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艳芳
摘 要: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途径,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框架,而且将知识间在联系展示出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其学习兴趣,推动初中化学教学朝着增质提效的方向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初中化学教学应用思维导图的积极作用,并且根据教学经验,对于这种教学方法在化学课堂中的实际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化学;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7-010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7.051
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无效和低效教学问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化学综合素养的提升。新时代下初中化学教学要与时俱进,调动学生主体自觉性,引导思维过程,促使学生自主构建化学知识框架,培养化学学习兴趣。思维导图通过绘制图形构建思考框架,把学生思维引到正确方向,形成化学知识网络体系,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化学规律,更为深刻地理解概念和公式,掌握化學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学生学会学习,对于其未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的优势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方便记忆,另外一个则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有利于思维的扩散。思维导图在课程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应用效果十分明显,是提升学科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手段。化学学习实质上是一个思维运转过程,离开了思维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无法进行,可见思维的重要性。思维导图能协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化学学习任务,但是绘制思维导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完成。
首先要确定关键词,也就是中心,然后延伸出众多分支。对中心词的延伸,通常成为主干,属于大的分类。线条要尽可能粗一些,分支是从主干进一步延伸而来,都是小的分类,线条粗细不能超过主干。主干和分支间存在着关联性,使分散的知识点集中化,并且从中找到思路和规律。其次,思维导图制作要做好标注,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层级关系,最大限度地将不可见的思维生动化和具象化,化学知识点相互间的联系也就能一目了然,学生记忆起来更为方便,并且起到引导拓展思维的作用。再次,思维导图的逻辑性很强,零散的知识汇集起来构建网络体系,记笔记的任务量下降,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听讲,参与到课堂教学和知识学习中去,认知和理解能力更强,知识可以更好地融会贯通,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得到提高,学科教学也就能顺利完成以人为本的根本目标。
二、初中化学教学运用思维导图的积极作用和必要性
化学是初中新开设的一门学科,学生刚接触这门课程,学习兴趣培养是关键。只有在初始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生成内在驱动力,不用督促也会自觉地学习和思考,比“灌输式”教学效果好得多。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这个阶段的思维也具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处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过渡期,如果不能有效地引导思维,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会被遏制,对于后期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初中化学教学缺乏创新意识,长期坚持“填鸭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是绝对的权威,取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烦冗的讲解占据了大部分教学时间,学生成为被动接受者,用讲解代替思考,思维能力没有提升,课堂上似乎都能听懂,例题也会做,但是一遇到题型转变或者知识综合运用的问题就无从下手,这也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主要困境。初中化学概念、公式众多,教师认为只有背会了这些基本知识才能学会运用,所以总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化学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学生记忆任务过重。在没有完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记忆后容易忘记,同时也没有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这样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必然会遇到阻力,思维会受限,化学学习情况也会不理想,降低学习兴趣,无法实现思维突破。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化学教学模式,也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符合学科发展的规律。通过图形、标注、颜色、符号、文字等,把和中心相关的知识进行整合,最终构建网络结构体系,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发散性思维,平衡了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化学学习方法和规律,意味着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效果远超传授知识,是一种终身学习能力。另外,思维导图能开发潜能和智慧。在传统化学教学中,学生精力不集中,总是急于记笔记,听讲和思考的时间被压缩,容易顾此失彼。而思维导图的应用使得记笔记变得更为简单,学生只要记下思维导图,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知识信息,相互之间关系也非常明朗,记忆和运用能力都会增强,便于复习,有利于化学素养的提升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这也是学好化学必备的因素和条件。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课堂实践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会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具有复杂问题简单化特点,初中化学课堂有效应用思维导图,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认识思维导图,独立绘制思维导图,这是重中之重。拿出一张白纸,在中间位置写上关键词或者中心词,将其框起来,然后确定主干,必须是由关键词延伸而来,紧接着由主干延伸到分支,做好标注。主干和分支用不同颜色表示,连接线条的粗细也有讲究,分支的线条要比主干细,标注时语言要凝练,用关键词简要地表示即可。初步完成思维导图之后,整理思维过程,完善思维导图,包括颜色、符号、标注等,确保思维框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要增强层次性,这样记忆起来更加方便快捷。通过举一反三,从一个内容联系到多个知识点,更快地找到思考方向和思路,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初中化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能力,实行个性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化学课堂学习中,促进发散思维能力、想象力、知识建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