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昊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1620/上海音乐学院,上海,200031)
2019 年4 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是国家继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及2016年教育部与13个省(区、市)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后,进一步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公民文化自信的又一重要举措。《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阐明了新的时代格局下,国家对我国高校“以美育人”的目标定位和现实需求。高校是国家“大中小幼美育体系”相互衔接实现公民美育普及的最后一个把关环节和“质检出口”;而高校的艺术实践活动与艺术课程,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体两翼,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抓手,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审美情趣、品性修为等多方面均有独特的影响。
本文将梳理近年来上海市普通高校校园艺术活动的主要承载形式及美育路径,并对2017年至2018 年间在上海的部分高校开展调研所取得的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以便为高校校园文化精神内核的塑造和艺术育人路径的进一步优化提出建议。
普通高等院校的校园艺术活动发挥的功能是多样的,涉及认知启智、审美情趣、心理疏导、创新实践能力、娱乐消遣等多个方面,但其首要价值是确定的,即推动高校人文精神的培育,换言之,它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在潜移默化中与高校的各项工作协同作用的育人工程。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按照活动承载形式的不同,将上海市各高校的校方主导下的艺术活动分为以下几类。
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自2005 年以来,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便在全国范围内落实推广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该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文艺院团服务,定期组织国家级艺术院团、优秀地方艺术院团和教育专家赴高校演出与讲学,给大学生提供免费欣赏高雅艺术的机会,旨在引领高校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利于学生提高审美修养和精神境界,并更好地满足文化生活需求。
上海作为文化教育相对繁荣的城市,更是充分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市里除了认真落实国家的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还同步推出了市级高雅艺术进校园的专项计划。与此同时,通过高校自主申报、专家评审的方式,上海市首批高雅艺术进校园基地于2005 年挂牌,它们又称为上海市高校艺术教育实践基地,涉及十类艺术,即合唱、交响乐、舞蹈、戏剧、戏曲、民族音乐、服饰、影视、武术。至今,这批基地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它们进一步整合了高校与社会的艺术文化资源,并不断探索上海市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新模式。上海各级高校的宣传部,都可以协同团委、艺术教育中心、工会等机构,从高雅艺术进校园的“菜单”中甄选适合本校校园文化特点和受众需求的演出,以便适时引入。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该校2018 年度引进了10 台演出,其中包括上海爱乐乐团“缤纷的管乐世界”室内乐赏析会、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雾都孤儿》、上海海邻爵士乐团“海派音乐会”、上海音乐学院“春天的畅想”音乐会、上海歌剧院音乐剧《国之当歌》、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京剧《墙头马上续情缘》、D.LAB 舞团现代舞剧《无人之境》等,覆盖校内外师生观众8000余人次。①该数据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2018美育年度报告》,未发行。
校园仪式往往以程式化的校园活动为基本载体,以文化育人的内在规律为基本依据,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可以承担多种功能。不同于一般的校园活动,校园仪式往往具有导向性鲜明的情感、信念与价值观念。当精心组织的艺术活动融入或欢快、热烈,或庄严、崇高的校园仪式,全校师生更能够充分置身于特殊情境中,得到感染和熏陶;伴随着仪式的发展,情感意识、观念行为得以升华,仪式对育人的潜在价值也得以呈现。
