师让学生观看录像,然后统计马路上来往机动车辆的流量情况。录像播放完毕后,大多数学生表示未能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教师引导:“那你们想想,该怎么办?怎么记才能又快又准,又不遗漏、不重复呀?”学生很快自发组成学习小组,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分配任务,有的负责数大客车,有的负责数货车,有的负责数摩托车,有的负责画“正”字记录……就这样,学生很快完成了学习任务。可见,教师设置一定的操作障碍,可激发学生的合作需求,提高合作的效率。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友好地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及时鼓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尤其是对潜力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关爱。
又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教师出示题目:桌面上的小正方形的面积都是1平方厘米,请按摆方格的办法,用它们测量大长方形的面积。学生立刻动手操作,但很快发现了问题。每个人只有8个小正方形,而大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肯定不够摆拼,怎么办呢?这时,有的学生向教师提出疑义,而有的学生马上与组内同学合作摆拼,很快就得出长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原先有疑义的学生,看到他人合作摆拼,马上会意,在组内共享资源、联手合作,也顺利完成了任务。这样的操作活动,能让学生主动去合作探究,充分体会团队的力量与合作的重要性。
三、在思考困难之时,打开思维大门
每个人的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不同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一样,学生在学习新知时或多或少会有“困惑”和“疑义”。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合力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等,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思维更加活跃。
例如,教学单位换算题:3.6千米=( )千米( )米。题目涉及三个方面的知识:一是计量单位的进率知识;二是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三是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的换算方法。要解答这道题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这让一部分学生望而却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教师可及时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进行小组讨论,让答对、答错的同学都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改?理由是什么?用的是什么方法?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仅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大门,而且能培养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好习惯。
当遇到特别难的问题,学生合作了很长时间也得不出结论的时候,教师必须做出有效调整,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适时引导、点拨,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从而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如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知识难点时,教师可以这样提示学生:“这里为什么要加上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是0可不可以呢?大家能否想个办法来证明?”有了教师的提示和引导,合作才能继续有效进行。
四、在学习困乏之时,唤醒学习兴趣
小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往往课上了一半就感到困乏,精神不集中,为了让学生再次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再次兴奋起来,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作交流环节,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唤醒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学《小数的认识》一课,学生经过前半节课的学习,已经能读写小数了,若此时再一味地让学生认读小数,学生肯定感到乏味。这时,教师组织了全班“购物大比拼”活动,具体做法:将价格卡片和商品图形卡片分发到小组当中,让学生在组内自由走动购物,学生读对了价格中的小数,讲述出小数的意义,便可买走相应的商品,最后比一比谁是购物大王。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再次掀起思维高潮。
五、在概念模糊之时,拨开知识谜团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概念比较多,有的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一段距离,使学生的认知受阻,思维模糊处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这时更会产生愿与学习伙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需求。教师此时应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厘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例如,教学《因数与倍数》一课时,教师创设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摆一摆、拼一拼、议一议中理解:四人小组内用12块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借助小正方形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并在小组内交流摆法。然后,学生汇报:1×12=12,2×6=12,3×4=1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3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4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倍数和‘因数指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又如,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教师提问学生:“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学生的答案是多樣的:1个、2个、3个、4个。学生坚信自己的答案才是正确的,但又不能用充分的理由说服他人同意自己的观点。在学生举棋不定的情况下,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一边观察、一边记录、一边思考,然后在小组内充分交流、讨论,最终得出结论:从一个角度观察时,最多能看到3个面。用这种方法学习,学生对获取的知识印象十分深刻。可见,当学生的思维模糊时,适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拨开知识谜团,辨析正误,还可以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品质。
六、在意见分歧之时,凝练集体智慧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由于出现不同的解题方法和解答结果,全班学生有时会各抒己见、互不相让,甚至激烈争吵,这时也是一个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
例如,教学《圆柱的认识》一课时,有学生问:“一张圆形纸片是不是圆柱?”另一学生随口答道:“不是,它是平面的,是一个圆。”课堂开始喧闹起来了,同学们各抒己见,形成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圆柱,一种认为是圆。教师这时因势利导,分小组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答案越辩越明,再全班汇报。
A组:圆形纸片是平面的,它没有侧面,所以是圆。
B组:不对,它有侧面,只不过太薄了,薄得让我们误认为没有高度,其实它是有高度的,我们可以演示给大家看。
A组:我们还是不明白。
B组:待会你们就会明白的。
(几个同学不慌不忙地走上讲台,拿出100张圆形纸片垒成圆柱)
B组:请看,它是圆柱吗?
A组:对呀!
B组:这个圆柱是100张圆形纸片垒成的,它的高是2厘米,那么,一张圆纸片的高是多少呢?
A组:0.02厘米。
B组:0.02厘米是不是高度?所以一张圆形纸片有一个高为0.02厘米的侧面,它是不是圆柱?
全班:是。(掌声)
七、在开放问题之时,拓宽创新思路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理念,新理念下的课堂中少不了开放性的问题。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教师可安排合作学习,让学生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从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中拓宽解题思路。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将人民币分类,然后相互交流讨论,汇报结果。有的学生是按元、角、分来分类;有的学生是按纸币、硬币来分类;有的学生是按数字1、2、5来分类。接着,教师一一肯定他们的这些分法都是对的,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人民币就有不同的分类结果。可以看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新教材蕴涵的丰富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不同层次的知识点,能得以充分呈现和掌握。
开放性的问题解法多种多样,结果不是唯一的,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对学生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吸引力。合作学习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展示自我的平台。例如,题目:把一个棱长为2分米的立方体放入一个底面长为5分米、宽为4分米、高为3分米,里面盛有1分米深的水的长方体容器中,水面上升多少分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先实际操作,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再分析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得出一个正确的方程式;最后求解、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进一步掌握了形态变换、体积不变的方法,而且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知识背景的差异,对问题的理解不同,各种差异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能激发学生的灵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及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根据教学实际利用合作时机,精心设计合作内容,从而优化合作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想学”“能学”“乐学”。
【文献参考】
[1]张媛.一切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1)
[2]陈庆.教学相长 共同发展[J].小学时代(教师),2011(7)
[3]殷延聪.对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散文百家,2019(11)
作者简介:黎相艳(1971— ),女,广西钦州人,大学本科学历,副高职称,现任钦州市子材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八桂名师”“自治区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管理。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