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明 王兴红 黄振兴 刘曼
(1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贵阳 550025;2 贵州省养蜂学会,贵阳 550001)
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L.)隶属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蜡螟亚科(Galleriinae)、蜡螟属(Galleria Fabricius),又名巢虫、绵虫、隧道虫,是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最主要的虫害之一[1,2]。大蜡螟是世界性大害虫,分布广泛,主要以幼虫危害蜜蜂,1~2 龄幼虫沿着巢脾内有蜜蜂幼虫残余物及茧衣的巢房蛀食巢脾,驻坏蜂具[3];3~4 龄幼虫会造成蜜蜂的蛹和幼虫死亡,出现“白头蛹”,若不及时处理,轻则子脾受损、群势下降、产蜜量减少,重则整群蜂巢脾被毁,蜂群弃巢而逃,给养蜂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3,4]。
目前,大蜡螟的防治手段形式多样,主要包括物理防治[5-7]、化学防治[3,8]、生物防治[9]及饲养管理防治[8]。物理防治因成本过高在我国尚难以大范围推广,生物防治则因技术要求高、效果缓慢且不稳定在应用中也很受局限,化学药剂的长期大量使用使得害虫种群抗药性和药剂残留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筛选高效、低毒、符合国家用药标准的绿色防控技术十分重要,而关于大蜡螟绿色防控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仅集中在寻找有效的生物源农药方面。如Zaitoun测定了21种植物提取液对大蜡螟发育的影响并评价其对工蜂的毒性,结果表明,其中4种植物提取液对大蜡螟幼虫有毒杀作用,致死率为95%~100%,且对工蜂无影响[10];另外,Feldlaufer等研究了甾醇代谢抑制剂ILP-12(N,N-二甲基十二胺)对大蜡螟的控制能力,结果显示,巢脾在2.5mg/g的药物浓度下,幼虫的发育完全受到抑制,大蜡螟对蜂巢没有造成损坏[11]。康宽作为一种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型杀虫剂,近几年已被广泛用于农业害虫的防控,特别对鳞翅目害虫的毒力活性高、持效期长、安全间隔期短[12,13],且对天敌友好,对哺乳动物、鱼类和鸟类的毒性极低,对农产品无残留影响[14,15]。目前,国内有关康宽对大蜡螟不同龄期幼虫的毒力尚未见报道。
因此,为探索安全、有效防控大蜡螟的新途径,本研究选择康宽(20%氯虫苯甲酰胺)作为供试药剂,测定其对大蜡螟不同龄期幼虫的毒力,以期为大蜡螟的田间防治和药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供试虫源为贵州省生物研究所害虫生物防控实验室人工饲养的大蜡螟种群。采用人工饲料在智能人工气候箱饲养,饲养条件如下:温度(35±0.5)℃、相对湿度(60±10)%、全黑条件。分别挑选大小一致、健康的1龄、4龄、6龄初期幼虫备用。
康宽(有效成分:氯虫苯甲酰胺),200g/L,悬浮剂,美国杜邦公司生产。根据预实验结果,将供试药剂配成如下浓度:1龄幼虫:用自来水按等比法配制成12.00、4.00、1.33、0.44、0.15mg/L共5个浓度;4龄幼虫:用自来水按等比法配制成33.33、11.11、3.70、1.23、0.41mg/L共5个浓度;6龄幼虫:用自来水按等比法配制成6个浓度(200.00、100.00、50.00、25.00、12.50、6.25mg/L)。
采用胃毒法测定康宽对大蜡螟不同龄期幼虫的室内毒力。用电子天平称取若干等量大蜡螟人工饲料,置于鼓风干燥箱中烘干水分,备用。用移液枪吸取等量不同浓度药液滴在人工饲料上,移入培养皿中央,然后引入20头大小一致、活力强的大蜡螟1龄幼虫,试虫处理后置于温度(35±0.5)℃、相对湿度(60±10)%、全黑暗环境的人工气候箱内培养,药后72 h检查各处理幼虫的死亡情况,用细毛笔将幼虫轻轻翻转,腹部向上,以幼虫不能自主活动视为死亡标准,同时挑出死虫,统计死亡数。试验设3次重复,以自来水作为对照。以同样的方法处理4龄幼虫和6龄幼虫。
1.4.1 计算方法
根据试验调查原始数据,计算各处理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
M1(%)=K /N×100
式中:M1为死亡率,K为死亡虫数,N为处理总虫数。
M2(%)=(Mt- M0)/(1-M0)×100
式中:M2为校正死亡率,Mt为处理死亡率,M0为空白对照死亡率。
