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意蕴与提升路径

2020-06-05 13:05顾斐泠刘兴全
民族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

顾斐泠 刘兴全

[摘要]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各少数民族青年人中知识较丰富、思想较敏锐的重要群体,是推进我国各民族和谐发展、维护我国边疆和民族地区稳定的中坚力量。在社会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的认同,增强他们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识能力,从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这既是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着力点,也是民族教育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结合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的群体特征,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平台,探寻通过铸造信仰认同、增进理论认同、激发价值认同、整合利益认同、建构话语认同、培育情感认同等路径,提升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对保证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

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0)02-0071-06

基金项目:2019年度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民族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金课建设研究”(SZ1900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顾斐泠,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湖南长沙 410082/四川成都 610041刘兴全,本文通讯作者,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二级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学。四川成都 61004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和维护民族团结的生力军。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和历史环境、民族宗教文化等原因,使得他们的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性、复杂性等。深入探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群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主流意识教育,准确把握当前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工作的瓶颈问题,着力提升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意蕴

意识形态认同是政治认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人们基于社会政治生活而产生的。意识形态的认同意味着个体基于对某一政治组织或一种政治信念所承载的政治信仰、价值判断、利益诉求等方面的认同而表现出最大的热忱和忠诚,并且也因为这种认同产生重要的凝聚力量把人们组织在一起,使这个政治组织因为其成员广泛的认同而永葆生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即是指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2]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就是自觉地对马克思主义内容由理解到接受,将其思想、观念、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他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既决定着能否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也影响着马克思主义能否在民族地区居于主流,进而关系着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

(一)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指明方向

据2018年国家教育部统计,少数民族学生在高等教育研究生阶段人数占比4.85%、普通本专科阶段人数占比9.04%、成人本专科阶段人数占比9.11%。[3]可见,越来愈多的少数民族青年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他们在民族文化的传承、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民族地区稳定繁荣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思想素质决定着民族地区的未来发展,影响着国家长治久安。只正因为如此,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结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需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和引导他们以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成才方向。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4],习近平明确为人才培养工作指明方向。培养优秀少数民族人才的首要问题并非仅仅在于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为他们成长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基。因此,确保少数民族人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是民族人才成长的方向。

(二)为民族地区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018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研显示,近两年高校毕业生去中西部就业的比重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投身民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不仅关乎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素质的高低与否,而且关乎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否正确、有效地发挥示范效应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

人是一个国家实行有效管理的最核心要素。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国家观和民族观武装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增强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辨别力、理论创新力、共识凝聚力和话语支配力。唯有如此,学成归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才能成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要力量,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者和代言人,充分发挥他们的情感认同、语言沟通等优势,洞察和处理好可能威胁到意识形态安全的各种不良因素,积极有效发挥在民族地区思想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带头示范效应,凝心聚力,推动各个民族和合谐习、共同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健康发展。

(三)为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保驾护航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加之我国客观存在民族和地域的多样性,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呈现社会文化环境多层次和多元化,各种意识形态互相激荡。这些思想和观念都对我国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历史经验已经告诉我们,构建民族地区团结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仅仅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强大的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纵观古今,只有通过思想的引领和交流,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参与家乡建设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用正确的立场去与其他民众沟通交流,引领他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科学理论去认识事物、观察社会和解决问题,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生长于民族地区,因此对民族地区的文化、民俗非常熟悉,有利于他们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精髓,将弘扬、发展优秀民族文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會主义事业相统一,积极化解民族矛盾、优化发展环境,进而凝聚力量,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民族聚居地区的向心力,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基本现状

当前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大多是出生于90年代末和2000年后,他们的出生和成长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相伴随,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中成长的新一代少数民族优秀青年。由于受生存境遇、价值追求、话语体系、交往模式和接受机制等时代背景的影响,他们能形成符合主流意识形态所期望的理想信念与价值体系,但也存在一些疑惑与迷茫。

(一)总体认同和困惑迷茫形成交织与相伴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总体较高,一是得益于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成果。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始终高度重视,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从顶层设计到层层贯彻落实都不断得到了强化,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培养了大量合格的少数民族人才。二是我国发展成就的现实教育。新中国发展的奇迹已经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在这一事实启迪下,能发自内心的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民族的美好未来充满自信。