2014 年起,华东师范大学每年均坚持举行持续达12 小时的户外立体毕业纪念日活动。其中,毕业晚会、“校长约你来合影”等艺术嘉年华活动,与毕业典礼一起由学校精心设计,以环环相扣的结构给学生呈现一个隆重、欢腾且浪漫的“毕业日”②参见万珊珊《华东师范大学:打造温情毕业日》,载《上海教育》2014年第Z2期。。复旦大学等高校近年来则独具创意地将校园红毯仪式、“学生心中的优秀教师”评选与毕业文艺晚会联动起来,也属于对校园仪式类艺术活动的有益尝试。
除各校紧扣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主题举行相关仪式外,上海市教委也联合各大、中、小学艺术团队成立的学生合唱联盟、民乐联盟、交响乐联盟、戏剧联盟、舞蹈联盟这五大育人载体,将全市的示范性团队、区级基础性团队、校级成长型团队有机整合,常规性地围绕仪式发挥美育功能。自2010 年以来,上海市教委积极探索文教结合工作新机制,相继成立了上海学生交响乐团、上海学生合唱团、上海学生民族乐团,这三大学生艺术团逐步成为提升学生艺术和人文素养的重要基地,以及上海音乐后备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是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每年1月举行的由学生艺术联盟联袂演出的学生新年音乐会,目前已成为上海教育界的一项特色活动。在三大学生艺术团的带动下,截至2016 年底,上海市的所有区都建立了学生艺术团,计有市级的83 个、区级的574 个,共有约65 800 名学生参与其中,拥有1 000 多个艺术特色品牌项目。①数据参见佚名《2017年“青春放歌”上海学生新年音乐会精彩上演》,载“中国新闻网”,2017 年1 月23 日(截至2019年7月30日)。http://www.sh.chinanews.com/kjws/2017-01-23/18034.shtml
目前,上海市高校艺术团、艺术类社团呈现两级管理结构。设立了艺术教育中心机构的高校的校级艺术团队(各高校统称之为“大学生高水平艺术团”)一般定期招收艺术特长生,由校艺术教育中心直接管理,由本校艺术类专业教师或外聘教师定期指导训练,定期在校内举办品质优良的展演活动,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助力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除此之外,高校还有丰富的艺术类社团(高校一般称之为“某某社团”),一般挂靠校团委下属的社团联合会,接受其管理并开展艺术类社团活动。
一般来说,校级大学生艺术团开展的各类艺术活动,主要是艺术表演类的,比如古典音乐会、流行乐队演出、话剧公演、书画展演,当然也有艺术类讲座,相对来说组织有序、规划细致、育人目标明确、活动效果较好。而艺术类社团往往以学生自发组织为主,其管理和建设水平与社团内主要的学生干部的个人能力和热情程度有较大的正相关性,其展演活动具有相对不规律、随意的特征。不过,大学生艺术团和高校艺术类社团的常规性展演活动,共同满足着学生们不同层次的需求,为学生群体的艺术排演热情提供着出口。它们都在实践中提升了学生的艺术表现技能,参与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上海市各高校均有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联动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其中较为常见的如“一二·九”合唱歌会、五四青年节前后的“红五月歌会”、围绕学校的特定纪念日举办的艺术周等,呈现百花齐放之势,这里不逐一列举。但值得一提的是,笔者通过调研和座谈了解到,华东政法大学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就将大学本科四年的艺术活动进行了阶梯化的分层设计,以班级为主要单位,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大一合唱节”、“大二舞蹈节”、“大三诗歌节”活动,②该信息系2017年6月20日华东政法大学团委书记陈赛金老师在参加上海市松江大学城高校艺术教育联席会议时提供,由笔者记录。引导学生通过艺术的形式增强团队协作能力、艺术创新能力和集体荣誉感。而且,相关活动强调所有学生的参与和团结,淡化艺术技能的竞争。通过三十多年来的坚持,这样的系列活动已经形成了校园传统,给校园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风景线,使得学生在毕业多年之后仍然感怀自己通过艺术而融入大学生活的青春。这一艺术融入德育的做法,不仅让本校学生在各个年级的艺术活动中深受感染,也在松江大学城的七校片区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此外,近五年来,上海市教委还推出了“大师系列校史剧”项目,协助推进高校美育工作。上海交通大学的原创音乐剧《钱学森》自首演之后,就被校党委指定为新生入校观赏的首场艺术演出剧目。对学校仅有少量感性认识的新生,通过该音乐剧不仅可以全面了解一代科学大师兼交大校友钱学森的事迹,更会被高年级同学和老师的用心表演所激励,由此增强把自身追求同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联系起来的决心。广受好评的《钱学森》,目前已是上海交大最有代表性的爱校励志艺术活动。①该信息来自2017年9月15日笔者在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对该院副院长、艺术教育中心原主任唐一中教授的访谈,由笔者记录。