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思政”路径研究

2020-06-08 09:55解丹婷杜胜王亚男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1期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解丹婷 杜胜 王亚男

摘要: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是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教育目标是为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职业性。文章基于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针对高职院校,以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为例,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方法。重点介绍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思路方法,可推广至其他专业课程,以期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1-0069-02

一、引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成为各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推力。

在知网、万方等平台上关于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相关论文数据表明,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对落后。本文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等实际情况,选取电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在“课程思政”视域下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方法,以期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二、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要求高校利用整体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也要涵盖在内。不同课程所属学科和专业不同,所彰显的育人价值也是多元的[2]。“课程思政”将各类课程进行内在整合,实现育人的整体效应。“课程思政”的最大特点在于能够将显性的教育功能内在化,真正达到以德育人的思政教育目标[3]。

1.“课程思政”的适时提出,为高职院校思想教育注入新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一直以来国家都将思政教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必修课程[3]。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体系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时事报告等。高职院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职业性,就是要强化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理想等教育,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传统的单纯传授式的教学方式更具有普遍性,职业性受到限制。“课程思政”的适时提出,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差别性和针对性,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形式和方法,实现学生通用素质和专用素质的全方面融合发展。

2.专业课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融合,体现教育的“协同效应”,全面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相对于思政教师,高校中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接触更频繁,且人数占比大。有效发挥这部分群体力量,形成近因效应,可以大大提高沟通效果。高职院校教育的宗旨是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课堂教学是其育人的“主渠道”。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的设置远远多于思政课程,且不同于思政课程的传授式教育方法。专业课堂中,教师可以在讲授知识、传授技能的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自然地融入教学的全过程,最终达到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的。

3.“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育人理念相一致。工匠精神是工匠们在长期职业实践过程中养成的良好职业素养、彰显的特有职业品质,却始于职业教育[4]。职业教育的初衷和目的是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工匠精神成为职业教育育人的价值标高,成为职业教育人才“质检”的衡量标尺[4]。“课程思政”的适时提出,契合了时代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它将专业课程与品德教育有机融合,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德育元素贯穿于专业教学全过程,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因此,“课程思政”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都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两者在育人理念上是一致的。两者的契合,满足了时代对人才素养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使然。

三、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建设

本文以电类专业基础课电工电子技术为例,提出了针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徑方法。

1.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整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知识点,提取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例如在进行基本放大电路授课时,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在熟悉理论内容的同时掌握安装与焊接。实践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识读电路图、查手册、选择元器件、安装焊接调试电子电路等能力,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电子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改善,身临其境地认识到技术技能可以造福人类、服务社会,从而建立责任感和使命感,端正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利用掌握的技术技能为社会做贡献,发挥个人价值、社会价值。

2.依据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际,修订课程标准。现有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但是素质目标的表述过于含糊[5],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应在素质目标中明确“德育目标”,同时修改对应的教学内容,使其作为素质目标的支撑,在“德育素质目标”的指导下开展教学。

3.建立有效的融合机制,将提取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思想政治要素自然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编制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指南。

4.依据提取的思政要素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设计将提取的课程思政要素自然地嵌入教案和教学中,从而达到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目的。

5.建立一套基于“知识+技能+德育素质”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检验“课程思政”开展的效果,保证“课程思政”稳定可持续推进。

猜你喜欢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基于SPOC的混合学习模式在高职专业基础课中的改革与实践
浅析《电工电子技术》教学
中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