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领域存在困惑与矛盾。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小康社会建成的决胜阶段,社会矛盾复杂多样、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后现代主义、自由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纷繁杂沓,这些思潮的大量涌入势必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领域产生冲击。而作为一种思想或者信仰体系存在的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维护不同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之间就必然存在着纷争,势必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造成影响,进而产生困惑。与此同时,受历史环境影响,多数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他们的生产活动、日常活动,乃至教育活动都是紧密相连的,深深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思想和价值观念,导致其价值取向更易倾向多元。因此,随着与主流文化的接触和西方多元价值观念的不断涌入,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上既坚守原有民族的传统价值、人伦价值和道德观念,同时又向往着西方的某些价值观,呈现出多维矛盾和认识困惑。

(二)主流意识和错误观念呈现主导与挑战

高等教育传授的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和培养的优秀思想品德,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视野更加开阔,同时求学期间各民族的优秀青年们聚集一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主体条件和外部环境都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积极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错误观念进行批判,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观念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

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自身的心理认知,导致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也面对价值信仰多元的挑战。他们面对高速发展的现代都市与相对发展缓慢的民族地区,易于产生心理落差;此外,现代社会的学习压力、竞争压力、就业压力等,也让他们易受困于眼前的得失之间,把解决现实问题居于首位,弱化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使命感。另一方面,受冷战结束后“淡化意识形态论”观念的影响和西方长期不遗余力地对我国进行的价值观念、政治思潮输出,我国出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凝聚功能、思想整合功能弱化。这些思想观念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影响,使得他们面对错误思想观念时,易受其迷惑和利用,可能弱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三)正负能量在新型传播领域产生博弈与冲突

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和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统途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和相关宣传,具有稳定和准确的特性,但也受制于传统传播方式的不足,缺乏实效性。随着高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大众传媒、电子传媒等成为新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途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型传播和引导,运用数字、图形、插画、动态图等表现形式,凭借文化和道德的力量,注重受众的感受、体验、理解和运用,具有生动性、亲切性和吸引力,与传统的传播方式形成互补,因此较之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更易于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和理解。

同时,一些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信息通过网络突破地域界限,没有经过甄别就源源不断地向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量输出。而这些信息由于是属于思想层面的,大量未经鉴别的信息常常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关理论发生冲突,需要一定的认知能力才能甄别其价值,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可能使部分“三观”尚未完全确立的他们陷入困惑。与此同时,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型的传播方式,都存在着缺乏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惑和热点、疑点问题,及时给予合理阐释的不足,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受到不良影响。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提升的多维路径

在思想多元、文化多样和国际形势多变的背景下,要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则应该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平台,通过铸造信仰认同、增进理论认同、激发价值认同、整合利益认同、建构话语认同、培育情感认同等多维路径,切实实现他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确保他们坚定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从而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保持一致,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铸造信仰认同

习近平非常重视关于理想信念的教育,强调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理想信念表达的是人们自己信赖的、坚定的做人原则。[5]因此,必须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帮助他们铸造信仰认同,清醒认知远大理想,方能执着追求奋斗目标的实现。

首先,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实践指导原则。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确保民族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通过专业课与思政课、课堂内与课堂外、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等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信仰如春风细雨般入脑入心,来帮助少數民族大学生认识、树立并坚信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树立崇高的人生奋斗目标,把个人的理想与民族复兴、国家崛起紧密相连,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其次,要用现实发展说话。要铸造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认同,要用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具体成果来让他们认识到共产主义不是传说中的乌托邦,而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任重而道远。并且通过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绩,引导他们科学理性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帮助他们正确把握历史潮流,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在实践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增进理论认同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强调:“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6]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通过渊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用真实、生动的故事和易于理解的话语深刻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科学性,引领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增进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认同。

首先,高校思政工作者要精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文本研究。“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6]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应当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他们的成长规律,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透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必须长期坚持的基础理论,同时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将原有比较艰深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内容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转化为与中国国情和实际相适应的内容,不断增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亲和力、针对性、时代性和吸引力,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符合国情,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所理解和接受。

其次,高校思政工作者引领少数民族大学生拓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高校思政工作者要紧密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思想现状,引领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入学习和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分析、揭示当前各种错误思潮的谬误所在,将理论教育内容与现实问题、社会矛盾紧密联系,并且及时针对他们的疑虑与困惑给予科学的释疑和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进而增进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价值认同

在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的年代,需要不断创新以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的工作方法,必须维护最能体现当代中国最大公约数的价值观来正本清源,来激发他们的价值认同,形成与他们之间的引领而非批判、对话而非责骂、寻求共识而非诋毁压制的关系。融合马克思主义价值理念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精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集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于一体,代表着最大公约数的价值观。根据这个中国当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来开展思想教育活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供方向和准则,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受到他们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就更能提升他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首先,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方法。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依托社会这所大课堂,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党和国家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奉献社会相结合,可以在轻松愉悦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伦理规范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他们的心灵,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有力地解决价值认同过程中产生的特殊问题,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成果不仅仅内化于心,还要激发他们的价值认同,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的价值选择。

