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学化”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2020-06-06 23:53谢文斯彭鸿仪魏彩媚柯林泳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学化现状调查幼儿园

谢文斯 彭鸿仪 魏彩媚 柯林泳

【摘 要】幼儿园“小学化”是指教师提前给幼儿教授小学知识,导致学前教育的本质发生改变。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當前幼儿园教育中最为突出的问题,长久以来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基于幼儿教育“小学化”趋势严重的现实情况,本研究针对湛江市霞山区的幼儿园进行调查,了解幼儿园“小学化”教学的现状和“小学化”教学模式的问题,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化”;现状调查;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003-04

“小学化”是指为让幼儿进入小学后成绩靠前,幼儿园把小学才开始学习的知识和理念提前教授给幼儿的现象[1]。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一直存在,学界将我国的当代幼儿园“小学化”问题演进分为四个阶段:1949—1956阶段,新旧思想杂糅,反对“识字、教字”;1957—1976阶段,破除固化思维,鼓励“识字教育”;1977—1999阶段,推崇幼儿本位,反对“小学化”;2000至今,管控教育内容,遏制“小学化”[2]。“小学化”教学造成幼儿不爱学习,把学习当做苦差事。古罗马著名教育家昆体良在《雄辩术原理》一书中提到“教育的原材料是天性”“若教育一个人与自己的天性相反,他就不能在与天性不同的领域中获取成果”。昆体良强调,要遵守幼儿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让幼儿适时学习、培养兴趣。不要对幼儿逼得太紧,不要让其走上极端。同时,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自然教育”的观点,认为大人不理解幼儿,总把幼儿当成大人,以大人的思维方式要求幼儿学这学那,他强调幼儿教育要按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不宜过早或过迟。沙燕和叶巧燕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会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危害,如导致幼儿教育竞争不当,与小学教育衔接不连贯、出现断层,影响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同时也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会让幼儿越来越依赖教师,懒于思索,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变得自卑、消极、悲观或冷漠等[3]。

许多学者都意识到了“小学化”问题的严重性,过早或过迟的学习都会给幼儿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不能把“赢在起跑线”变成“抢跑”,葬送幼儿幸福的童年时光。因此,本文主要调查湛江市霞山区的幼儿园(下文简称“该幼儿园”)“小学化”现状,阐述“小学化”带来的危害,从实际出发,探寻其“小学化”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促进幼儿园教育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一、幼儿园“小学化”现状

现状一:教学组织“小学化”。大多数幼儿园在教学组织上仍以教师讲授为主,笔者在对该幼儿园教学活动观察后发现,教师很少采用游戏的方式,而是更多地以单一的课堂教学为主,缺乏对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导致幼儿被动地学习知识。

现状二:教学课程设置“小学化”。幼儿园周计划教学课程设置过于接近小学教学,如识字、拼音、计算、英语,还会给幼儿安排很多具有幼儿园特色的课程,如钢琴、舞蹈、美术等,给幼儿增加了不少负担。在课程安排方面,课程间缺乏相互承接,彼此间关联性不足,甚至有些幼儿园以教幼儿读书识字为主要课程,每个月举行月考。针对此种情况,大部分家长不但不觉得不妥,反而特别支持幼儿园这样的做法。

现状三:教学内容“小学化”。笔者在访谈该幼儿园的一位教师时了解到,幼儿园原本计划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的内容对幼儿进行教学,然而相当一部分家长对这种教学活动不太认可,他们依然秉承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把幼儿送进幼儿园就是希望幼儿能够学到知识,如拼音、识字、算术等。据了解,部分幼儿园甚至设置了学前班或大大班,教学一年级课程,要求教师完成前韵母、后韵母的教学工作,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需教授完一门课程,同时课后还会布置很多作业,其内容通常是复习小学的字母表。这种教学安排使得幼儿过早承担学习压力,无法将更多时间用在活动、游戏等方面。

现状四:教师教法“小学化”。幼儿教师多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如每次上课先让幼儿复习昨天学到的诗句,然后刻板地灌输新知识,接着给幼儿发笔和作业本,教师在作业本上写好开头,教幼儿握笔,让幼儿自己写作业,然后教师再单独指导写字不太好的幼儿,要求幼儿全程乖乖地不说话,一切听从教师指挥。