同时,以该剧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师题材校史剧,也都是上海市关于高校思政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的新近探索成果:到2018年为止,项目已相继孵化出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清贫的牡丹——王振义》、东华大学的《钱宝钧》、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潘序伦》、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裘沛然》、上海理工大学的《刘湛恩》、上海音乐学院的《燕子之歌》、华东政法大学的《律师·雷经天》等13 部剧,累计公演45 场,观众6 万余人次。②参见徐瑞哲《沪上13部大师剧正将公开献演,“排一个剧可能比上一年课效果还好”》,载“上观新闻网”,2017年6月29日(截至2019年8月4日)。https://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57789这一系列剧目,不仅润物无声地提升了师生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也增强了价值观教育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以及思政教育的亲和力。
仅就本次调研来说,高校中常见的才艺选拔类艺术活动有每年一度的“校园十大歌手”比赛、主持人大赛、舞蹈比赛、配音比赛、新生书画大赛等。其中,“校园十大歌手”类的赛事因不设报名门槛、由学生自发组织、时代感强而最受大学生的欢迎。近年来,随着电视和网络媒体热播多种围绕歌唱的综艺节目(如《跨界歌王》、《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等),高校校园内的才艺选拔类活动也争相效仿其赛制、组织方法、宣传方式等,将娱乐功能与人文意义以更新的方式融合起来,体现出青年学子对时代气息与文化质感的敏锐“嗅觉”。另一项有代表性的活动就是上海市教委基于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初衷,自2012 年起每年举办的上海市大学生原创音乐大赛。该赛事每届历时3 个月,面向全市大学生遴选优秀的原创作品和音乐人才,并通过持续的选拔和导师培训,催生和打磨出一批批兼具人文性、艺术性且围绕青春热点题材的音乐佳作,以歌声、乐声展示出大学生健康的青春风貌,得到了积极反响。③该信息来自2017年9月16日笔者在上海市政大厦对上海市教委体卫艺教处蒋萍芳老师的采访,由笔者记录。
区校合作,也就是文化场馆与高校共同服务于大学生及周边市民文化生活的艺术活动,是高校美育的又一亮点。例如: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艺术教育委员会牵头的上海高校艺术教育展演基地“天天演”活动,每年在“上海之春”等国际艺术节的时间段亮相于上海街头;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暑期青少年音乐夏令营自2010年创立以来,集结了一批批上海市高校品牌艺术活动去参与青少年国际艺术交流;上海音乐厅自2012 年起举办的“音乐午茶”项目,为一些品质较高的大学生音乐会提供了展演的平台,也为上海市周边民众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徐家汇公园每周六下午推出的“公园星期音乐会”,开办不久就获得了“上海特色广场文化活动”等荣誉称号;上海国际艺术节自2017 年起推出的艺术教育品牌活动“学生观剧团”(SAJ),每年招募一批具有一定社团经验、艺术素养和舞台表演意愿的在校大学生观摩艺术节的各项演出,对艺术教育活动和展览提出反馈意见。诸如此类由文化机构与学校联动的文化品牌,将大学生艺术团与社区公民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以多样的演出形式获得市民的良好反响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把所学技能付诸实用,增加舞台经验,提高专业水平,深入了解民情和国情,深化了对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认识,并且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随着高校国际化交流合作的需求日益增长,上海市主要高校的艺术团体近几年也逐步走出上海,走向世界。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的“上海大学生交响乐艺术实践基地”现有文化志愿者100余人,近年来在近20 所海外高校、30 余所国内高校和中小学,以及上海国际艺术节上进行过艺术普及演出。此外,在“文化兴国”战略的指引下、在国际化人才观的理念指导下,还有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艺术团多次赴海外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足迹遍及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武术团队参与2010 年上海世博会演出、南美洲文化交流活动、上海国际艺术节展演,并创编多套中医养生功法,深入社区基层,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养生功法传授、针灸推拿服务等各类公益活动。高规格、多渠道的海外艺术实践,对拓宽中国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丰富其人文体验、增强其民族自信,均有重要的意义。
