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顺
[摘 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别具一格而举足轻重的人物,是田园诗的鼻祖,出生在政治动乱的年代。在官场上他三次入世又三次归隐,尔后留下了一些自然质朴,耐人寻味的佳句。就他的归隐原因作一点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归隐;原因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6-0083-03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人物。他生活在东晋、刘宋之交的最黑暗的年代,他是改变玄言诗诗风而开创田园诗的伟大诗人;他有许多著名诗赋为后人所激赏;他的影响还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出版过他的译文论著。对于这样举足轻重的人物,本文试对他的归隐作一点肤浅的解析。
(一)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他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享年63岁。陶渊明出生于破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曾官侍中、太尉、都督八州诸军事,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陶侃出生孤寒,被士族所轻,但以军功官至极品。陶渊明祖父陶茂,曾为武昌太守。陶渊明父亲早死,官位不及前辈。据陶诗《命子》自述,陶家确实官高禄厚,财丁两旺,显赫一时。可是,到陶渊明一代,家境败落,亲戚朋友中对陶渊明影响较大的是他的外祖父孟嘉。(孟嘉曾任征西大将军温长史,故陶渊明有诗《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陶渊明“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与子俨等疏》)生活虽然贫穷,但他青少年时期的思想开朗乐观,颇有雄心壮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陶诗《杂诗》),可见,他理想宏伟远大,志存高远。这些豪情壮志主要指“大济于苍生和收复故土”。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陶诗《拟古》),这首诗洋溢着他青年时代乐观奋发的热情和幻想,他身在江南,却幻想着西北和东北的边塞。从这些意气风发的浪漫诗句,我们可以联想到他的曾祖父陶侃念念不忘“致力中原”,重新统一中国的抱负对他有一生影响。“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陶诗《拟古》),他大加赞扬田子泰的英雄事迹。这些足以说明陶渊明不是一开始就消极避世,退隐田园的。即使在他完全归隐后,还写下“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诗《读山海经》)在《咏荆轲》一诗中,诗人热情地歌颂不惜牺牲生命而勇于除暴的壮士荆轲:“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這些是诗人不屈的意志的表现,说明他心中永远燃烧着一股不熄的火。这些“金刚怒目式”(鲁迅语)的一面是与诗人的理想和性格分不开的。
(二)
陶渊明四次出仕四次辞归。第一次入仕,任江州祭酒,不久便辞官。第二次入仕,“春,诏任恒去都督七明军,荆州及江州荆史”。(郭维森《陶渊明集全译》中《陶渊明年谱》第360页)第三次出仕,“陶渊明调任刘敬宣建威将军府参”。(郭维森《陶渊明集全译》中《陶渊明年谱》第364页)第四次入仕为彭泽县令。每一次任官不久,就又回家闲居。当时,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者的内部矛盾,异常尖锐复杂。北方是所谓“五胡十六国”,西北各少数民族的贵族在中原割据混战,而不时向南方骚扰。东晋王朝苟安于江南,把持朝政的豪族地主对人民进行残酷压榨。公元399年,浙江一带首先爆发孙恩领导的农民起义,斗争的烈火燃及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前后持续了12年。同时,东晋王朝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不停地发生夺权斗争,尤其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继位以后,起初是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专政,接着是恒玄起兵反晋夺取政权。刘裕消灭恒玄代晋自立,自此,东晋灭亡宋朝(即刘裕建立宋朝)建立。这一系列残酷的斗争,陶渊明耳闻目睹,身受其害。“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陶诗《停云并序》)诗人明写天气,实则暗喻国政时局被封建贵族、军阀争夺、中央政权搞得天昏地暗,同时反映诗人极度愤懑和忧郁。
而且,东晋是士族制度社会,当时的士族是一个非常腐朽的阶级,他们一味追求享乐,不敢正视充满尖锐矛盾的现实,只是靠门第把持高官。三国至两晋两百多年的时间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复杂尖锐,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在政治派系对立与篡位夺权连续不断专政的环境下,文人名如鸣犬,尚使人心有余悸。曹魏和司马氏统治时期,更恣肆屠戮文人,著名文士如孔融、杨修、祢衡、丁仪死在曹操、曹丕手里;蔡邕死在王充手里;何晏、嵇康死在司马懿、司马昭父子手里;刘琨、郭璞也先后死于非命,使当时有“名士减半”之叹。(参贵州学院易健贤先生编著《西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第88页)对于关心国家命运前途的文人陶渊明不能不知晓。“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陶诗《感士不遇赋》),该诗揭露了当时国政败坏的风俗。所以魏晋文人,不是隐于岩穴之中,就是逃向山林田园以避祸。有的装聋作哑,寄情于药酒,有的文尚曲隐,或诗杂仙心,有的挥糜以淡忘理纵情山水,这种社会的变态,势必造成文人随之变态。“世流浪而遂徂,物群分以相形,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 陶诗《感士不遇赋》),这首诗是以说明当时社会政治风气弄得人人自危。陶渊明每次出仕,目睹当时那腐败的政治和严格的门阀制度,逐渐认清统治阶级的面目,感觉到仕途风浪险恶,终使他下定决心不与权贵苟合,而采取洁身远祸的态度。在他41岁时,才做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便自请辞归,从此远离官场,退隐田园。
(三)