二、幼儿园“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文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该尊重幼儿的人格与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化发展[4]。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的倾向与《纲要》精神背道而行。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会伤害幼儿的心灵,会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带来很大的危害。

(一)危害幼儿的身体健康

幼儿身体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其身体机能系统如大脑和其他各主要身体器官等都未发育完善。幼儿在注意力方面通常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5]。因此,他们无法像小学生一样长时间坐下来学习,如果强制要求幼儿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同时还需学习小学的课程内容,使幼儿很容易感到疲劳,这将损害到幼儿大脑正常的生长发育,还会对其神经系统造成伤害,严重时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身体消瘦等。

(二)让幼儿过早产生厌学心理

有些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求,做出“成绩”给家长看,教幼儿学习读、写、算等小学课程及技能,这种做法违背了《指南》的精神,不仅占用了幼儿的活动时间,还会扼杀幼儿对小学学习的兴趣。有一些学前班使用是一年级的教材,教学内容和小学一年级内容相同,幼儿在幼儿园就学过小学课本的内容,等到上小学后,因为教学内容是重复的,他们通常不用花多少时间去学习就可以获得优异的成绩,长此以往,将导致幼儿逐渐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甚至养成懒于动脑、不愿思考的坏习惯。在升上二年级后,幼儿面对新的学习内容可能就难以适应,进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挫败感逐渐增加,自然而然地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因此会导致幼儿过早产生厌学心理。

(三)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幼稚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它将决定幼儿的性格和人格,人一生的习惯、言语、态度、情绪、知识技能和思想都会在幼稚期打下基础[6]。“小学化”教育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只发展了幼儿的智育,这种单方面发展幼儿的智育或某种技能的方式,忽略了幼儿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剥夺幼儿幸福的童年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学习的基本形式。幼儿园要遵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应幼儿的天性,使幼儿的基本活动都应在游戏中进行,在玩中学、做中乐。把小学的内容提前教给幼儿,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枯燥无味的课堂里教幼儿写字、做算术,就会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埋没幼儿好玩好动的天性,使幼儿失去快乐的童年时光,缺少美好的童年记忆。

三、幼儿园“小学化”的原因分析

(一)应试教育下招生制弊端且教育部门监管不到位

虽然国家不允许以应试方式入学,但还是有很多小学为筛选入学新生,采取应试入学的方式,甚至有的还按成绩分班级,使在幼儿刚入学就被贴上“标签”。于是家长为让幼儿不输在起跑线上,在幼儿入小学前就不停地让幼儿学习,上各种兴趣班,剥夺了幼儿童年的快乐。再加上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园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幼儿园相关的政策也不健全,没有及时调整幼儿园的考核评价标准,导致一些幼儿园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

(二)幼儿园经济利益的驱使

幼儿园一般有公办和民办两种类型。公办幼儿园的一切财产均属公有,园长由教育局任命,建设经费、办公经费、教师及保育员工资均为财政拨付,因此公办幼儿园一般不存在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民办幼儿园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办的幼儿园。办好一所民办幼儿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金的运转依靠幼儿的学费。有些民办幼儿园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要迎合市场、满足家长的需求,为了招收更多的学生,让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小学课堂的授课形式,设置一些如识字、拼音和数学等小学课程,这样的做法偏离了幼儿园最基本的办园理念。

(三)家长错误的育儿观

与接受过专业教育的教师不同,家长的育儿观念更具有“真实性”与“普遍性”。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家长“拼孩子”,有些家长不理解孩子教学活動应以游戏活动为主,他们更在乎的是“学而优则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让孩子今后在学习方面比其他孩子领先一步,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一味地让孩子拼命学习,忽视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有些家长会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不允许孩子“慵懒”地、“无所事事”地度过童年,这种错误的育儿观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重要原因。

(四)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水平低

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关注较少,幼儿教师的福利保障比较低、工资低,导致部分专业的幼儿教师选择转行,这使得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教师很多来自非学前教育专业;第二,国家实行二胎政策,幼儿人数增加,建办更多的幼儿园,需要更多幼儿教师,但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乡镇幼儿园,教师队伍人员不足,专业素质低,幼儿园的教师普遍是中专毕业生或是小学代课老师,甚至是初高中毕业的年轻教师。这些教师对学前教育的相关原理学习少,也未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不具备基本的幼儿教学技能;第三,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幼儿园教师是“保姆”,只需要照顾幼儿的一日三餐,保护幼儿的人身安全即可,这些都无形加剧了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的倾向。

