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排”后代的“口述历史”

2020-06-05 02:12胡遵远李燕
党史纵览 2020年2期
关键词:金寨县张敏金刚

胡遵远 李燕

2016年4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安徽省金寨县调研指导工作。霏霏细雨中,总书记瞻仰了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和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参观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面对立夏节起义(也称商南起义)者使用的粗糙枪支、从金寨县开始传唱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词曲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的斗争形势图……总书记一次次驻足凝视、一次次陷入沉思,并不时地询问起有关细节……。

在金寨革命史展厅“坚持三年游击战”展区,讲解员满怀深情地介绍了一支特殊的红军队伍——金刚台妇女排。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长征之后,鄂豫皖边区进入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位于安徽金寨与河南商城交界地区的金刚台,纵横百里、山高林密、岩陡路险,而且有七十二个山洞,很适合打游击,但条件十分艰苦。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下和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这里涌现出了一支妇女红军队伍——金刚台妇女排。她们吃野菜、嚼草根、穿密林、卧冰雪,机智勇敢地同敌人进行周旋,克服了人们难以想像的困难,保证了革命红旗始终高高地飘扬在大别山上!有一首歌谣真实地反映了金刚台妇女排的战斗生活:“山沟石洞是我房,树枝稻草盖身上,山菜野果能当粮,三天不吃打胜仗。”随后,讲解员重点向总书记讲述了妇女排战士张敏为了掩护战友而痛失爱女的故事。总书记听了十分感动,问道:这个同志后来怎么样了?……对红军战士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2019年7月20日,金刚台妇女排的后代代表30余人,从全国各地汇聚金寨,开展“追寻先辈红色足迹、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活动。20日上午,金寨县政府副县长蔡黎丽及安徽金寨干部学院,中共金寨县委宣传部、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文旅体育局等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與妇女排后代代表进行了真诚的座谈和交流。大家怀着一颗敬仰之心、虔诚之心,用最真诚的感情、最朴实的语言,先后讲述了自家先辈的光辉人生和感人事迹。下午2点半左右,大家来到金刚台山麓下。虽然骄阳似火、酷暑难耐,但是,妇女排的后代们个个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大家拿出事先备好的红旗,排着整齐的队伍、迈出坚实的步伐,朝着金刚台奋力攀登……晚上,大家又不顾疲劳,在汤家汇镇“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堂”里,给该镇的干部职工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报告会。

舍子取义的张敏

在次活动中,当年妇女排老战士张敏的二孙子曾祥有首次公开地介绍了张敏的情况。

张敏,本名张本荣,1904年出生,1968年7月18日病逝,终年64岁。1929年2月,张敏带着6岁的儿子曾繁清(绰号小团长)随丈夫曾少甫参加革命。起初,她和同宗的哥哥张泽礼(又名张富)、嫂子晏永香(又名晏玉香)等在商(城)固(始)边区的苏仙石、窑沟、杨山煤矿、汤家汇、铁冲等地开展革命活动。1935年6月初,时任赤城县二区苏维埃主席的张泽礼率领县游击队员、工作人员、红军家属相继转移到大别山金刚台一带,进行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不久,在金刚台组建了以张泽礼为书记的中共商南县委。根据当时红军伤病员的护理需要,县委安排晏永香下山动员红军家属及游击战士上山当看护。后来陆续上山的女性约40余人,被编为一个排,即“金刚台妇女排”,由袁明(又名袁翠明)任排长、晏永香协助袁明做思想政治工作。

