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若曦,雍振华,陶晓宇
(苏州科技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苏州215011)
留园始建于明朝万历十七年(1589年),为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宅园。20世纪50年代初,当年的园主将园宅捐献给政府后,有关部门对园林做了全面的整修,并在竣工后对社会开放,使之转换为供民众休憩游赏的公园。1961年3月,留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苏州的拙政园、北京的颐和园以及承德的避暑山庄一同被誉为我国最具特色的四大名园[1]。1997年经过一系列相关评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今被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四百余年来园宅经历了主人变换、景物盛衰,但园内山池花木尚能依稀留存,古典园林的山水意境、疏朗而富有山林情趣的风韵大致保留。
2015年初,留园中部水池西岸部分黄石因故崩塌,虽经及时加固、修复,并未带来严重后果,但园池石岸、假山的安全性引起了园方及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因而决定对园池进行整体检测以排除其它隐患。为此,留园管理方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共同商讨(包括抽水检测行为可能会危及驳岸遗产安全的反复论证,及相关预案措施的建立等议题),最终决定于2016年初的旅游淡季抽干池水,组织人员调查池岸及其基础现状,了解存在问题,从而进一步了解造成问题的原因并制定解决的方案。
2016年1月14日,历经一夜,共抽去了池内约1.2 m深的池水,底部尚存约200 mm以确保遗产安全,此时叠石岸的基础已基本裸露。部分成员下到池底,缘池岸近距离观察,用三维扫描仪做全方位扫描,并借鉴相关技术予以辅助绘图[2]。
排水之后,留园水池的池底世界得以向世人首次展现,留园水池的形态营造、基础营造与水质处理情况在近距离检测、拍摄及三维扫描辅助绘图处理下,得出以下成果。
留园中部水池平面大致呈不规则的曲尺形(见图1)。水池形态的营造可拆解为叠石岸北、东、南、西及溪涧、岛屿的营造几方面。
2.1.1 北侧叠石岸营造
图1 曲尺形的水池形态
池北为园内主山,上构可亭,筑磴道。经过这次抽水检测,发现水池北侧山脚岸线整体相对平直,用黄石叠成,并采用传统叠石技法塑造出水湾(见图2)、水口(见图3)、埠头(见图4)等缘池参差水景(见图5)。
图2 水湾的营造
图3 水口的营造
图4 埠头的营造
图5 北侧驳岸测绘图(增绘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水下部分)
2.1.2 东侧叠石岸营造
东岸自北向南参差布置着清风池馆、西楼、曲谿楼等建筑,池岸依势叠石而成。清风池馆以条石驳岸为基,整齐而平整(见图6)。西楼向东退入,池岸顺势内凹,形成小水湾,前面架设石构平桥(见图7)。曲谿楼前岸线曲屈多变,稍北石岸先向内凹形成水湾,与埠头组合成多变的驳岸形态(见图8);进而凸入池中,形成半岛,其上筑濠濮亭;稍南岸线靠近建筑,叠石形成石矶、水口等水景(见图9),池岸顺势延续到南岸的古木交柯之下(见图10)。
图6 条石驳岸
图7 水湾与平桥的组合
图8 水湾与埠头的组合
图9 石矶与水口的组合
图10 西侧驳岸测绘图(增绘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水下部分)
2.1.3 南侧叠石岸营造
南岸由东往西排列着古木交柯、绿荫、明瑟楼、涵碧山房等建筑,池岸呈雁次形错落布置。涵碧山房前设有方整的露台,其下用规整的条石砌筑(见图11)。至明瑟楼前,收为缘楼石板园路,其池岸亦以规整的条石砌筑。绿荫轩同样用整齐而平整条石驳岸为基(见图12),绿荫轩东侧及明瑟楼与绿荫轩之间砌有叠石岸(见图13),整体驳岸富于变化(见图14)。
图11 露台的条石驳岸
图12 绿荫轩的条石驳岸
图13 古木交柯外的叠石岸
图14 南侧驳岸测绘图(增绘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水下部分)
2.1.4 西侧叠石岸营造
西侧是缘墙堆叠的假山,贴墙构筑的爬山廊联系着池西主景——闻木樨香轩。山脚池岸以黄石叠筑而成,岸线亦为用传统叠石技法塑造出的水湾(见图15)、水口(见图16)、矶石(见图17)等缘池参差景致(见图18)。
