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业高职院校培养“一懂两爱”人才的深度思考

2020-06-08 10:25蒋玉红刘志坚吴琼
对外经贸 2020年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蒋玉红 刘志坚 吴琼

[摘 要]“一懂两爱”“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保障,农业高职院校应主动担当起培养“一懂两爱”人才的光荣使命。通过对“一懂两爱”重要论述的深入理解,从“一懂两爱”内涵剖析入手,对农业高职院校培养“一懂两爱”人才提出了建议,包括:加强农业高职院校农情教育、深化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营造校园农业农村就业创业浓厚氛围和多渠道、多举措培养。

[关键词]农业高职院校;“一懂两爱”;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5-0135-03

Abstract: "One understands two loves" and "three agriculture" work team construction is the talent guarantee to implemen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cultivate "one understands two loves" talents. Based on th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t exposition of "one understanding two love" by Comrade Xi Jinping and No. 1 central document,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one understanding two lov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raining agricultural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understand "two talents",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s,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alents training mode in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reating a strong campus and 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rural areas. Atmosphere and multi-channel, multi action training.

Key Words: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s; One Understanding and Two Love; Personnel Training

一、前言

習近平总书记早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就指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2018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期间,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再次强调加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农村工作队伍建设;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提出,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懂两爱”“三农”工作队伍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更是重要保证,农业高职院校有着服务“三农”办学的天然基因,肩负培养“一懂两爱”人才神圣使命。

二、“一懂两爱”内涵

懂农业,一是要懂我国农业定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农业人口的国家。近年来,我国产业不断调整变化升级,但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的地位没有动摇,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发展其他产业经济的同时,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兴则农村兴,农业旺则农村旺。二是要懂农业多面性,既要懂农业生产技术,又要懂农业产业转型。从事“三农”相关工作,必然会遇到农业生产问题,不懂农业生产技术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首先要掌握农业生产领域相关的基本技能。从事“三农”相关工作,仅仅了解农业生产技术还不够,要能科学预测当前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农(副)产品市场需求,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围绕需求转型,给当地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这就要求能够在农业产业转型问题上因地制宜、思路开阔,既能理论联系实际,又能经验融会创新。简言之,懂农业产业转型,就必须懂农业发展基本规律,注重可持续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

爱农村,一是要立足农村实际。农村要有新气象、新变化,了解农村现状,统筹考虑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避免生搬硬套,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寻求差异化和创新。二是要有“双心”。既要有热爱农村的真心,又要有改变农村落后的恒心。爱农村,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层面,关键要落在实处,要有致力于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的闯劲、干劲和毅力,面对农村环境脏乱差、农村建设无规划、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滞后等“老大难”问题,要沉得下心、扎得下根、干得成事。要能够大胆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新路子,对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传承、乡村休闲养生等新产业、“互联网+”等新业态积极拥抱,依托当地资源育特色、依托当地特色壮产业,破解农村好资源变不成好产品、好服务难题,打造宜居富饶乡村。

爱农民,一是要关心关爱农民。农民是“三农”问题中的能动主体,农业要有奔头、农村要有看头,关键在于农民要有盼头、有劲头、有干头。关心关爱农民,不仅要做好党和国家三农政策的传播者和解读者角色,让农民快速知晓并掌握有关“三农”各方面政策,打通政策传递最后一公里。不仅如此,还要把农民当作亲人看待,愿意静下心、沉下身倾听农民心声,深入了解农民所需,能设身处地为农民所想,及时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振兴。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山东省农科院召开座谈会上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志2016年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帮助农民致富,关键在于引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20年是全面脱贫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但这与乡村振兴新征程、新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只有大力激发乡土人才活力,通过调动农民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争当致富标兵,努力形成人人有一技之长、户户有致富途徑、村村有支柱产业的良好局面,才能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三、农业高职院校培养“一懂两爱”人才建议

(一)加强农业高职院校农情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些重要论断,为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农业高职院校作为农业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当前其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这就要求农业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把服务“三农”发展理念、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理念牢牢贯穿于学校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方面,农业高职院校要坚持农业办学特色不动摇,始终将农业作为办学之本,立校之基,坚持在行业办学中办出职业教育新高度。另一方面,农业高职院校要以充满农情乡韵气息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新时代召唤新农人为主旋律,发挥好党课、团课、思政课以及融入思政元素专业课等课堂阵地作用,并借助校园网站、QQ群、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公众号等新媒体舆论平台,将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三农工作战线中涌现出的如袁隆平等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入校园、入课堂,进而入脑入心。

