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菁绿清除率对肝切除术患者肝功能的预测价值

2020-06-06 06:20戴兵张林娇刘驰杨启吕新远王磊
肝脏 2020年5期
关键词:肝功能肝癌出血量

戴兵 张林娇 刘驰 杨启 吕新远 王磊

根据现有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国内很大部分肝癌患者与HBV感染相关,该类型患者肝功能状况并不令手术医师满意,一旦经肝切除术后,常常会带来患者肝功能不全甚或是肝功能衰竭等[1-4]。临床上对肝癌患者肝功能的术前评测方式以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或者CTP评分为主,但现阶段对患者术后肝功能状态的评价尚无明确的方法[5-8]。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纳入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行肝切除术患者68例,男性51例,女性17例,年龄(49.8±10.2)岁。所有患者均接受ICG清除试验,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原发性肝癌。排除标准:术前肝功能CTP为B或C级;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9分;术前总胆红素(TBil)>30 μmol/L、凝血酶原标准化率>1.2;或存在氮质血症、住院期间输血史;介入、放化疗史。

二、研究方法

术前完善影像检查,结合MeVis软件进行血管重建,并将这些重建结果所提示的标记位置于Glisson鞘外解剖游离需要切除的肝脏组织部分,囊括肝亚段、段及叶肝蒂。

应用DDG-3300k型分光脉动仪(尼康公司,日本)施行ICG清除试验。分别于患者术前及术后连续测定ICG浓度,并运用PiCCO2系统(PULSION公司,德国)计算ICG 15 min潴留率(ICG-R15)。患者仰卧位,将ICG溶液以0.5 mg/kg的速率经肘正中静脉注入。记录纳入患者血生化指标、Child-Pugh评分、围手术期相关资料。

三、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一般资料

研究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死亡、肝性脑病。68例患者中,肝功能正常52例,肝功能不全16例。两组患者比较,术中出血量、术中ICG-R15及肝切除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肝功能正常及肝功能不全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二、相关性分析

术中ICG-R15为(14.5±7.0)%,较术前的(6.8±5.5)%显著上升(P<0.05)。术中ICG-R15与术前ICG-R15、术中出血量及肝切除量之间均存在显著关联(r值分别为0.49、0.72和0.60,P<0.05)。

三、 危险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术中ICG-R15和肝切除量是患者发生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见表2。

讨 论

目前常规施行的技术很多情况下需要考虑患者的肝功能相关指标。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肝细胞的解毒功能和Child-Pugh评分等可较客观地体现患者肝脏功能储备情况[9-12]。但上述的指标均不能准确预判患者术后的潜在肝功能储备。

本研究回顾了肝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结合单因素分析后得出术中出血量、术中ICG-R15及肝切除量等指标在肝功能不全及正常患者中间具有明显区别。统计术前及术中ICG-R15可知,后者较前者明显增加,结合相关性分析发现术前ICG-R15、术中出血量及肝切除量均与术中ICG-R15呈显著正相关,说明了当后者三项指标均提高时,术中ICG-R15也会增高。术中ICG-R15及肝切除量是导致肝功能不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表明ICG-R15及肝切除量能够对术后肝癌患者肝功能不全有较为有效的预测作用,与文献报道结论相似[13-15]。

表2 肝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分析

猜你喜欢
肝功能肝癌出血量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