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琼
由祝增荣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4月所出版的《现代植物保护信息技术实验》,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成果,是为植物保护学专业高年级本科学生的《现代植物保护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验课而编著,属于高等院校实验实训系列教材。该书在对“现代植物保护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别从10个实验入手,详细讲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植物保护的意义及具体应用,有利于将大数据分析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植物保护的生产实践中。总体来看,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逻辑清晰,结构明确
传统的植物保护工作对信息的收集、处理以人工操作为主,效率较低。而植物保护工作面临的信息环境则日益复杂多样,传统模式已无法满足植保工作需求。该书在讲述实验案例之前,对现代植物保护信息技术的概念进行了简要叙述,以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编者根据实验课程教学要求对全书结构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编排,以便与高等院校植物保护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同步。
该书实验1~4介绍的是信息技术最基本、也是植物保护领域最早应用的数据处理技术,是处理植物保护大数据的重要基础;实验5~6介绍对有害生物进行形态鉴定、分类和生物信息分析,顺应微观领域的应用需求;实验7~8有助于提高植保技术的宣传效果;实验9介绍如何利用电子表格组建系统模型,模拟有害生物的种群变动及其经济和生态效益;实验10介绍全球定位系统的使用方法;实验11~14介绍如何利用网络传播植物保护信息技术。整书内容编排逻辑清晰,结构合理。
二、理论充分,案例丰富
该书每个实验虽然相对独立,但作者在编写过程中,能将现代信息技术理念巧妙融于其中,使整书成为有机的整体;同时又注重实践操作,理论与实践并重。实验安排上,从共性基本技术、解决植保问题的專业技到网络传播,内容丰富。大数据分析技术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大的数据库,而植物保护涉及领域非常广泛,拥有海量信息,需要先进技术对其进行有效处理,所以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三、结合实际,可读性强
该书充分考虑到了实验操作的可行性,将实际执行过程所涉及到的环节,或是操作步骤等必需信息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既有利于读者快速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也可提升其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强化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除要求工作人员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应不断学习新技术,自我提高。该书内容与植物保护的实践紧密结合,大大增强了其可读性。
综上,本书逻辑清晰,结构明确;理论充分,案例丰富;结合实际,可读性强的特点,使其具有良好实用性,既能作为高校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学习现代植物保护信息技术的实验教材,也可作为植物保护相关科技人员自学的辅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