平日里,她们一边躲避地方民团的暗探和敌人的一次次搜山“围剿”,一边为伤病员洗伤口、熬草药、补衣服、编草鞋、做饭菜。

1936年冬,金刚台下起了大雪,敌人又趁机搜山“围剿”,妄图一举扑灭大别山上的革命火种。在此之前,张敏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这一天是女儿出生的第6天,可根据便衣队搜集到的情报,敌人又要来搜山了。此时张敏心里如翻江倒海。她知道,孩子的哭声极有可能把敌人引来,从而使那么多的伤员和妇女排战友们面临险境……看着刚出生6天的女儿,张敏毅然决然地支走了儿子“小团长”。过了不久,搜山的敌人果真来了!张敏背着大家,含泪忍痛将女儿的小嘴紧紧地按在自己的乳头上,就这样捂着、捂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张敏的手越来越颤抖,也越来越没力气。就在这短短的十来分钟里,她感到好像过了好几年那么漫长。敌人走了,战友们安全了,伤病员们没事了,但这个刚刚来到人世才6天的幼小生命却永远地离开了妈妈、离开了亲人、离开了她尚未看清的世界。张敏什么话也没说,抱着断了气的女儿,心如刀绞,有气无力地靠在石墙上,一动也不能动。当同志们看到这一幕时,都伤心地哭了起来,悲痛之余,战友们责怪张敏:“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把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捂死?”张敏艰难地对着大家说:“当前敌情这么严重,民团的暗探又多,敌人今天来搜山,明天来搜山,同志们怎么办,伤员们怎么办,我不能没有战友!”闻听这发自肺腑的道白,战友们情不自禁地围着张敏,任凭泪水伴送小生命的离去。“小团长”回来后,看着大家湿润的眼睛和一片寂静的山洞,感觉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时,坚强的张敏对着“小团长”说:“儿子,你过来。”“小团长”看到妹妹一动不动,就问妈妈:“妹妹怎么了?”张敏哽咽地说:“为了大家,也为我们自己,我把你妹妹捂死了,这不是妈妈不爱她,也不是妈妈不想要她,这都是搜山的敌人逼的呀,你要记住,这都是血债呀。我们一定要跟敌人斗争到底!”袁明、史玉清等人从张敏怀中接过逝去的女婴抱出洞外,在不远处用手扒了一个坑,将幼小的孩子永远地留在了金刚台这座山上。

两天后,曾少甫和战士陆化宏、肖九仇打粮回来,听说女儿被捂死了,什么都没说,更没有埋怨妻子。他知道妻子的初衷,也知道干革命就会有牺牲。他坐在地上只是哀叹了几声,又安慰起妻子,要她坚强起来,要她更加坚定地走革命道路。

解放后,党和政府关心曾少甫和张敏的生活,拟安排他们去信阳南湾水库附近或金寨梅山干休所居住,他们却要回老家窑沟生活。政府领导就要求他们居住在集镇附近,于是,他们就选择了段集钓鱼台村地主的3间旧瓦房。1958年,曾少甫出席了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荣获半自动步枪1支和100发子弹、持枪证、奖状等。1986年病逝。

张敏的儿子曾繁清生有6个子女,3个儿子都先后参军,3个女儿也都嫁给了军人。

勇跳悬崖的晏永香

在这次活动中,晏永香的外孙媳,固始县住建局勘察设计室党支部书记朱云丽(张敏的二孙媳妇),受晏永香的后代张继承、张新荣、张虎林的委托,给大家介绍了晏永香的感人故事。晏永香,女,河南省固始县方集乡人,出生于1904年,牺牲于1936年。

1929年,晏永香随丈夫张泽礼参加革命,担任中共杨山煤矿支部秘密联络站交通员,为党组织发动杨山煤矿工人起义做了大量工作,并在起义胜利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配合工会在矿区开展妇女运动,支援矿工斗争。

1930年春,她被中共商城县委派到第四区担任区委委员、区监委负责人。为了保卫新生的革命政权,维护党纪政纪,她铁面无私、公正办事、敢于斗争,被当地群众称为“女包公”。

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后,晏永香参加了赤城二区游击队,活动于商固边境。商南游击队和妇女排在金刚台组建后,根据商南县委安排,她负责协助袁明做妇女排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金刚台游击斗争的艰苦岁月里,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她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下山为伤病员和妇女排的战友筹粮,和大家一起渡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1936年冬,在一次反敌雪地搜山战斗中,她把十几位体力不支的妇女战士隐蔽好以后,自己冲出去,朝着战友们藏身的相反方向奔跑,故意引起敌人的注意,让敌人跟着自己追了10余公里。最后在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的情况下,毅然跳下悬崖、壮烈牺牲……

机智退敌的罗从观

女红军罗从观的女儿周芳告诉我们说:罗从观1911年出生在金寨县斑竹园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那里是大别山区三省交界之地,非常适合红军的生存与发展。罗从观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妇女排的班长、陂孝北区委书记,长期从事红军妇女工作。

1934年冬,红二十五军奉命北上长征抗日,罗从观等留了下来,在大别山区坚持游击战。当时国民党纠集了大批军队和地方民团对苏区进行“围剿”,大肆屠杀红军家属和无辜群众。在残酷的环境中,英雄的妇女排和皖西北区委一行50多人来到了金刚台地区。不久,敌人也追到了金刚台,他们封锁住出山的路口,开始进行“清剿”。