1.4.2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07软件计算死亡率及校正死亡率,利用SPSS 21.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相关系数、毒力回归方程、致死中浓度(LC50)及95%置信区间。所有描述性统计值均用平均数加减标准误(Mean±SE)表示。相对毒力倍数=6龄幼虫LC50/其他龄期幼虫LC50,以6龄幼虫的相对毒力指数为1。
康宽对大蜡螟不同龄期幼虫的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康宽对大蜡螟不同龄期幼虫均具有毒杀活性,且随着供试药剂浓度增大,大蜡螟幼虫死亡率逐渐上升,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药剂浓度降低,1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1.23%、51.67%、30.97%、15.44%、5.17%,4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3.25%、62.81%、33.95%、18.60%、5.09%,6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1.67%、73.33%、60.00%、40.00%、20.00%、5.00%。其中,康宽对大蜡螟1龄幼虫的致死作用最强,要使大蜡螟幼虫的死亡率达到90%以上,1龄幼虫所需药剂浓度仅约为12mg/L,4龄幼虫所需药剂浓度约为33.33mg/L,6龄幼虫所需药剂高达200mg/L左右,约为1龄幼虫的17倍,4龄幼虫的6倍。可见,1龄幼虫对药剂最敏感,4龄、6龄幼虫敏感性逐渐下降。
表1 康宽对大蜡螟不同龄期幼虫的杀虫活性
表2 康宽对大蜡螟不同龄期幼虫的毒力测定
康宽对大蜡螟1龄、4龄、6龄幼虫的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及致死中浓度LC50值见表2。结果表明,胃毒处理72h后,康宽对大蜡螟不同龄期幼虫的毒力随着虫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大小顺序为:1龄幼虫>4龄幼虫>6龄幼虫。其LC50值分别为2.430mg/L(1.204~5.534mg/L)、5.661mg/L(4.337~7.434mg/L)和40.071mg/L(33.031~48.620mg/L)。以康宽对6龄幼虫的毒力为1,对4龄幼虫的相对毒力倍数为7.078,对1龄幼虫的相对毒力倍数为16.490。
有研究表明,害虫幼虫随虫龄增大,体重增加,体内的一些水解酶、解毒酶活性也随之增强,从而使其耐药能力提高,因此对药剂的敏感性下降[16,17]。本研究中,康宽(20%氯虫苯甲酰胺)对大蜡螟的杀虫活性随着幼虫龄期的增大而降低,用药72h后,康宽对大蜡螟不同龄期幼虫的毒力大小顺序依次为:1龄幼虫>4龄幼虫>6龄幼虫。其原因可能与大蜡螟幼虫虫龄增加,耐药能力增强有关。本试验所用药剂康宽具有速效性,同时具有低成本、低毒、低残留、无公害等生物农药的特点,综合成本和药效,康宽值得推荐用于防控大蜡螟。另外,大蜡螟初孵幼虫有上脾的习性,1~2龄幼虫经框耳爬上框梁,然后蛀入巢脾,上脾率达90%以上,初孵幼虫上脾引起的工蜂咬脾清巢防卫反应,可为掉落箱底的幼虫及其后期发育取得食料,且1~2龄幼虫体小、爬行速度快、灵活,不易被工蜂发现,3龄以上幼虫体大,易被工蜂发现驱赶,能上脾为害的较少[1,18]。因此,综合本研究结果及大蜡螟的危害特点,建议生产中选择对杀虫剂敏感性较强的低龄幼虫期为最佳防治时期。
本研究中,康宽对大蜡螟1龄、4龄、6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430mg/L、5.661mg/L和40.071mg/L。这一结果与康宽对其他鳞翅目昆虫的毒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康宽对大螟Sesamia inferens1龄幼虫的LC50值为1.133mg/L,对3龄幼虫的LC50值为44.733mg/L[19];康宽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4龄幼虫的LC50值仅为1.93mg/L[20];康宽对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和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0.490mg/L和8.740mg/L[21,22],这可能是由于不同害虫的个体大小、食性、抵抗能力等生物学特性差异所致。
本试验虽未涉及田间药效,但采用的胃毒测定方法比较接近田间杀虫剂毒杀害虫的作用方式,可为康宽的田间用量提供参考。另外,在应用该药时,应当建立长期的监测机制,及时监测大蜡螟的抗药性动态,制定合理的杀虫剂轮换用药策略,指导科学用药,这将有助于大蜡螟的可持续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