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本”文学历史与阅读接受的遇合

2020-06-08 10:21何湘君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5期

内容摘要:袁行霈主编的四卷本《中国文学史》曾经作为一些普通高等学校的中文专业教材,受到广大读者喜爱。四卷本基本特色是聚焦文学本位、汲取史学思维、采用三古七段的划分框架以及建构三级式阅读层,目的是针对各类文学作品所体现的历史面貌和发展规律帮助读者建立认识。可喜的是,这一本身意在聚焦中国古代文学史基本任务的体例编排,恰好与当代人们的阅读偏好契合。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文学本位 三古七段 四卷本

中国文学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较晚。二十世纪初,相关著作不多。1910年出版发行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和黄人的《中国文学史》,被人们视为中国文学史的发轫之作。之后到1949年,文学史的撰述呈现多样性,通史、断代史、分体史等有数百种。1949年以后出版的古代文学史,从社会历史发展中多方面寻求文学形式的发展规律、继承关系和历史现象。在众多文学史著作中,又以袁行霈的四卷本《中国文学史》(简称四卷本)为“近二十年来出版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中最为突出的一种。”

一.四卷本《中国文学史》概述

四卷本《中国文学史》为通力协同、集思广益之作。1995年,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受国家教育委员会委托,从各地邀请近30位相关领域专家参与编写四卷本《中国文学史》。作为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研究成果之一,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9年8月出版了这本总计160多万字的中国古典文学通史。全书共四卷,内容包括先秦文学、秦汉文学(第一卷),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第二卷),宋代文学、元代文学(第三卷),明代文学、清代文学和近代文学(第四卷)。尽管篇幅长、字数多,书的总体原则和思路却保持统一。

二.四卷本《中国文学史》特点

四卷本注重实用性和时代性。博取众长、独辟蹊径,各章节“源流分明、精义迭出”,以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三古七段的体例和三级式阅读层等特点引起学界关注。

(一)立足文学本位。文学创作在形成过程中会与某些密切相关的要素产生联系。创作之前受文学理论指导;创作过程中会受环境影响;作品形成之后会在接受者中形成文学评论和文学鉴赏;当然,文学传媒也不能忽视,口头传说、甲骨金文、传抄传写、纸张印刷、说唱朗诵等都会对作品产生影响。此外,文学也能做到以诗证史,充当一定的史料,具有反映现实的功能。如第四编第四章第一节中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长安城内经历安史之乱后草木丛生,残破不堪,国破城荒的一幕原原本本被诗人呈现出来。当然,相比《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的记载,其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还较弱。

不过,上述几点都不能反映文学固有的主要特点。四卷本总绪论中强调:“文学创作是文学史的主体,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是文学史的一翼,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翼。所谓文学本位就是强调文学创作这个主体及其两翼。”例如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部分中“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总结升华了同类题材的旧传统,开辟了境界圆融、兴象玲珑、情韵深厚的新的境界。”是就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內容与形式的探讨。“自‘江天一色无纤尘至‘但见长江送流水八句,笔触集中于月亮这一切美好的缔造者上,写因江、月的永恒无尽而引发的关于人生和大自然的哲理思考,稍见伤感。”是从意境和比兴的角度来鉴赏作者创作中的心物交融。这些突出文学理论、批评、鉴赏、传媒、创作的做法与胡适提出的进化论文学史观完全不同,文学创作不是以语言为本位建构而成,而是通过语言这一工具来唤起欣赏对象的美感,把握文学的审美价值及艺术感染力。

(二)强调史学思维。文学史的学科范畴如何定义?从词汇学来说“文学史”属于偏正结构,中心词是史,那么文学史当属于史学范畴。这样说来,四卷本写作就需要体现史学思维的特色。

首先从结构来看,四卷本并非按照时代、作家出生的先后顺序或者作品面世的先后顺序进行简单罗列,而是以宏观的历史眼光对文学源起、发展和转变进行着重描述,以写史的手法将这些节点串联起来,并依据文学事实之间的联系来把握“史”的演变规律。例如,读者在第三卷第五编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中发现列有王安石的词。但是对王安石的生平、背景介绍却是放在后一章的第三节当中。通过这些安排,读者可以感知王安石的词和诗在北宋时期影响之大小。

