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上将军旅轶事

2020-06-05 02:12苏振兰
党史纵览 2020年2期
关键词:青阳彭雪枫张爱萍

苏振兰

张爱萍(1910-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战争年代,他率部冲锋陷阵,表现英勇顽强,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和平时期,他殚精竭虑,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被人们誉为“神剑将军”。

在他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有无数的传奇经历,这些经历是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期间也留下许多启迪后世的轶事。

兵败青阳岔,受教瓦窑堡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以刘志丹的陕北骑兵为基础,组建了第一支在中央军委直接领导下的骑兵部队,番号为中国工农红军骑兵第一团,又称军委骑兵团,张爱萍被任命为团长兼政委。之所以要组建这支骑兵部队,是鉴于长征后期红军迭遭敌人骑兵追袭之苦。不难想见,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组建这样一支部队,中央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对部队主官的人选,也是经过反复推敲的。但是,这样一支中央寄以厚望、张爱萍也倾注了全部心血的骑兵队伍,却在几个月后的一次战斗中意外失利。

1936年2月,陕北靖边县青阳岔,张爱萍走了“麦城”。《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八师(原骑兵第一师)师史》记载了这一败仗,文字比较简约:

1936年2月下旬,骑兵团在靖边张家畔全歼盐寨子民团。……后在张爱萍率领下,部队转至安边配合蒙汉支队作战。不久,奉命返回瓦窑堡。途经靖边县青阳岔的北道川时,遭敌伏击,战马损失三分之一。

当时,为配合红军主力东征山西,张爱萍率骑兵团一举荡平了盘踞在北部三边地区的马匪武装。仗打得艰苦,但还顺利,首先全歼了靖边之敌,部队随即奔赴安边,与蒙汉支队联合作战,仗打得同样比较顺。当时,张爱萍在马背上兴奋赋诗,里面有一句“百里扬鞭奏凯归”,豪迈之情溢于言表。可惜,在回师瓦窑堡途中,他被游匪打了个埋伏。

骑兵团回师途中路经青阳岔,得知我边区政府遭一股游匪的袭击。敌情就是命令,张爱萍命第一营断后,自己率大部追击,一口气追出去15公里,战马的汗水把他的裤脚、鞋子都打湿了。这帮游匪见红军穷追不舍,只得丢弃掠来的人员、物资,逃之夭夭。这次遭遇战如果见好就收,也就皆大欢喜了。但是,被俘的干部群众咽不下这口气,一个个怒不可遏,强烈要求活捉匪首,下面的部队指战员也嗷嗷叫,纷纷要求趁势端掉土匪的老巢。张爱萍眼见群情激愤,遂下令去端土匪窝。打进去后才知道,那个人称“炮兵张营”的匪首带了他的大队人马出外游猎去了,土匪窝里没有几个人。既然土匪主力外出,那就撤吧。刚刚端了土匪窝,部队难免松懈。这边土匪头子率部刚好返程,听说老巢给端了,就在红军撤回的路边设下了埋伏。而张爱萍预先安排掩护的第一营久等大部队不来,放心不下,擅自决定撤离了警戒位置,向主力靠拢,这就给了土匪设伏的条件。

各种偶然因素交织在一起,使骑兵团几乎招致灭顶之灾!

回到瓦窑堡后,军委决定召集连以上干部对此事开批判会。第二天,军委下令通报全军,给张爱萍以撤职查办处分。当时,周恩来找他谈话说:对你的处分要重一些,主要是从政治上考虑,毕竟你是中央派到陕北红军的。

就在张爱萍接受批判自我反省的日子里,他遇到过去在中央苏区共青团共事的凯丰。凯丰调侃道:“张爱萍,你《落马湖》这出戏唱得倒不错嘛!”《落马湖》是施公案中的故事,说的是施公率黄天霸等众英雄擒寇,回归半途,不意被落马湖水盗铁臂猿猴李佩所擒的过程。被凯丰这一激,张爱萍便冲口而出:“胜败不过兵家常事!”对方也不饶他:“打了败仗还嘴硬?小心军法处置!”张爱萍更火了:“要杀头,老子伸长脖子等着!”……

两天后,张爱萍接到通知,立即去见毛泽东。

毛泽东看他走进来,把书往桌上一扣:“怎么!你还不服气?”

“我没有不服气,我接受处罚。”

“接受处罚?胜败乃兵家常事嘛!对吧?”

坏了!这句气头上讲的话,怎么这么快就捅到毛主席这里来了?张爱萍有点慌。

“报告主席,那是句气话。”

“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句话并不错,世上哪里有百战百胜的将军呢?但这话从你嘴里说出来,就不行!接受教训吧!”

见张爱萍不吭气了,毛泽东语气缓和下来。

“后来就是闲扯了。问起了我的经历,知道我在上海做过地下工作。天南海北的,很亲切。”张爱萍后来回忆说。

告别之时,毛泽东问他:还有什么想法?

张爱萍诚恳地说:这些年来,就是猛冲猛杀,有机会还是想好好学点东西。

毛泽东很高兴,说红军大学要开学了,我就当你的介绍人吧!他拿起毛笔,给拟任红军大学教育长的罗瑞卿写了封信。1936年6月,红军大学开学,张爱萍成为第一期学员。毛泽東亲自为学员上课,讲的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解放后,张爱萍曾撰文《亲切的教诲》,记述了当初在听毛泽东讲课时的感受:

毛主席上课讲到,一个鲁莽的、专凭热情的军事家,之所以受敌人的欺骗,被表面或片面的情况所引诱,被部下不负责任的、无真知灼见的建议所鼓动,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或不愿意知道,任何军事计划,都是要建立于必要的侦察和对敌我情况周密的思索的基础之上。听到这里,和讲台上的主席目光对视,我就把头低下去。晚饭后散步到主席的窑洞,他问我们对讲课的意见。我说想到青阳岔一仗,你说的那个鲁莽汉就是我。他大笑起来说,红军中有不少这样的同志,总怕被敌人打烂坛坛罐罐……

直到晚年,张爱萍都记得那次谈话中毛泽东对他说的话:“一个优秀的指挥员,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被部下不负责任的意见和情绪所左右。”

推崇彭雪枫,关爱彭小枫

张爱萍性格耿介,与人寡合,但与彭雪枫相知甚深。张爱萍之子张胜这样回忆:

在我很小的时候,听父亲讲起他自己的经历时,总会时不时地蹦出彭雪枫这个名字。我读过《彭雪枫家书》,林颖(笔者注:彭雪枫夫人)编撰。她在前言中说,在她和彭雪枫相识后的短短3年里,彭给她写了80多封信。实在是不算少了!信中那些文笔流畅、细腻婉约的语言,凸显出30年代新潮派文人的风格。……以我有限的涉猎范围,我至今尚不曾发现在党内老一辈人中是否还有第二个人,像彭雪枫这样将文人雅士的多情善感,与金戈铁马的军人气质集于一身。侠骨柔肠啊!

猜你喜欢
青阳彭雪枫张爱萍
彭雪枫:毛泽东眼中“赵子龙式的虎胆英雄”
彭雪枫的浪漫婚事
灼灼青阳(连载七)
“自我罚站”的将军
栖凤花园520室
彭雪枫豫东春荒卖马赢人心
张爱萍:一身正气堪称楷模
张爱萍的“四不畏”
刚硬至猛彭雪枫
半寸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