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不同的民間美术形式,对小学美术教学有着不同的效果,为此研究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十分重要。本文提出结合不同年级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的兴趣,形成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结合不同地域文化特色的美术形式,完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程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以期推动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民间美术;美术教学;美术形式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166-02
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我国民间美术受到了巨大冲击,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注重对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丰富民间美术的形式,可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之情,使他们积极传承民间美术。小学阶段是塑造青少年美好心灵的重要阶段,民间美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国内对于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的应用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大多传统意义上的教材缺少新意,内容较为单一。其他国家在民间美术的应用研究上,主张利用当地民间美术的多种文化资源,使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以及图书馆等联合,从而拓宽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
一、形成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民间美术,首先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民间美术形式,在实际利用民间美术创作时,采用表现形式密集的物象,激发小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表现欲望和冲动,吸引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在实际小学美术教学中,要考查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接受程度,根据学生不同的接受程度,设定不同层次的美术教学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成为民间美术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增强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理解,设定个性鲜明的教学内容,利用独特的教学方法,使用学生喜欢的材料设定小学美术的授课方式,时刻关注小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变化,不断改变实际的美术教学方向。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灵活变换民间美术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形式,综合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美术教学方式,开发形式成熟的民间美术应用资源,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喜爱[2]。
民间美术汇聚了民间艺术家的思想,体现了民间艺术家对于事态的看法以及社会的表达,学生可以通过民间美术了解到丰富的文化,感知到美术的魅力。民间美术的教学不只是技法上的教学,更是通过该种艺术形式来丰富学生的生活感受,丰富他们的艺术感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增强他们主动探索的能力。在不同阶段的美术课程教学中,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历史时刻的民间美术形式,逐步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所以在形成教学资源时,首先要建立正确的美术欣赏方式,在民间美术丰富的表达形式下,增强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帮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培养学生重视民间文化的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民间美术不同的表达形式,有着不同的难度,在教学中,教师应设定不同难度的实践教学,配合不同课时的色彩练习,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民间美术。由于不同时代审美会变化,教师应依据现代人的审美观点,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不断融合民间美术,并形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下,完善美术教学策略,为民间美术的塑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二、完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民间美术有着极强的地域文化特色,所以在完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时,应考虑小学生的兴趣和心理接受能力,结合小学生的学习需要,设定符合学生发展阶段性需求的教学策略,并以该教学策略为基本参考依据,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变化,适当调整不同阶段的教学方向,解决学生在美术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避免全盘吸收以及拿来主义的形式,筛选优质的民间美术作品,并结合小学生学习的接受程度,扬弃某些不合适的艺术形式,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创新,形成易于小学生接受的教学作品[3]。以小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多方面收集民间美术资料,充分准备教学内容。小学美术教师应建立与民间美术艺术家之间良好的沟通,更加科学细致地学习民间美术的相关知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效利用学校硬件设施,合理安排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民间美术极其丰富,但小学美术教学课时是有限的,所以在实际应用民间美术时,应考虑民间美术的内容和应用范围等,设定单元学习的形式,连续性、有梯度地进行美术教学,高效利用美术教学时间,增强小学美术教学的实际操作性,结合不同民间美术作品,以不同的美术形式为立足点,最大化地挖掘民间美术中的视觉图像因素,让学生感悟到民间美术中的文化和艺术形象[4]。评价不同民间美术作品时,要有不同的侧重点,根据民间美术的色彩造型形式,引导学生的欣赏方向,结合不同民间艺术家的传承故事,利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调动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好奇心。要布置教学问题,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民间美术作品。在课程实践过程中,要设置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民间美术的特点进行涂色练习,最终形成形式丰富的教学策略。要依托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形式丰富的教学策略,激发培养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
三、培养小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
在培养小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时,应调查学生对民间美术的了解程度,根据调查结果,设定从易到难的审美鉴赏课程,体现更多的民族艺术形式,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民间美术的影响下,小学美术教师能够受到不同美术形式的启发,能够让学生学会大胆、夸张、学会更多色彩线条的搭配方式,增强艺术创造能力。要准备丰富的民间图片素材,区分民间美术造型,分析民间美术的构图样式和造型方法,使学生了解不同的美术创作风格,拓宽美术视野,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美术能力。
以不同民间美术的表达形式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民间美术形象,为小学生提供选择素材,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突破常规思想。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配合不同的创作背景故事,调动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增长学生的美术知识,净化学生的心灵。在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的黄金时期,要以不同题材的民间美术作品激发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5]。要配合不同的线条表现形式,发挥学生美术课程中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以及绘画表达能力。在民间美术丰富的线条的搭配下,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学习热情,通过解读民间美术作品的不同色彩搭配,引导学生创作,提升学生色彩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创作出和谐色彩的作品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民间美术有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民间美术,可以增强小学美术教学的魅力。作为多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可以丰富小学美术的表现形式,将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相结合,是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以及美术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能更好地传承民间美术。
【参考文献】
[1]程新元.基于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小学美术课程乡土资源教学实践与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
[2]刘桂珍.论翻转课堂教学在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的运用——评《美术教育学》[J].染整技术,2018(40).
[3]徐晶,陈一.慎思明辩:研讨式教学在民族民间美术课程中的运用[J].装饰,2018(4).
[4]张凯.论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的结合[J].包装工程,2019(40).
[5]陈小克.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活态传承的可行性及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
【作者简介】
段彩萍(1978~),女,汉族,青海乐都人,本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中小学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