图15 水湾
图16 水口
图17 矶石(已崩落)
图18 西侧驳岸测绘图(增绘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水下部分)
2.1.5 溪涧、岛屿营造
在水池西北角设有一条水涧,形成池水源头(见图19)。水涧的出口,筑有小岛,用石版平桥与北岸及西岸相连,水面在此分作两股,沟通涧、池。丰水时节,这里俨然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岛屿,但在此次抽水之后,却发现原淹没于水下的部分有两个独立的基础构成,其上架石梁、覆土、石,使之连为一体(见图20)。水池中部偏东北还有一座规模稍大的小蓬莱岛,其西、北分别由石构梁桥与对岸相通,桥上架设紫藤架(见图21)。
图19 西北水涧
图20 岛下的独立基础
总的来看,留园水池在形态营造上,岸山连绵起伏,富于变化的同时又不乏彼此间的联系与呼应[3],建筑沿四周布置,东部最密集,南部次之;西、北面则比较稀疏,四个面之间有明显的不同[4],另外,每一个边的处理也本着疏密相间的原则,从而具有音乐一般的节奏感。而诸如水口、水湾、埠头、溪涧、岛屿等模仿自然界中水体的处理方式,让留园水池更具自然野趣,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地。
留园中部水池池岸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2.1 叠石岸基础
因该池岸大部分采用的是黄石叠石岸,其结构方式基本相同。主要是在池底开挖基槽,在对地基作夯打强化后,上面驳砌绞脚石(见图22)。池底淤泥之上是一皮较为规整的块石砌筑的绞脚石,上面第二皮亦为块石(见图23),但外缘内收200 mm左右,个别地段还可以看到第三皮,外缘内收会在200~400 mm间。再上即为黄石叠石岸,并与池岸叠石与黄石假山联为一个整体(见图24)。虽然限于本次监测未对池底淤泥以下水予开挖,完整的绞脚石形态没能显露,但依据外露部分观察可以推测,其结构方法与传统记载相一致。
图22 绞脚石
图23 两皮基础
图24 三皮基础
在水池北岸、西岸、东岸旁的池底还能见到部分木桩残迹(见图25),对此衍伸出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该水池的叠石池岸基础构造是先将木桩打入,以提高地基承载力,然后在木桩之上砌盖桩石、绞脚石,最后筑池岸叠石,这与打入石钉一样,也是水池、河道等软质地基传统处理方法之一。另一种观点认为,这里能看到的木桩在叠石驳岸的外缘,并不能直接判定池岸底绞脚石下究竟是石钉还是木桩,根据位置可推测为驳岸修筑或加固时打入的维护木桩。
图25 四处明显的木桩残迹
2.2.2 建筑物基础
建筑物的基础(见图26)与叠石岸相似,亦为地基之上砌筑绞脚石、侧塘石,从本次直观看到的是在池底之上的绞脚石为三到五皮,主要是不同建筑施用的差异,亦为规格大致相近的块石,其内收尺寸稍小,一般为150 mm左右。
濠濮亭前檐基础是在绞脚石上垒砌不规则块石而成(见图27);联系小蓬莱的石桥之下是在上立规整石柱形成的桥桩(见图28)。
2007年前后增设的荷塘外缘底部仿原有的石幢基础,用绞脚石驳砌,材料为块石、碎石等,池底之上仅为一皮。绞脚石上砖砌500 mm的挡土矮墙,外表用水泥粉面(见图29)。
2.2.3 池底基础
在大部分水池底面,大约在200~300 mm以下即为硬土层,但在涵碧山房前露台的东侧,经钢钎探测,基础旁的淤泥层深近1 m(见图30),形成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图26 绿荫轩绞脚石上的条石基础
图27 绞脚石上的块石基础
图29 石幢和荷塘外缘以碎石为绞脚石
图30 露台的东侧硬土层最深
中部偏南池底,保留了水池开凿之际挖掘的一口水井(见图31),这是园池的传统处理方法,也是池水的真正源泉。当年为保证池中水质,或在池底凿井,或与园外的河道水系沟通。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社会的发展使该园池水体与城市水系逐渐隔绝,所以水质开始变坏,九十年代曾希望用现代的物理、化学方式净化水质,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该设备已被废置,如今在水底还遗留了当年部分设备的残件(见图32)。目前水处理又回归到了传统方式,即放养河蚌、螺丝(见图33),栽植水草等水生植物。为改善水质,也出于丰富水景的需要,2007年前后在池中水底设置了六片大小不同,造型各异的荷床(见图34)。
图31 池底水井
图33 池底放养的河蚌
