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132108
长白山区早春季节,外界自然花粉源不足,蜜蜂在早春时期需要充足营养恢复群势,繁育新蜂。此时,蜂群采粉不能满足自身繁殖的需求,需要人工补喂花粉饲料。目前,关于花粉的饲喂方式各不相同,浙江的黄坚认为饲喂花粉要讲究方法,花粉灌脾饲喂为最好[1]。陕西的郭明海也有应用,制作的粉脾蜜蜂易接受,效果好[2]。但一些养蜂者对此存在异议,究竟哪种饲喂方式对群势增长效果更为有利,也是众说不一[3]。鉴于此,本试验采用饲喂花粉脾(包括单、双面两种花粉脾)和饲喂花粉团两种不同方式,对蜂群繁殖影响进行对比试验,具体报告如下:
试验所用蜜蜂为“松丹1号”杂交蜜蜂,由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蜜蜂遗传资源基因保护中心提供。
2019年4月初至6月下旬,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蜜蜂遗传资源基因保护中心丰满蜂场。
蜂群,花粉,蜂蜜,温水,巢脾,5×5方格网,天平,塑料布等。
1.4.1 蜂群管理:试验蜂群在越冬出窖后定群,平衡群势,分为2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一组饲喂单面花粉脾,试验二组饲喂双面花粉脾,对照组饲喂花粉团。每组选择4群试验蜂群进行对比试验。
1.4.2 饲喂花粉:在早春,越冬蜂群出窖前,制作好花粉脾。制作前,将花粉用蜂蜜水润湿,充分搅拌均匀后,放置8 小时以上,将花粉粒搓成面状,称量好花粉脾的重量,然后加入面状花粉,压实,分别制作一面和两面花粉脾,称量加花粉后每一个脾的重量,即可得出每一个脾加花粉的重量,扣除25%的蜂蜜水重量,计算出实际加干花粉的数量。制作好的花粉脾表面应刷上一层蜂蜜水。花粉团的制作方法是将花粉润湿,放置一定时间,搓成面,加蜂蜜至能捏成团的糊状。称量每次加花粉团的重量,扣除38.5%的蜂蜜和水,即为所加干花粉数量。
1.4.3 试验记录:记录试验组蜂群所加花粉脾中花粉的数量,记录对照组每一次加花粉团的数量。每隔13 天测一次蜂群蛹的数量,定期测量蜜蜂成蜂的数量。
1.4.4 数据统计与分析:使用Excel 2003 整理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统计处理,采用数据分析中的one-way ANOVA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 < 0.05 表示差异显著)。
试验群于4月6日加入花粉脾,对照组加入花粉团,以后每隔4~5天加一次花粉团。
由表1可知,试验组1平均每群饲喂花粉量为351.7g,试验组2平均每群饲喂花粉量为588.9g,对照组平均每群饲喂花粉量为215.8g。试验1组比对照组多喂花粉62.9%,试验2组比对照组多喂花粉172.9%。
图1 不同饲喂方式对蜂群蛹虫数量的影响
图2 不同饲喂方式对成蜂数量的影响
自蜂群饲养加入花粉之后,每隔12天测一次蜂群封盖子数量,测试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蜂群的蛹虫数量在三个试验组均呈逐步增高趋势,蛹虫数量的增长率分别为54%、47%和49%,即饲喂单面花粉脾(试验组1)对蛹数增长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饲喂花粉团(对照组),最后为饲喂双面花粉脾(试验组2),且差异显著(P< 0.05)。
定期测定各试验蜂群的成蜂数量,用框数表示,测试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蜂群的成蜂数量在三个试验组均呈逐步增高趋势,蜂数增长率分别为65%、67%和62%,试验组2中的成蜂数量增长率要高于试验组1和对照组,即饲喂双面花粉脾对蜂群成蜂数增长的影响最大,且差异显著(P< 0.05)。
图3 花粉被蜜蜂用蜡封住
通过各组蜂群的成蜂数量和蛹虫数量变化可以看出,试验1组繁殖效果最好,好于对照组,试验2组繁殖效果最差,不如对照组。分析其原因,2019年蜂群缺粉时间短,缺粉期不到20天,不需要补充太多的花粉,加双面花粉脾,花粉剩余,造成粉压子现象,影响繁殖。
加粉脾便于蜂群管理,加入粉脾后,基本可以满足整个春繁期的花粉补充。零散饲喂花粉,增加看蜂次数和工作量,操作不好还容易引起盗蜂。
所加花粉数量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出窖蜂群蜂数、早春天气、粉源情况、蜂群出窖时间及蜂种等,做花粉脾时分析各方面因素,决定花粉脾装花粉的数量。装花粉过少,可能补充花粉不够,失去了花粉脾的意义;装花粉过多,蜜蜂吃不了,造成粉脾压子,影响繁殖。比如,花粉脾装花粉过多,花粉剩余造成浪费。更有特殊蜂群,将剩余花粉用蜡封死(如图3所示),而蜂群正常采回的是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本试验仅代表2019年,早春蜂群进粉好,饲喂单面花粉脾效果与饲喂花粉团比较,有显著的优势。若是缺粉的年份,或者是蜂群比较强壮,可能情况会不一样,需要喂双面花粉脾,具体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即使是2019年的试验效果,饲喂花粉脾也有其先进性,方便管理,有利于养蜂向机械化、规范化及规模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