其次,从语言技巧上看,四卷书也是多采用符合史学特点的描述式语言。之前人们在撰写文学史时习惯采用评价式语言风格,侧重对作品定性。而描述式语言则侧重对写作背景、作者倾向、文学现象、思潮流派、风格特点等进行描写,并对创作得失、文学发展变化的前因后果予以详细解释。试分析第三卷第五编第四章苏轼:

苏轼的词体解放精神直接为南宋辛派词人所继承(起源),形成了与婉约词平分秋色的豪放词派(流派),其影响一直波及清代陈维崧等人(结果)。苏轼的散文,尤其是他的小品文(起源),是明代标举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散文的艺术渊源(流派),直到清代袁枚、郑燮的散文中仍可时见苏文的影响(结果)。

(三)采三古七段式断限。三古七段式分期创新体例编排。该体例创新为本学科拓宽了研究视野,为未来学术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参考。三古七段分期着眼于文学自身发展流变,在发展流变中体现阶段性,并将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作为阶段断限的依据。而外部其他因素的变化,如王朝更迭、社会变革等因素是作为文学发展流变分期断限的参照和背景。尽管文学发展流变的阶段性可能正好对应于某个时期王朝的更迭以及社会变革,但社会改革或王朝更迭这些外部条件只是导致文学变化的次要原因,不是文学变化本身,因此绝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一种依据为核心,多种参照为背景,在此理论基础上建构了四卷书“三古七段”之说。

三古是将全书分为上古、中古和近古三个时期。但每个时期内文学还会出现流变和盛衰,因此三个大时期再进行细分成段,这样七段就可以窥见整个文学发展流变的过程(表1)。

七段之内包含文学各方面的发展流变。总结起来,这些变化通常可以归纳为以下九个方面:一是创作活动的主体发生变化,二是作品思想内容方面的转变,三是艺术内部体裁的不同,四是在意向性和超越性之间切换的文学语言,五是经历改造的艺术表现样式,六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文学流派,七是为适应社会经济变革和迎合人们精神需求转向的文学倾向或思潮,八是文学传媒的发展,九是审美经验各异的接受对象。这九种发展流变涵盖范围全面,比较来看,王国维“盖文体通行既久……豪杰之士,依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和胡适“文学史只是一部文字形式新陈代谢的历史,只是‘活文字随时起来替代了‘死文字的历史。”就文学本身及发展概括的范围不如四卷本大。

(四)建构“三级式”阅读层。每章均包含3层内容,层层透视,逐级深入。每层铺叙如同一个“剥洋葱”的过程,分别从面、线、点的角度逐层呈现。第一层是文学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作为作品创作形成的外部因素,创作背景非常重要,正如刘勰所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但背景又不能喧宾夺主,因为文学创作背景不是整个文学史的核心内容。第二层是创作主体以及包括与其有关的生平、经历、思想、心态等。正如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法。第三层为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站在思想性的角度,抽丝剥茧,逐步将具体问题提升到理论高度,是最为核心的一层。因此,四卷本《中国文学史》体例安排依照由表及里、由宽泛到聚焦、由创作背景到创作主体,最后再到形式与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沿着这条主线进行建构,自始至终始终围绕文学创作来描述文学发展的历程。

以第三编第三章陶渊明为例。标题之后的导言“东晋建立后一百年间,诗坛几乎被玄言诗占据着。从建安、正始、太康以来诗歌艺术正常发展的脉络中断了,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使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这些属于作品创作的外部因素,属于本章第一层内容。第一节“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属于介绍创作主体陶渊明有关生平、思想和性格形成,为本章第二层内容。第二节“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第三节“陶诗艺术及其渊源”,第四节“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第五节“陶渊明的典型意义”在翔实可靠的材料中挖掘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共计有4节内容,占据约70%以上篇幅,属于这一章的重点。

三.四卷本《中国文学史》的阅读接受价值

艺术及形式是否符合读者审美情趣决定阅读价值。文学通常以诗歌、散文、小说等形式形象地反映客观现实和表现创作者的内心世界,是创作者对美鉴赏的精神体现。作者创造意境,再通过语言符号进行传播。接受者则通过感知、体味和领悟对语言符号进行解读,从不同角度审视美和满足精神愉悦。创作与接受之间的关系,如同生产与需求的关系,需要照顾读者的阅读偏好。四卷本注意到了这一点,要想成为“传之后世”之作,除了要能满足一部分学术需求之外,还要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一)文艺美学联通史家笔法