在两晋时期,一向以儒学为正的思想,由于自身的堕落和时代冲突,已经失去了封建统治力量的支持和社会信仰。它既不是利禄之门,也不是养身之道,终于表现出极度的衰弱无力状态。迎合当时社会动乱,代之而来的便是老庄思想。知识分子面对阴谋篡权,相互残杀的政治环境,都想在老庄思想中寻找精神灵魂的寄托,探求安身立命的理论。据《世说新语》一书中记载当时注解《庄子》已有八十家之多,旨在说明老庄思想中虚无主义因素所表现出的对政治压迫、礼教束缚的反抗精神,引起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极大共鸣,他们梦想回到无拘无束的自然状态中去,追求逍遥的清静无为的生活,借以摆脱人为的繁琐态度和虚伪的忠孝主义儒家道德。在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盛行的影响下,陶渊明早年便有归隐的倾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诗《归园田居》)诗人原本喜爱大自然,无法与世俗苟合,在断断续续的为官十余年中,简直是误入歧途,无所作为。“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诗中看不到诗人的政治热情,仅是充满对田园的向往与追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诗《归园田居》),诗中“尘杂”“樊笼”不只意味着仕途的庸俗和污浊,还象征着可怕的黑暗阴谋和残酷屠杀对诗人的威胁。对照这样污浊险恶的环境,少年时代那种“屡空常晏如”“无乐自欣豫”的生活,就是他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黄金时代了。现在,陶渊明像一只小鸟,从黑暗可怕的牢笼里飞回来了,日夜萦回梦着的山岗、田野、村落、炊烟又出现在他面前了。“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所以,为官十多年来,陶渊明“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陶诗《杂诗》)。当他仕途不得意,爱慕自然归隐田园的思想更加强烈,最后下定决心自请辞职,远离官场,退隐田园。
(四)
陶渊明的一篇《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称他这位祖父:“始自总发,至于知命,行不苟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饮,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融然远寄,傍若无人。”这简直有点像陶渊明的自画像。传中还记载了孟嘉风吹落帽的故事,这与陶渊明本人以头巾滤酒还著在头上颇为相似,从中可以看出嵇康、阮籍一辈的遗风余韵。陶渊明还有一篇著名传记《五柳先生传》,传中五柳先生家里贫穷,却安贫乐道。“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是说五柳先生平时少言寡语,喜欢读书,不死抠字眼,没有学究气,每逢有深刻体会便高兴得忘记吃饭。他常写文章,是为了自娱,抒发感情。他到亲戚朋友家喝酒,总是豪饮,喝醉了就回去,性情豪爽,胸怀磊落。作者赞扬五柳先生是黔屡一类修身清节的人物,是淳厚朴实的上古时代的人物,是这世上少有的人物。这个人物不知是何处人,也不知其姓名,可见为作者虚构。但诗人以一个历史家身份为他作传,且写得平易自然,活灵活现,令人可信。一个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典型人物,有着作者特别的影像。文章采用传记形式,而实际上读者认为这是一篇表志抒情的散文。当时统治阶级像布下密网和大罗一样,弄得鱼骇鸟惊,人人自危,社会风气败坏,虚伪之风盛行,且有大祸临头的危险。陶渊明刚正不阿,光明磊落,豪爽的性格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嗟乎,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陶诗《感士不遇赋》)可见,当时社会确实颠倒黑白是非,正道直行的人被认为是狂妄,坦然公正者则遭诽谤。陶渊明真可谓生不逢时,只感叹士不遇赋了。“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诗《归去来兮辞》)陶渊明承认自己率真的性格是无法改变的,既然与这世道不投合,就应该归去。“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陶诗《与子俨等疏》)陶渊明早已知道自己的性格与社会无法相容,看到社会政治腐败,看破红尘,明哲保身,决定退隐田园,远离官场。
(五)
陶渊明退隐后,还亲自参加生产劳动,这就当时文人来说是一件反常的事。封建社会和儒家思想都鄙视劳动,两晋南北朝士族尤甚。颜之推《颜氏家训》说“多见士大夫耻于涉足农商”。陶渊明沖破这种封建意识,决定走向躬耕自给的道路,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歌颂农村美好的田园风光,描绘春播秋收的劳动景象,热情赞美平凡的劳动生活,倾吐自己亲自耕作的体会及同农民友好交往的欢悦心情。这是陶渊明在我国诗歌领域里所开辟的一个新的园地,所以被誉为“田园诗人”。“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冀!儋石不储,饥寒交至。顾尔俦列,能不怀愧!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董乐琴书,田园不履。若能超然,投迹高轨。敢不敛衽,敬赞德美”(陶诗《劝农》),诗人认为农业生产是世人赖以生存的根本,而从事农耕也能净垢布新,他也知道劝说是无用的,终于不免用孔子、董仲舒的例子批评那些不劳又不德的人。
马克思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认为,劳动创造文学。陶渊明归隐后,亲自参加劳作,体念劳动的艰辛与喜悦,写下了大量有名的诗篇,这些不朽诗篇很多描写了农村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尚占有一席之地,原因在此。“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诗《饮酒》),诗歌含蓄幽默,表现诗人对当时黑暗政治无比厌恶以及对自由生活的热烈追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诗《归园田居》),诗人早晨起来便去铲除荒草,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归来,早出晚归,不辞辛劳,劳动态度非常认真勤恳。“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指归隐躬耕的心愿,这是陶渊明将自由的田园生活与黑暗的官场对比,对当时腐朽的政治有批判意义。在《桃花源记》中:“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者,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作品描绘了一个幸福美好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在这个社会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家家富足,生活安适愉快,风气淳厚朴实,这是美好的社会与当时黑暗现实社会形成的鲜明对比,对现实具有强烈的批判和谴责作用,这正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愿望和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在历史上具有进步的意义。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