其次,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长期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学校会形成一种环境教育力量,這就是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规范以及价值取向,并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紧密相连,贴近他们的思想实际和认知水平,积极开展和组织他们参加包括民族民风民俗展、民族知识竞赛、民族歌舞展演等校园活动,促进各民族学生彼此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达到“以文化人”的功效,激发他们的价值认同。

(四)坚定“四个自信”,凝聚利益认同

习近平指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一致性是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一致,多样性是利益多元、思想多样的反映,要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不要搞成‘清一色”。[7]可见,我们虽然强调思想政治基础必须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引领作用,但也重视客观存在利益的多元性。那么要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则要在尊重个体利益差异化的前提下,凝聚他们对共同利益的认同。

首先,要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新中国成立70年的辉煌成绩已经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真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绩坚定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自信,坚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自由平等权利和人身财产权利的自信,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可见坚定“四个自信”是保证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最首要的利益需要——国强民富和社会安定才能得以实现。而这也正是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们的利益需要。

其次,要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群体需求。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可能做。”[8]这即意味着任何个体,行为的发生都是为了满足其自身的某种需要,当然也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因此,需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指引下,在其自身努力的基础上,契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所想所思,关注他们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解决学业压力、求职压力、个人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实际困难,满足他们成长成才的心理需要,把国家、社会和他们自身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凝聚利益认同。

(五)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群体特质,营造情感认同

情感认同是一种态度体验,即分析判断认知内容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的主观感受。这种内在感受是在认知的基础上,经过认同后产生的认可并得以强化,进而将感受外化为行为的体现。当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理念于人们现实世界的经验感悟相契合时,社会心态就会比较平稳和良性,主流意识形态也更能获得人们的认同;反之,人们的社会心态就会较为复杂和负面,对主流意识形态也可能会有更多的怀疑甚至是否定。因此,要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就要根据他们的特质,营造情感认同,引导他们能客观分析和理性看待社会主义建设中诸多发展中的问题,进而保证他们无论是在思想情感还是行为上都与党同心同德、步调一致。

首先,要加强多民族国家的国情教育。我国是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同时各民族在不同的环境中发展又形成了具有不同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必须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清晰了解历史的发展使我国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今天这个伟大的国家是各民族團结协作共同缔造,指引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爱家乡、爱民族与爱祖国的意识,把加强民族团结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情感认同教育并非淡化其民族认同,而要在族群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强化情感认同。

其次,重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他们基于民族特性而产生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提供其展现各自民族特色文化、民俗的舞台,满足其民族自尊心,使他们深切感受到学校的关爱和祖国的关怀,也就更有利于凝聚情感认同。同时,借助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研究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具有的心理特点,通过开设关于培养心理健康的课程或讲座,帮助他们掌握自我心理调节,增强其抵抗错误思潮的能力。

(六)占领网络空间的高地,形成话语认同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网络已成为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学校必须在网络空间建设的形式上考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需求,牢牢把握网络舆论主导权。

首先,创新多种媒体传播形式。从新媒体的角度出发,把握住其在信息传播上开放、灵活和快捷的特性;同时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大学生年龄、民族传统、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等因素,在实现二者相结合的基础上,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创造更为广阔的平台和灵活多变的手段,进而增强教育主客体双方的信任度,提升其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其次,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队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想上和文化观念上有着相对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有一支始终重视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队伍,在网络上紧密围绕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正确的理论解读、丰富的实例论证,弘扬主旋律、持续壮大正能量。这些网络专、兼职人员通过综合运用QQ、微信、微博、论坛等新媒体平台,在校园网络中主动引入有共鸣的话题,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校园网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给与及时、有效的答疑、解惑,有效避免错误思想和言论混淆视听,打造三观正确的网络空间,形成话语认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193.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3]教育统计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

[4]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9.

[5]习近平.习近平谈信仰信念(习得·信仰信念)[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6-07.

[6]习近平.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N].人民日报,2016-05-18.

[7]习近平: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1.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86.

收稿日期:2019-12-20责任编辑:许瑶丽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
现代大学制度下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创新方向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认同”视角下辅导员心理辅导谈话技巧研究
舆论场理性族群的认同与构建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