四卷本文艺美学通过文学本位和史学思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在鉴赏文艺作品时,并非将眼中艺术作品的语言文字当作实际欣赏对象,而是伴随一系列的主观心理活动,去感受由作品所唤起的情感,通过主体想象最终形成真实形象。也就是说,读者就会将心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文字符号转换成第一信号系统的真实形象。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才能感受文学作品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触发读者想象的思想内涵,唤起接受者的美感。四卷本冲破西方文学范式的牢笼,反复强调文学本位,还原文学本身的千姿百态和丰富多彩的特点,目的在于用纯粹多样的文学艺术去感染接受者的情绪。不过,光从解构文本中体验艺术美还不够,主体感受的提升是以历史感的消失为代价。因此,四卷本积极寻绎文学发展历史的规律,强调撰写文学史要具有史学思维方式,从文学事实的联系之中发现文学现象、倾向、风格、流派等规律。

四卷本文艺美学同时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價值。四卷本对文学的阐述和评论直接和美学有关。美学教育的作用不仅仅局限在校园范围内,对整个社会发展都具有一定影响。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美育得到重视,素质教育整体质量才会提升。解决办法之一是要深化改革,重视美育的地位,具体可以将美育教育与文学进行结合。另外,从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自从有文字以来,无论什么社会形态的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一个规律,即美育与德育、智育等方面共同组成社会教育的重要部分。中国古代文学中“诗言志”、“法自然”、“思无邪”、“温柔敦厚”等主张影响了几千年创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同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狂飙运动”、“百科全书”等学派思潮,都是基于对审美理性、审美人性的追求,从而对人类文明史产生影响。

(二)分级编排契合阅读行为

四卷书中建构三级式阅读层以及三古七段断限分期便于碎片化阅读。现代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随着移动阅读、新媒体阅读、超文本阅读载体的出现,生活中海量文字、音频、视频等信息满盈,传统阅读方式受到挑战,人们的阅读方式也悄然发生变化。碎片化阅读能避免海量繁琐信息干扰,迅速定位所要信息,有“77.29%的大学生认为碎片化阅读激发了学习兴趣,88.17%的学生表示碎片化阅读提高了知识储备。”

具体到内容部分,四卷本文学史是否适合人们碎片化阅读呢?答案是肯定的。四卷本内容丰富,第三版共计184万字,将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采用三古之分作为大的范围分期,七段之分作为相对小的时代断限;每一分段内又采用三级式框架逐层向读者铺叙。这样将约200万字的鸿篇钜制一分再分,不仅使逻辑上变得纵横贯通、篇量也迎合当下人们碎片化的阅读偏好。此外,文学史注重的是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一般来说都具有阶段性。大部分其他书籍一般情况下要长时间和不间断才能达到一定的阅读体验,但阅读文学史不必如此,其阶段性强的特点可以实现大量内容也能分解为详细完整的义项,还能保持逻辑清晰,从而实现信息的碎片化。

总体来看,尽管四卷本具有一定创新,但如果从出版和阅读偏好考虑,在形制和内容方面还能进一步优化。首先,从形制上进一步巩固三古七段断代法,将原四卷书减为三卷,形制和内容与“三古”呼应;先秦、秦汉、魏晋至唐中叶、唐中叶至南宋末、元初至明中叶、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分为七编,直接反应文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七段”明显特征。至于内容,适量以附录形式补充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特别是第三卷中的第六编和第四卷中的第七、八编中的元曲和小说,有了经典节选才能实现教本和读本相结合,文学理论、批评、鉴赏相结合。否则就容易陷入老舍所说“从一节树枝来观察整个树,当然所见不完全,正如我们仅知道杏花是蔷薇科一样。”

参考文献

1.傅璇琮在2000年9月20日“《中国文学史》研讨会”上的发言,见闻一.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研讨会综述[J].文学遗产, 2001年(1):11.

2.王国维.王国维文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21页.

3.胡适.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M].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200页.

4.张文亮,蒋秋子等.大学生碎片化阅读行为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6):82.

5.老舍.读与写.文艺理论与批评[J].1999(4):58.

(作者介绍:何湘君,西江流域民间文献研究中心研究员,梧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化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