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培育社会栋梁之材

2020-06-05 12:59马丽君
小学时代·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素养小学生

马丽君

【摘  要】  “教育就是唤醒”,道德与法治课堂就是要唤醒学生内心的生命感、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本文立足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从课堂环境以及活动形式等方面研究了具体的课堂实施策略,意在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良好品质、热爱生活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小学生;素养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着自我管理、法律意识、道德认知、参与社会、国家认同等多方面的内容,课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主要目标,怎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发展呢?参与、体验、讨论和感悟应该成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在生活中自强、自立,才能处事不惊、明理养德。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学生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才是最好的,但是却忽视了学生内心的认同感,“为什么要这样做”才应该是教师要告诉学生的。小学生虽然心智还不是特别的成熟,但是同样需要教师为学生打造一个自主发展的平台,以更为直观的感受为学生讲述知识和道理,使其在自主的讨论和体验中逐渐养成优秀的品质。

一、唤醒参与课堂意识,培养自主能力

唤醒,是教育的前提,在唤起学生思想认同感的时候,学生才能从根本上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小学生需要独立自主的能力,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然需要有一种强烈的参与感,如此才能在其中充分展示自己个性思想,学会独立思考,不再盲从教师和家长的观念。当前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意识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新的尝试,但是效果不是很好,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心理,没有从课程本身与学生心理实际中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没有从心灵深处唤醒学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课堂没有持久的吸引力,学生兴致勃勃而来,最终失望而去。教师可以精心选择课程的时间点,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习惯,立足学生的心理实际,体会他们的需求,做到心中有数,教法有依。

例如,在《我们的班规我们定》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学生也许并没有觉得“定制班规”是自己的事情,认为这就是老师的事情,自己遵守就好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就不强。教师就可以这样来导入课程: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反省自己,因为我在制定班级规定的时候把你们这群可爱的小管理员忘记了,我要弥补我的过错,你们给我一个机会。大家说,我们的班级规定应该从几个方面来制定呢?学生们立即投入了思考和讨论中,自主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别样的课堂,从他们熟悉的环境入手,使其感受多彩的社会生活,让他们能够对各种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积极参与问题讨论,懂得是非曲直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中明确将学生的道德认知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而小学生的道德认知来源于什么?是教师强加的理论认知吗?当然不是,这是学生自己的道德意识逐渐成熟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做的就是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讨论交流的时间,在这样的交流中逐渐获得正确的道德认知,才是最能使学生去信服的。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适合学生探究和讨论的问题,为学生营造讨论的环境,使其自由展现其本真思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懂得是非曲直,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例如,在《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交流的问题:(1)同学们,在你家里,你觉得谁的贡献最大?(2)你有没有为家里做过什么贡献呢?(3)你觉得父母为你做的事情是应该的吗?(4)家庭成员之间的地位是否平等?在这些问题的讨论中,学生就可以了解整节课的内容,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家庭责任,懂得感恩父母,懂得人人平等,人人都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都有自己的责任和義务。

问题设计的形式有很多,可以针对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介入,还可以从课堂中生成的一些问题介入,这些方式都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式,使其明辨是非,懂得自己人生的真正价值。

三、参加多彩实践活动,提升自身品质

参与社会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中的重要内容,那么小学生参与社会的积极性不强该如何解决呢?他们都是家中的小宝贝,社会参与意识薄弱,而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社会参与度。在实践中,学生参与感更强,学生可以从直接的经验中获得自己内心的丰盈,懂得社会百态,感悟人情冷暖,树立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获得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意识。在团队合作中,学生的参与感更强,合作意识也更强,实践活动的效果也就更好。

例如,在《低碳生活每一天》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做一个社会调查,让学生分成小组深入社会基层单位,了解每个人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计好问卷,大家一起制定问题,比如:(1)你每天怎样出行?(2)你的生活垃圾怎么处理?(3)平时在家有注意关灯吗?(4)你有没有及时关闭水龙头?这样的问题可以多设计一些,这样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就掌握了一手的资源,让学生能够清晰了解社会生活情况,从而产生社会责任感。

小学生的实践活动应在有组织、有纪律、有明确的目标指导、有具体的实施计划的前提下去进行,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参与其中,小学生有责任和义务肩负起祖国的未来,他们是祖国发展的希望,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至关重要。这对于学生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以及社会参与意识都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四、开展社会体验活动,升华责任意识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体验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更有主观能动性,他们可以将那些课本中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设身处地感悟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理论,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分外亲切。新时期教育面向生活,在生活体验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已经成为了教师们的共识,尤其是小学生,体验活动对他们而言比直接被动接受知识更有魅力。培育社会良才,需要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内化品质,关注自身感悟,从体验活动设计开始到最后体验交流,教师都要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力求可以升华学生的思想品质,使学生在体验活动中行为更加自觉,认知更加深入,凸显出学科的核心素养,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

例如,在《家庭的记忆》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体验活动,让学生以情景剧的形式演绎生活中那些动人的画面,学生扮演自己的父母,让他们在这样的体验中感悟到家庭的美好,在体验中,他们懂得了父母对自己无尽的爱,也感悟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采访的形式,采访每个家庭各种难忘的事情,这样他们就更加懂得成长的快乐。

设身处地方能换位思考,方能感知一切。体验是一种情感上的强烈参与,在体验活动中,教师可以做一个旁观者,让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个性想法,在与同学交流感悟中获得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践行学科核心素养,让课堂每个环节都闪耀学生智慧的光芒,这既是当代教育的需要,也是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林苑英.追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真”课堂[J].教师,2019(36):84-85.

[2]王阅媚.如何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J].名师在线,2020(01):38-39.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素养小学生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