四、幼儿园“小学化”的解决对策

幼儿园“小学化”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剥夺了幼儿美好的童年,阻碍了幼儿健康快乐成长。解决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迫在眉睫,需要家长、幼儿园及幼儿教师、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完善幼儿教育质量体系

政府相关部门要实施好教育部颁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中相关的必要措施,加大管理幼儿园和各相关教育机构管理者、保教人员的力度,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问题追责,坚决纠正“小学化”的教育行为。教育政策方面,应科学地指定相应的学校段,而不是任何学校段都要通过考试入学。各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切实关注幼教事业,解决好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加大幼儿教育的资金投入,让幼师能有更多学习、钻研的机会。政府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大力宣传幼儿教育新理念[7],发布更多科学的幼儿教育教学方法建议,通过公众媒体等渠道积极影响社会各群体的幼儿教育观念。

(二)幼儿园自觉遵守办园理念

幼儿园方要始终坚持维护办园理念的初衷,遵循国家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做好科学保教工作,根据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园之间应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共同创造美好的幼儿教育环境。

(三)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

正确的育儿观,一般认为最重要的是尊重和发展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并承认其发展的可能性,使之拥有独立的人格和获得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进幼儿园就是去学知识,若孩子去了幼儿园还不会读书、写字、算数等,就转到其他可以学到小学知识的幼儿园。由此可见,部分家长对于学前教育的教育观不了解,深受错误观念的影响。幼儿园方要多与家长沟通,给家长开设一些关于幼儿学前教育的讲座,组织家长学习《指南》,帮助家长对幼儿学前教育理念加以正确认识和学习,与时俱进,树立新的育儿观念。此外,家长也应自觉了解幼儿园教育,更好地配合幼儿园工作,而不是一味只关注孩子的知识学习结果。

(四)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养

幼儿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遵循《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扎实幼儿教育教学理念,以游戏教学为主,调动幼儿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学习《纲要》《指南》等文件,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学习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在面对幼儿家长和其他行业的社会工作者时,能够以专业的理念和方法引领其形成幼教观念。

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保持耐心的工作,欲速则不达。幼儿园“小学化”教育属于拔苗助长,幼儿教育应按照幼儿的发展规律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而不能操之过急。对于幼儿教育,我们需静待花开,因为幼儿教育的本质不在于让幼儿学会各种系统的知识,而是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激发幼儿学习的乐趣。体、智、德、美、劳是每个人发展的基本素质,也是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方面[8]。

【参考文献】

[1]蓝映红.谈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危害及扼制对策[J].华夏教师,2018(32).

[2]刘璐.我国当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14(5).

[3]沙燕.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冷思考[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4]叶巧燕.莫让“破布条”缠住幼儿的金色童年——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11(2).

[5]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6]韩映红.学前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4).

[7]陈鹤琴.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8]巫娉.探究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策略[J].学周刊,2019(7).

【作者简介】

谢文斯(1994~),女,广东省湛江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

彭鸿仪(1998~),女,广东汕头人,专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

柯林泳(1996~),女,广东茂名人,专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

魏彩媚(1997~),女,广东梅州人,专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

The Status Survey and Cause Analysis about Kindergarten “Primary” Phenomenon: Taking the Kindergarten in Xiashan District of Zhanjiang as an Example*

Wensi Xie, Hongyi Peng, Caimei Wei, Linyong Ke

(Depart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Zhanjiang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00)

Abstract: Kindergarten “primary” phenomenon means that teachers teach young children the knowledge of primary school in advance, which changes the essenc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he tendency of kindergarten “primary” is the most prominent problem in kindergarten education, which has not been effectively solved for a long time.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primary” phenomenon in preschool  educatio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kindergartens in Xiashan district of Zhanjiang to know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under kindergarten “primary” phenomen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teaching mode in kindergartens,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henomenon. Then,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teaching.

Key words: kindergarten; “primary” phenomenon; investigation on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causes

猜你喜欢
小学化现状调查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