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诊改思维初建专业课程思政化标准评价体系

2020-06-08 09:48晏丽符纯美张可跃刘义成张建标刘璇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诊改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晏丽 符纯美 张可跃 刘义成 张建标 刘璇

[摘  要]本文应用诊改的核心思维,了解专业课程思政化的现状,分析专业课程思政化的短板,并梳理出专业课程思政化的目标体系,进而细化目标体系粗建专业课程思政化评价体系。本文用该评价体系对某学校15门专业课程进行评测,不达标的课程占到26.7%,基本达标课程占40%,达标课程占到33.3%,整体水平偏低并呈现出专业差异。

[关键词]诊改  专业课程  课程思政  评价

诊改的核心思维

诊改的核心是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建设的基本思路是:评测建设基础,确定建设目标,建立标准体系,实时评价目标达成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完善的标准评价体系是对目标达成情况的量化评价,对下一步改进措施的提出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直接决定劳动者的素质和产业类型层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新时代,社会不仅需要掌握专业技术的工作者,更需要爱岗敬业、德技并修、无私奉献、品德高尚的大国工匠、行业劳模、品德典范等。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一直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思政课程为主,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上还比较欠缺,很难真正实现全课程、全员育人理念。

专业课程思政化工作思路

1.专业课程思政化的基础现状

笔者通过访谈、问卷、听课等多种形式了解专业课程思政化还存在很多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足、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不明确、建设资源不足、思政元素强行植入痕迹明显。

2.专业课程思政化的目标体系

通过分析梳理专业课程思政化的基础现状,结合国家、社会、行业对高职学生的培养要求,笔者设定专业课程思政化的目标体系。该目标体系共分三层,具体见图1。

3.专业课程思政化标准评价体系

结合专业课程建设目标及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建立专业课程思政化的标准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地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本评价体系是根据专家访谈、文件学习、文献阅读、调查问卷等方式综合初建,由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构成,如表1所示。可由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对某门课程思政化的程度进行评价,满分100分。

结果及讨论

1.随机调研

笔者随机调研、评价某学校15门专业课程,15门课程总评成绩的平均分为53分,初步设定53分为该学校专业课程思政化的平均水平,最终将53分加减10%,即47.7-58.3为基本达标,47.7分及以下为不达标,58.3分及以上为达标。统计如图2所示,15门课程中不达标的课程占到26.7%,基本达标课程占40%,达标课程33.3%。整体呈现出医药专业课程整体达标率较高,涉及工、农科的课程整体的达标率较低的情况。

2.访谈

笔者分别对学校主管部门、行业专家、教师及学生进行访谈发现,专业服务对象以人为主的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相对容易找到契合点,如医药类可以融入医药卫生法律、行业规范、人文关怀、职业精神等多个方面。而专业服务对象以物为主的专业课程,比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农林专业、物流专业等课程寻找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就相对较难。还有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比较片面,存在生搬硬套,在课堂上强行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情况。部分教师也提出专业课程思政单靠一个教师的力量比较薄弱,很多教师具有课程思政意识,却难以寻找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入点。

加强课程思政的方法与途径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牵头从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环境创设、价值引领等多个方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其次,学院应确定课程思政工作总体目标,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认识;引导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坚持分类指导,注重统筹思政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素质拓展课和专业课的育人作用。

第三,二级学院要充分运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手段,强化课程思政教学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根据学院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组织知名教授、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系列讲座,宣传我国医疗卫生发展、教育改革、农业农村变迁、工业制造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巨变和军事航空航天等方面的成就,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宣传行业劳模、大国工匠,加强学生的岗位责任感,培养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第四,学科组应该以教研室为单位集体备课,知识共享,修订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应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學内容实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评价德育渗透的教学成效,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

最后,专业课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关注专业学生特点,不断地加强思考和学习、关注社会热点、国际民生,以教学设计为纲,融汇贯通采用多种教育形式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

参考文献:

[1]谢晗进、欧阳君璇、李鑫:《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与“课程思政”的耦联关系研究》,《高教学刊》2019年第15期。

[2]梁菁:《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质与边界》,《新西部》2019年第18期。

[3]谢晗进、李鑫、江雯:《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专业课程思政化评价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23期。

[4]张营营:《“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基于高校体育课教学的调研》,《当代体育科技》2019年第9期。

作者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汉中

猜你喜欢
诊改专业课程课程思政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诊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契机
“诊改”与“评估”的区别
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研究现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