(二)深化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农业高职院校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流通体系为立足点,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以服务本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特色农业产业为基础,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要善于对传统农业专业进行改造、优化、升级,要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新需求、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要求,农业高职院校不仅要姓农,更要为农和兴农,对于一些跟不上农业形势发展的涉农专业该整合的要整合,该停开的要停开,对于一时跟风设置的非农专业要调整压缩出局,要始终确保涉农专业占据多数,涉农人才培养占据主导地位,集中精力、集中资源打造一批农业精品、优势专业。农业高职院校还要主动打破专业界限,着力建设一批支撑现代农业产业且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群,基于农业产业链条的相互关联、彼此协调的职业岗位群建构而成,而不是相近或相似专业简单松散的集合。

2.农业高职院校要将农业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各高职专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当中,注重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三者融合。要把握好上述三种教育之间的联系,即专业教育是基础、创新教育是主线,创业教育是延伸,要在专业教育上升华谈创新,在专业教育上拓展谈创业,在创业教育中强调创新。要重点突出农业科技创新和经营理念创新,重点引导学生农业创业和农村创业。不仅要构建具有农味十足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也要积极打造涵盖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农业企业的多维度乡村实景课堂。

(三)营造校园农业农村就业创业浓厚氛围

1.农业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中要注重学生对当前农业政策、农村政策的学习与理解,让学生知政策、懂政策,会运用政策,争做“三农”政策的“明白人”;要注重与农业行业产教融合,注重与涉农企业校企协同,校行企共同开发优质农业农村实践课程,进一步增加学生涉农实践比例,将学生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实践延伸至农业生产一线和农村基层,让学生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在和广大农民朋友交流相处中,受教育、见真知、长才干、做贡献;要注重学生获得感,建议以团队分工合作、自由讨论等方式替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议多呈现现代农业科技用于指导解决农业生产、改变农民生活的现实案例,不断增强学生学校自信,尤其是涉农专业学生专业自信。

2.农业高职院校应加大农业农村就业创业宣传,通过举办涉农领域知名人士、优秀校友校园面对面交流系列活动,用鲜活事例生动讲述乡村振兴征程中的众多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在农业高职院校校园内大力提倡农业农村就业创业,通过学校对学生农业农村就业创业给予诸如积极支持、公开表彰、物质奖励等多种形式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激励学生投身农业农村干事创业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四)多渠道、多举措培养

1.农业高职院校可以设立涉农专业新生奖学金,鼓励优秀高考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就读学校涉农专业。农业高职院校还可结合本区域乡村脱贫攻坚需要,扶贫先扶智,扶智先育人,试点开展教育扶贫计划,面向农村生源地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家庭考生实施高考考生免学费就读计划,并引导和鼓励受奖励、受资助学生毕业后返乡就业创业,助力家乡共发展。

2.农业高职院校应积极落实高素质农民扩招政策,探索持续推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工程、农民工学历提升工程和农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学历提升工程,可以与当地乡镇、行政村合作开办农民夜校、农民网校,农民农忙时节搞生产,农闲时节忙充电,开展定点教学、集中培训、远程授课、公益辅导、上门服务以及组织外出考察等形式多样的半工半读,着力增强农民创富造富能力和农村干部致富带富能力。为缓解基层农技人员队伍青黄不接、人员断层的普遍困境,构建由老中青形成的比例协调的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农业高职院校还应积极参与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建议可采取理论课程教学和课程短期实训在学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和专业社会实践在乡镇农技站或乡镇综合服务站的培养方式,定向培养学生既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可以书本与实际相结合。在进一步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待遇的同时,还应明确规定定向学生毕业后在基层农技站或综合服务站的服务年限和违约成本。

3.农业高职院校要与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合作,开展包含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生产经营型、创业创新型等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业高职院校还应积极参与涉农企业职工岗前培训和在职员工能力提升培训。针对上述各类培训,为提高培训效果,在培训中农业高职院校要根据培训对象需求,需要什么,培训什么,实行点单式培训,强调内容实用;农业高职院校要考虑培训对象知识能力水平,匹配即可、够用即可。与此同时,还要把握好培训方式多样和培训时间合适两个原则。

4.农业高职院校应积极争取相关政府部门支持,对受雇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且在农村区域工作的毕业生提供农村基层就业补贴,对到农村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含农村土地流转、创业启动资金、规费税费减免、场地经营等在内的多方面创业扶持,鼓励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农口就业、农村创业。

[参考文献]

[1]田志伟,赵常兴.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的必要性及其实践路径[J].实事求是,2018(5).

[2]徐娟.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农业高职人才培养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4(9).

[3]张育松,金满文,常忠志.精准扶贫战略下的农业高职院校优势与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8(4).

[4]魏后凯.如何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3).

[5]张志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改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

[6]赵秀玲.乡村振兴下的人才发展战略构想[J].江汉论坛,2018(4).

[7]马建富.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职业教育机会与应对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8).

(责任编辑:张彤彤 梁宏伟)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