图34 造型各异的荷床
由此可以看出,留园的水质处理问题,不管是对古人还是对今人而言,一直是需要长期关注与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古人关于水质处理的智慧,仍值得我们今人借鉴。
叠石岸自明代沿袭至今,难以避免地受到了自然及人为原因的残损,通过这次检测,发现致损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水池南岸,露台东侧、北侧部分条石基础的下陷(见图35)。
这几处残损主要因所用的结构、材料由于建造时代所限,稳定性不足,加之建造之初的服务对象只限于家族、朋友,对外开放后,游客量的激增使人流量集中的区域常年荷载较大所致。
水池西岸,银杏树下驳岸基础开裂,另有三块黄石脱落至池底(见图36),此处残损情况最为严重;水池南岸,绿荫东侧连廊下,榉树下的黄石开裂(见图37);水池南岸,露台与绿荫之间,云南黄馨下的黄石驳岸开裂(见图38);水池西岸,靠近露台处,云南黄馨下的驳岸基础松动,中部黄石竖向开裂及池中,小蓬莱南部紫藤下,驳岸开裂等(见图39)。
造成以上残损的原因为:园林花木的生命特征记载和传承着园林风貌和内涵所经历的风雨沧桑与演变,成为传承园林遗产特有的符号[5],却也因为几百年来植物根系的持续生长,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留园中部水池驳岸残损。
水池北岸,连接小蓬莱的廊架北端,叠石岸部分开裂,水下有部分为悬挑造型,并在下方开裂(见图40)。此处残损受到植物根系生长与行人踩踏过多的双重影响。
水池东岸,清风池馆南侧,云南黄馨下的黄石基础开裂。此处残损除受到植物根系影响外,又与挑石过大造成下沉有关。
图35 条石基础局部下陷
图36 矶石脱落
图37 榉树根系致裂
图38 云南黄馨根系致裂
图39 紫藤根系致裂
图40 负载及根系致裂
通过这次水池检测,我们加深了对苏州园林传统叠石理水技法的理解。古人为了丰富园林水池岸线,营造活泼自然的水景,多通过叠石技法塑造出水湾、水口、埠头、岛屿等形象,给人以池水蜿蜒,源源不绝,可亲可近之感,又通过几种元素的叠加处理,使得园林水景更加千变万化,让游人步移景异,丝毫不觉单调。《园冶·掇山》中所说“玲珑安巧”的掇山方法用在留园叠石岸上同样适用。尤其是对于岛屿和半岛的处理,通过山石的架空,来突出灵巧多姿山水关系,让人如同置身真山真水的逍遥境界。
这次检测也让我们有幸了解到了古人处理水下构筑物基础——叠石岸基础、建筑物基础、池底基础的结构方式以及净化水质的方法,真切感受到传承与发扬古典园林智慧的重要性。而对叠石岸残损现状的了解,也让我们意识到传承与发扬离不开及时的保护与修复工作。鉴于以上研究,特提出以下几点修复建议:(1)为了长远考虑,在不影响造型的前提下,将水下没有露出水面的悬挑部分全部用黄石和砂浆垫塞补满。并勾缝。小蓬莱一圈最多。(2)开裂不严重的(缝隙在0.5 cm以内,不是贯通缝的)。建议只做表层勾缝处理。并做好档案记录,以便实时观察。(3)较大的开裂缝一定要拆反重修,并编号。做到修旧如旧。四,如银杏周围的大规模塌方开裂,可以考虑在水下部位增加一道加固堤坝。水上部位拆返加固。一不影响造型,二可以挡住继续塌方,三可以让直生根继续生长。(4)涵碧山房前的露台需查明局部下沉原因后,做有针对性的修缮。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旅游休闲的需求不断提高,包括留园在内的各种名胜、古迹、风景区、历史园林的接待量急剧增长,因此对游客和文化遗产的双方安全需要倍加关注[6]。这次检测不仅限于本次修复的需要,还让我们掌握了更多的资料以了解、探索古典园林水池的营造技术与美学特征,对我们今后的古典园林保护与继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致谢:感谢苏州市留园管理处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十分宝贵的机会,让我们得以揭开古典园林水池的神秘面纱,一睹池底世界的真实面容。感谢本次项目顾问詹永伟、王仁宇先生以及专家组成员卜复鸣、雍振华、韩良源、葛长洪、袁佳旻、罗晓华先生为该项目做出的理论与技术支持。尤其感谢我的导师雍振华先生,他对古典园林自始至终的热爱与不断求索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让我深刻认识到古典园林的魅力与对其保护和传承的使命感。还要感谢陶晓宇同学和沈晖师兄在这次检测中的扫描与绘图工作,以及每一个怀揣着保护留园遗产的参与者的辛劳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