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梦周汉诗中的归隐意志考察

2020-06-08 10:21刘怡娟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4期
关键词:归隐

摘  要:郑梦周是高丽末期著名文学家、外交家性、理学家,有“东方理学之祖”之称。他一生有过7次使行与2次从军经历,使行与从军途中的孤独、思念等是他诗中永恒的主题。本文首先郑梦周对各个时期的主要事迹进行了说明,随后考察了其归隐意志在汉诗中的具体体现,最后对其汉诗中的归乡因子进行了究明以更贴合诗人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郑梦周;归隐;归乡

作者简介:刘怡娟(1994.8-),女,汉,陕西省西安人,本科,研究方向:韩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14--02

1.绪论

郑梦周(1337~1392),字达可,号圃隐。高丽末期著名文学家、性理学家、外交家。纵观其一生,在政治、外交等各领域均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他虽不是真正的隐逸诗人,但通过他的自号“圃隐”,不难窥见其隐逸之志。郑梦周有《圃隐集》[1]流传于世,其中表现其隐逸意志的汉诗共39首,大部分作于使行或者从军途中,多次的从军和使行经历使得诗人产生了远离政治现实,隐居山林的意志。

韩国学界对郑梦周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圃隐集》的出版而达到高潮。对郑梦周的研究大体上可分为思想研究、使行诗研究、性理学、诗风研究4种。河政丞(2004)[2]结合郑梦周的人生经历对其经国意志与归乡意识进行了考察,认为作为一名儒者,他的归乡意识中总是包含着经国意志。国内目前对郑梦周文学的研究仍然很不足,仅9篇,与本文有关的先行研究仅1篇,崔雄权(2010)[3]主要关注郑梦周与陶渊明归隐意志的区别,提出郑梦周的思乡中包含着仕和隐的矛盾,但仅列出几首诗并不全面。由此,本文将主要以文本细读法对郑梦周的39首归乡诗进行考察,以探究他的内心世界。相信不仅对究明汉文学在高丽末期的地位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对中韩古典汉诗研究也会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2.郑梦周的生涯

郑梦周(1337~1392)字達可,号圃隐,有“东方理学之祖”之称。1337年12月于庆北永川郡出生。他的一生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4]。

1)修学登科期(忠肃王复位6~恭愍王9年24岁止)

忠肃王6年,郑梦周于永川郡愚巷里出生。母亲李氏因“梦抱兰盆忽坠,惊寝而生”为其取名梦兰,冠礼之后改名为梦周。21岁中进士,24岁状元及第。这一时期是修学登科的重要时期,目前作品虽已不可考,但卢守慎曾言“盖自少有大志,日诵中庸、大学。”可见其好学不倦,心怀大志。

2)宦海侍从期(恭愍王10~恭愍王23年,38岁止)

1362年被任命为艺文馆检阅正式进入官场,同年10月被任命为修撰,这一时期的作品仅流传下来两首即《辛丑十月庭前菊花叹》、《用首篇李供奉韵》,这两首诗中分别用菊花和兰佩比喻自己高洁的品性,同时也抒发了在仕与隐之间的矛盾心情,可见其仕途生活并不顺利。

1363年27岁时被任命为东北面指挥使韩邦信的从事官,于和州, 咸州, 定州等地征伐女真,28岁凯旋归来。29岁正月,母亲去世,当时正处于社会礼制混乱之际,郑梦周严格按照《朱子家礼》丧制行礼,为母亲守孝三年。

31岁守丧期满后回归官场,在成均馆担任礼曹正郎兼成均博士一职,对韩半岛儒学的普及及儒教制度的固定付出了很大的贡献。权采赞其曰:“圃隐郑文忠公,天资粹美,学问精深。其爲学也。以默识心融爲要,以践履躬为本。性理之学。倡道东方。一时名贤。咸推服焉。”由此可见,郑梦周学问之深。

恭愍王21年,为祝贺朱元璋平定蜀地,郑梦周作为知密直司事洪师范的书状官使行明朝。虽然这一时期郑梦周参与过中国使行行程,但该次任务中并未承担主要任务,且这一时期大部分时间还是活动在王的左右,所以称为侍从时期更为恰当一些。

3)流配期(1375 禑王1~1377禑王3年,41岁止)

