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力健
摘 要:在新课程的教学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成为教师主要的教学任务,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还要引领学生学习文章的中心思想,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文学素养,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因而,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以新型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进而不断推动学生的阅读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6.007
在初中语文课堂内,阅读教学是比较重要的模块,教师要借助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目前的阅读课堂内,因为应试教育的思想导致学生没有能动性,无法根据自己的学习理解文章内涵,不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为此,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保障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以此逐步提升课堂有效性,加强教学质量。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情境教学模式可在课堂内实现文章中的场景,让学生走进逼真的文章世界中深入理解其中的内涵与思想,进而提升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对阅读课堂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运用情境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学习文章内容,根据学生对语文科目的掌握与认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将情境内的教学内容予以多层次展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不断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思想。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掌握文章内容,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通过桃花源的情境理解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深化学生对文章情感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文章的描写顺序带领学生逐一体验世外桃源的景象。首先,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作者与捕鱼人之间交流的画面,并将班级的景色布置成具有桃花的场景,而后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思考应该怎样与捕鱼人交流。其次,教师就要带领学生走进狭窄的水路,根据黑暗—明亮的顺序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笔下井然有序的农家乐园,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教师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感受到当地人民的淳朴气息,加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指引学生根据情境内容理解文章思想,继而推动学生对陶渊明写作风格的理解,实现高效的教学课堂。
二、借助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开展阅读课堂
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内,部分教师在实现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时未能注重学生的思路问题与探讨情况,使得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多样化的内容,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因而,教师要在原有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学习心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彼此间交流沟通,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思考能力。同時,教师要让学生根据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以此保证阅读课堂的有效性,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例如在学习《伟大的悲剧》时,教师就要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加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掌握,引导学生彼此间交流斯科特的性格特点。在教学过程,教师首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心理活动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带动全班学生共同学习文章内容。而后,教师就要抛出以下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思考:
1.根据重要信息,复述故事情节。
2.文章中提到的“这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中的“悲剧”具体指的是什么?
3.在斯科特与他的队员身上感受到了什么精神?
以此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并且,教师要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进行巡回探查,纠正学生的思路问题,让学生根据生活的悲剧、赞美崇敬的情感、威尔逊博士的执着理解作者笔下的文章内容。其次,在学生交流过后,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回答,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性,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三、带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作用仅在于提升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无法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掌握多样化的阅读内容。因此,教师需要明确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要性,积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强化学生对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对文章写作结构与语法的分析能力。并且,教师还需立足于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根据文章的背景与作者情况进行阐述,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加强学生的阅读质量,逐步促进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出师表》时,教师就要在课堂内交代文章背景,使学生明确诸葛亮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篇文章,并以三国为教学背景,拓展课外知识内容,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明确古今异义词与一词多用的内容,强化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诸葛亮对蜀国的忠贞情感。而后,教师需将《孙子略注》《典论》《时要论》等内容引入课堂,带领学生逐步进行翻译,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继而使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著名文章,促进学生对诸葛亮匡扶蜀国的情感的理解,丰富学生的知识领域,保证教学进度的正常进行。
四、借助多媒体技术突破阅读重难点知识,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
由于初中语文阅读与小学阅读课堂相比具有丰富的内容,使得学生无法快速掌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再加上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对陌生词汇的理解能力无法提高,进而使得学生对文章重难点知识的运用无法熟练。因而,教师要在课堂内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多媒体的声音、动画、视频等形式深化学生对文章语句的印象,让学生明确语句的写作结构,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在多媒体技术上展示中心思想,以文章段落为依托帮助学生理解情感表达,加强学生的阅读效率。
例如在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教师就要利用多媒体技术逐一介绍知识点,继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文章为中心拓展《孟子》书籍,增强学生对文章思想的理解。而后将文章标题进行说明,重点描述“多难兴邦、玩物丧志”等词汇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并在课件中对古今异义词汇的内容进行总体概括,提升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然后,教师要在课件中将文章的中心论点进行描述“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强调全文的写作方法,强化学生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与“苦其心志”之间承上启下作用的理解能力,逐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改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活动逐渐发展,对自身的认识也在逐渐提高,但是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注重,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处于低级的状态,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此,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态度与教学理念,明确自己在课堂上的地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改变依赖教师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与鉴别能力,继而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创建朗读平台,展现语文特色
朗读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可加强学生对语句情感的表达,促进学生对语境的感悟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但是在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内,教师并未采取朗读活动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对教学时间的分配并不合理,使得学生无法完整地思考文章内容,锻炼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因此,教师需根据文章的形式,带领学生进行朗读活动,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科目的特点与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此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有效性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在班级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引领学生独立思考。借助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内容,加深学生印象。并不断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对不同文章类型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倩《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科技资讯》2017年第24期。
[2] 刘福城《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考试周刊》2017年第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