一天上午,罗从观突然发现不远处有许多敌人在搜山,为了让区委的同志们尽快转移,她立即带领妇女排的同志进行阻击。当时敌人较多,而她们只有十几个人。情急之下,罗从观急中生智,站起来大声喊道:“一营向左、二营向右,等敌人靠近了再打。”敌人听到喊话以为遇到了红军主力团,吓得连忙往回跑。

还有一次,妇女排又与敌人遭遇了。当时敌人见只是一些年轻妇女,就没有把她们放在眼里,还得意洋洋地叫道:弟兄们别开枪,抓活的,谁抓住的,就带回去当老婆。那些当兵的一听立马蜂拥而上,直扑过来。说时迟那时快,只听袁明大喊一声:“打!”顿时,姐妹们举枪朝着敌人一阵猛打,敌人一下子被打蒙了,连滚带爬地退到了山下。

妇女排在金刚台坚持了3年游击战争,收容和救护了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及便衣队的许多伤员。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她们采草药、住山洞,治好了很多红军伤员。许多红军战士都亲切称呼罗从观为“罗大姐”!直到解放后许多大军区的首长见到罗从观时仍然还叫罗大姐。

宁死不屈的老李

在这次活动中,袁明的子女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特殊的故事。他们说自己是听着金刚台妇女排的故事长大的,但是,妈妈从来不讲自己,常常挂在嘴边的是史玉清阿姨、张敏阿姨、彭玉兰阿姨、张三铁匠(即张泽礼)及晏永香阿姨的故事……而妈妈讲的最多的,还是妇女排里唯一的一位男同志——老李。

老李,大家都这么称呼他,但是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叫什么,也不知道他的家在哪里,大家只知道他的妻子被国民党杀害了,他的儿子随红军大部队长征去了……

1935年的一个深秋,在卫立煌部的一次搜剿中,妇女排的战士们被冲散,史玉清、陈宜清等4位战友迟迟未能归队。战友未归,袁明心急如焚,便带着老李等人四处寻找。途中,他们不幸被搜山的国民党兵发现了。为了躲避敌人,他们分开掩藏。袁明恰好发现了一处狭小的可以挤进一个人的石缝,于是便躲了进去。没一会儿,老李也来到这里,袁明本想把他拉进来,可是还没等袁明的手拉到他,李老又转身跑向了别处。原来,老李看见这个小石缝里藏一个人还能勉勉强强,如果再挤进去一个人,则容易被敌人发现。于是为了战友的安全,他完全不顾紧随其后的敌人,毫不犹豫地离开了。没跑多远,他就不幸落入了敌人的魔爪。

凶残的敌人以为抓住了老李便可以顺藤摸瓜、进而抓住其他战士。可是,任凭敌人怎样威逼利诱,老李始终是怒目圆瞪;无论敌人如何严刑拷打,老李只回答三个字:“不知道!”无计可施的敌人便把老李捆在一棵树上,往老李身上一刀一刀地割,并不停地追问:妇女排的人在哪里?你们的伤病员藏在什么地方?……然而,无论敌人怎样追问,他们得到的只有“不知道”三个字。恼羞成怒的敌人就一刀一刀地不停地割着,血将流尽的老李抱着必死的决心,用尽最后的力气,大声喊道:“共产党万岁”!面对突如其来的呼叫,凶残的敌人用刀划开了老李的胸部和腹部,又用刀把老李拦腰砍断,并割下了他的头颅。

这一切,都发生在离袁明藏身不到30米的地方。眼看着敌人如此凶残地对待自己的同志,她几次都想冲出去,但是想到山上还有那么多伤病员等着要照护,妇女排还有那么多姐妹们在等着要安排,袁明强忍怒火,紧握双拳,发誓要为老李报仇!发誓要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到底!

袁明的子女說,从我们兄妹儿时起,母亲便不停地和我们讲金刚台的艰难险阻,讲妇女排的英雄事迹,讲老李、张敏、晏永香……她要我们始终记住:今天的和平、繁荣、幸福是来之不易的,一定要珍惜,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动来捍卫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江山!(题图为妇女排后代代表在金寨开展“追寻先辈红色足迹、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活动。)(责任编辑:徐嘉)

猜你喜欢
金寨县张敏金刚
新婚夫妻是这样虐狗的
揭开虫虫世界的奥秘
追影记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检测题
安徽省教育厅到六安金寨县调研智慧学校建设
古文字中“口”部件的作用研究
金寨县猕猴桃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扶贫开发的金寨县生态补偿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