1375年恭愍王被杀,亲元派李仁任把持朝政,圃隐因上书《请勿迎元使疏》而遭到仗流。40岁在流放地彦阳作《彦阳九月有怀次柳宗元韵》一诗,抒发了自己凄凉的心情。41岁,从流放地归来,此时的心境已与以前大不相同,在《丁巳三月雨中登义城北楼》中吟唱着“肠断江南行客,蹇驴又向京华”的断肠愁心之词重返开京。

4)使行期(1377禑王3 ~1388禑王14, 52岁为止)

1377年从流放地归来,同年9月使行日本。当时高丽深受倭寇侵扰之苦,在人人自危之际,郑梦周前往使行,及至,极陈古今交隣厉害,主将敬服,馆待甚厚。及归,倭人归还俘虏数百人,且禁三岛侵略。

1383年(46岁)4月被封为辏足金银进贡使出使明朝,仅到辽东便被挡。同年11月再次使明,依然被挡于辽东半岛。1384年以贺圣节使入京祝贺朱元璋生日,此次使行中,不仅消除了与明朝的误会且使得明朝减免了高丽岁贡。1386年,第五次使行中国,完成了“请赐朝服,减免税贡”等艰巨任务。1388年(52岁)12月第6次使行中国,这一次也仅到辽东。

郑梦周出仕的时期,不仅国内政治局面混乱,国际情势也十分紧迫,数次成功的使行经历,充分展示了其出色的外交能力。

5)老年期(恭让王1年~1389年,53岁为止)

1392年(56岁)李芳远等急进改革派试图拉拢圃隐,但遭到他的拒绝。后被刺杀于善竹桥,为高丽朝殉节,同年7月高丽亡。

3.郑梦周汉诗中体现的归隐意志

圃隐的一生曾数次使行、从军,使行与从军途中的孤独、思念、对出仕的怀疑、后悔等是他诗中永恒的主题,他的诗中表现归隐意志的“归”·“还”·“乡等”诗语出现频率非常高,归(54)还(12)乡(16)客(73)行(62)游(43)独(23)愁(23)孤(13)。

通过“行,游,客”等词可以窥见圃隐“平生南与北,心事转蹉跎”的客旅生活,“归,还,鄕”可以看出圃隐归隐的愿望。“独,愁,孤”是表露客怀之苦的经典用词,总之都是吐露其归隐意志的诗语。.下面看其归隐之志在诗中的具体表现。

洪武丁巳奉日本作其二①

侨居寂寞阅年华,苒苒窓栊日影过

每向春风爲客远,始知豪气误人多

桃红李白愁中艷,地下天高醉里歌

报国无功身已病,不如归去老烟波

首联描述了诗人因未达成使行目的虚度光阴而陷入自责和悔悟之中的样子。每年春天的时候不能与家人一起度过都要经历思念之苦,才知道修己治人的宏愿误了自己一生。没有实现的理想还有很多,也还未报答国家的恩情,却已经身心俱疲,还不如在桃李花下醉酒高歌归隐山林。通过这首诗可以明显的感到诗人对出仕的怀疑和后悔以及对归去来的渴望。

登州过海②

百年天地身如粟,两字功名鬓欲霜

何日长歌赋归去,蓬窓终夜寸心伤

1~2句描写了诗人在百年天地间感到自己的渺小,以及对平生为功名二字奔波而两鬓斑白的后悔。 3~4句中表达了自己只想长歌赋归去的愿望,以及对功名利禄的厌恶。

菊礀卷子③

卜居近城市,心远绝世尘

爱花独爱菊,种之幽磵滨

灿烂岁将暮,手撷清香新

物我自妙合,于焉乐天眞

篱东晋渊明,泽畔楚灵均

千载谁同调,于今见斯人

首联中,诗人向我们袒露了自己虽身在俗世,但心已经回归田园的隐遁意志,与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有异曲同工之妙,且从东篱·篱下·采菊·南山等词语中也能明显看到陶渊明的影子。颔联中的“爱花独爱菊,种之幽磵滨”再一次向我们表露了自己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逸之志,且菊花本就因陶渊明有了隐逸之姿,幽磵旁的菊花就更有了遗世独立的风采。

