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诗词与人物形象的塑造分析

2020-06-07 04:51李丽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红楼梦诗词

李丽

摘 要:《红楼梦》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享誉国内外,故事中生动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令整部作品富有灵魂。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诗词,塑造的人物形象各有特色,这也是这部作品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对《红楼梦》诗词与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深入剖析。

关键词:《红楼梦》 诗词 人物形象塑造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7.019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拥有深厚的知识文化底蕴,这一点从《红楼梦》中表现的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就可以看出,而作品中大量的诗词也同样体现出了作者扎实的文化功底。诗词的运用使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值得我们对这种独特的人物形象塑造方式进行研究和学习。

一、在诗词中表现出的人物性格

诗词能够寄托人的情怀,也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在《红楼梦》中,曹雪芹通过为不同的人物安插不同的诗词作品,侧面表现出了人物的性格,也彻底将《红楼梦》变为了一个“诗歌王国”。利用诗词中蕴含的深刻寓意,将创作者的心理活动及矛盾表现出来,这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多次运用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初次见面是一个十分经典的桥段,在這一部分,贾宝玉吟诵了两首诗词——《西江月》,从中我们可以对贾宝玉的性格做出初步但却较为完整的判断。从表面上来看,这两手词是贾宝玉对自己的讽刺,但是却能够将读者带入到故事当中,为后面理解贾宝玉的行为和个性作了铺垫,是人物性格的充分映像。从诗词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轻视以及对无拘无束生活的憧憬。相比于通过他人的议论、描述来直接反映人物性格,这种借助诗歌来表现的方式无疑更加巧妙。

分析两首《西江月》,可见贾宝玉知晓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是他人眼中的“草莽”,认为他人的观点都是对自己的“诽谤”,不必放在心上。最后的“莫效此儿形状”则是通过自嘲来表现出自己的无谓。这种通过自嘲来表现出本人个性特征的描写手法是不多见的。

二、在诗词中隐喻的人物命运

《红楼梦》的故事结局令人唏嘘,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命运流转,作者曹雪芹是在通过对人物命运的安排来进一步塑造人物形象,而非痴信命运之说,通过命运变化,更能将人性与社会之间复杂的矛盾表现出来,而这同样也在一些诗歌中有所体现,从故事中的部分诗歌,我们可以看出对某些人物命运的隐喻。其中最为经典和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林黛玉的《葬花吟》,这首诗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诗中的内容是林黛玉对自己命运的哀叹,感慨春天逝去,花落凋亡,最终林黛玉也同落花一样消亡,她的命运以悲剧结尾,而诗中的花和林黛玉的命运无疑是紧紧交织的。

对人物命运的安排也是对人物形象的一种塑造,人物形象在很多时候往往能够预示人物的命运。《葬花吟》中“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表达,表现出了林黛玉塑造完美人格的愿望,然而“强于污淖陷沟渠”却表现出了所处环境的无奈。“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一句是对林黛玉命运最贴切的暗示,葬花是对痛苦的祭奠,也是对无奈遭遇的同情,林黛玉借助这种形式来诉说自己的悲痛和遭遇,但却无奈于无力改变一切[2]。作者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表现出的人物命运并非是某种定数下被操控的命运,而是人物自身人格与周围环境矛盾所产生的注定结果。林黛玉高傲、自洁的人格与污浊的环境及周围人均有着极深的矛盾,甚至格格不入,这便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也更增加了读者的怜惜之情。

三、借助诗词来对比人物形象

在《红楼梦》中,描写了许多吟诗作对的场景,常常以某物或景色为题,创作诗词,这是当时陶冶情操,展现自我才华的一种方式,也可以说是文人墨客的一种娱乐。而在吟咏同个对象的过程中,诗词的内容和风格将人物形象的特征充分显露,在对比之下尤为突出,这也是作者巧妙运用诗词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另一种方法。

在《红楼梦》的故事中,薛宝钗和林黛玉的个性是完全不同的,与林黛玉相比,薛宝钗端庄、贤淑、聪明,是一个极为讨喜的人物。在与林黛玉一同创作《咏白海棠》时,她的作品内容表现出了作为大家闺秀应有的贤淑举止,在含蓄中有着美好的寓意,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她只是无奈地屈服于封建制度下,聪慧过人的她需要通过压抑自己的个性来讨好他人,但这也更加展现出了她稳重的一面。从日常的故事内容中,薛宝钗的每一句话,每一举手投足,无不与诗中的她一样,显得睿智,可见此处的人物形象塑造是十分成功的。

再看林黛玉在《咏白海棠》中的表述: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从内容上来看,薛宝钗主要描述了白海棠的整体姿态,而林黛玉则注重白海棠洁白的颜色,这突出了林黛玉追求纯洁和更高精神境界的特征。整首诗的风格哀怨,与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十分一致。结尾的“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中,运用“默默”二字表现出了林黛玉与世无争的品性,静看西风更迭的画面令人顿生凄清之情。在两首作品的对比之下,薛宝钗和林黛玉二人的形象及性格差异更加深刻了。

不得不说,《红楼梦》中运用诗词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实属一绝,这也是作品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这部小说还有许多内容及语言方面的内涵值得去挖掘,作者曹雪芹独特的描写手法也值得我们深入学习,我们应多角度去剖析人物的多面性,挖掘《红楼梦》丰富的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1] 邓宝玲《〈红楼梦〉诗词与人物形象的塑造浅谈》,《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35期。

[2] 曹锋《探究〈红楼梦〉诗词与人物形象的塑造》,《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3] 顾淳《探究〈红楼梦〉诗词与人物形象的塑造》,《赤子》2019年第2期。

猜你喜欢
红楼梦诗词
《红楼梦》处处都是慈悲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