赠东浦孟斯文希道④

渊明早休官,好赋归去来

春尽田园芜,风来五柳开

偃仰夷惠闲,高节横秋旻

顾余恭佐命,墙面秉陶匀

蚊肯负山岳,日月心轮困

固乏经济策,其有泽斯民

绿野清秋月,杨江日暮春

主恩不可负,怅望空逡巡

头1~6句中将归隐山林不理俗世的渊明的气节比作了伯夷和柳下惠,赞扬了渊明及早回头,辞官回归田园的做法。7~12句中表达了对自己流连官场的羞愧,虽以腐朽的身躯接受了王命,但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虚度光阴,就像蚊子妄想着能翻越山岳大川一样。即使这样,也应在保卫国家,福泽百姓才能回归故乡田园,君王还在为了国家和百姓而受苦,作为儒者怎能因个人的幸福与快乐而背弃君主呢?最后两句可以看到作者因不能归去而怅然的样子。

另外在《用首篇李供奉韵二首》、《次韩总郎鸭绿江诗韵》、《僮阳驿壁画鹰熊歌用陈敎谕韵》等诗中也可窥见其归去来的志向。

《用首篇李供奉韵二首》:不如归赋来,退保平生拙。

《次韩总郎鸭绿江诗韵》:归来岂待故人招,拟向南山种豆苗。

《僮阳驿壁画鹰熊歌用陈敎谕韵》:功成归来报天子, 乞身试向山中回。

4.郑梦周的归乡与归隐

河政承(2004)认为‘归鄕意识是圃隐诗世界的永恒主题,洪顺石(2007)将圃隐先生集中的260余首诗进行了 DB化后得出的结果是,‘归鄕意识是圃隐诗的核心用语。圃隐诗中‘归和‘故各出现54,31次,与之关联的“归去, 归骥, 归来, 归路, 归帆, 归心, 归鞍, 归程, 归舟, 归兴, 南归, 未归, 思归 ”共出现24次,“故丘,故郡,故里,故山,故园,故鄕,故国等词共出现15次。可以说圃隐诗中虽然有归隐的一面,但其实归乡占据着主导地位,渴望回归田园的诗并不多,除上述7首外,其余32首更贴近于归乡诗。[5]

《日照县》: 我来东望仍搔首, 波浪遥应接故鄕

《忆宗成宗本两儿》:百念俱灭减,关心只两儿

《诸城驿夜雨》:今夜诸城驿,胡为思旧居

《舟发淮阴向宝应县》:卧思故里多佳处,怪底青山独负余

《扬州竹西亭怀松京诸友》:月夜故人松下路,春风孤客竹西亭

《南望》:肠断不堪南望,空看水远山长

《路旁柳》:兹乐归便得,客心日夜忙

《复州驿夜雨》:渐进乡关喜可胜,心忙日日数长亭

《喜晴》:却愧主人烦送路,应怜客子欲还家。想看小圃霑濡遍,荷耒何时去种瓜

《盖州雨中留待落后人》:雨惊乡梦破,日共客愁长

《夜兴》:明朝还北去,数起问更筹

注释:

①郑梦周.《圃隐先生集》.《武丁巳奉日本作其二》,卷1,118首..

②郑梦周.《圃隐先生集》.《登州过海》,卷1,108首.

③郑梦周 《圃隐先生集》, 卷2, 172首.

④郑梦周 《圃隐先生集续录》,诗15首,42页.

参考文献:

[1]郑梦周.《圃隐集》,圃隐学会,2007.

[2]河政承.《圃隐诗中的经国意志和归乡意识》,汉文学报.2004.

[3]崔雄权,《故国与田园:郑梦周与陶渊明的归隐意识》,延边大学 汉语言文化学院,期刊,2010-07.

[4]???.《圃隐? 诗文学? 三隐? ?? 考察》,『???? ???』 15?,1975.

[5]洪顺石.《圃隐诗的诗语》,圃隐学會,2007.

猜你喜欢
归隐
草 原
草堂归隐
天宫院
当代武侠小说侠隐结局的人类学考察
论宋代诗人对唐代诗人典范的推崇
浅谈陶渊明自身性格对其人生境遇的影响
浅析陶渊明归隐的原因
木增的归隐与山水诗创作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的归隐之路
论陶渊明归隐的挣扎与追寻——基于《饮酒》其四的诗歌文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