为进一步理解大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动机和需求、了解学校开展美育工作的广度与深度、研究高校通过不同承载方式与路径开展美育的特征与有效性,笔者于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面向上海市12 所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线上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 份,受访者的各项人口学意义统计指标(如性别、生源地、专业类别、中小学时期艺术教育基础、是否为高校艺术团学生等)均呈随机分布。
这12 所院校中,较为知名的综合性大学有2所,其中复旦大学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 份;上海交通大学50 份,有效问卷43 份。专业类高校6 所(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发放问卷250 份,有效问卷216 份。其他普通类院校发放问卷150 份,有效问卷137 份。综上,有效问卷共计428 份,其中女生297 人,男生131 人,本科一至四年级占比分别为66.82%、22.90%、7.48%和2.80%。
笔者对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后认为,艺术活动作为沪上高校的校园美育载体,其基本情况与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可以总结如下。
观察和对比下页的表1 和表2 可见,上海市的高校校园艺术活动从高雅到通俗、从集体到个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其中高校举办的最常见也最活跃的是“以艺术为载体的学生才艺选拔活动”,但学生最愿意参与的是“与校园仪式紧密结合的艺术活动”,二者没有完全对应。这充分反映出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对文娱活动有着清醒的自主认知能力和积极健康的审美取向,但也反映出部分活动在社会媒体影响下过度追求热闹效果、过度助推个体才艺秀、盲目跟风商业媒介、在思想引领方面缺乏应有的美育高度等问题。与此同时,“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可喜地普遍受到学生欢迎,高雅艺术与通俗文化的分界越来越模糊,二者正在多元的校园艺术文化模式下较为和谐地共存。
表1 上海市普通高校举办的不同艺术类活动的活跃度调查结果(多选)
表2 上海大学生参与高校举办的不同类别艺术活动所呈现出的积极性调查结果(多选)
在高校传承和推广中华传统艺术文化是其得到继承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中国青年学生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下页表3 显示,5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学校开展艺术活动时是中华艺术活动与西洋艺术活动并重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上海高校对传统艺术在提升民族自信和国家意识方面的育德功能有着清楚的认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认为自己学校的艺术活动“以中华艺术活动为主”的学生仅占总样本量的7.95%。针对这一情况,41.49%的受访者认为“各自校园文化不同”是主要原因,21.17%的受访者表示“传统中华艺术活动不贴近校园生活,跟学生有较强距离感”,这几个数据还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在西方文化影响全球的今天,传统的中华艺术与年轻人渐行渐远的风险并未消失,而中华艺术文化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相对薄弱也使得学生进入高校后仍然对相关知识了解甚少。
表3 上海高校开展中华与西洋艺术活动的比重(单选)
当然,数据也折射出高校美育在挖掘传统艺术要素并开展相关艺术实践活动方面总体上后劲不足。为了在更多的大学生心目中扭转中国民族艺术“跟不上时代的节奏”的刻板印象,学校尤其应重视如何在策划中国传统艺术进校园时融入现代的元素,以更贴近青年人生活的方式宣传和呈现之。表4 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辅证了上海高校在艺术活动的设计方面本可以为中华传统艺术提供更大的空间。
表4 受访者对自己学校的中华艺术活动开展不足的意见与看法(多选)
表5 至表7 的数据,均反映出学生强烈希望学校在艺术活动方面提供更加健全的硬件设施支持。诚然,学校政策的推动、资金的落实是实现高校艺术活动良性开展的必要前提,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学校与二级学院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会导致不同级别的艺术活动同质化现象严重。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学校负责落实美育的各个部门之间缺乏长效沟通机制,在艺术活动的策划与执行方面缺乏宏观设计和协调。如果内容重复的活动过多,且由二级学院组织的这类活动水平又不高的话,容易导致学生干部乃至观众疲于应付,这就违背了艺术活动举办的初衷,削弱了其育人效果。
表5 受访者对影响自己学校艺术活动有效开展的因素的认识(多选)
表6 受访者对自己的学校开展艺术活动场地、设施等硬件方面投入的满意度(单选)
表7 受访者对高校更好地开展艺术活动的建议(多选)
表8 高校艺术活动的信息传播途径(多选)
数据显示,社交网络已成为高校艺术活动宣传的主要渠道。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具有便捷、易推广的特点,随手转发成本低廉、关注度高,易于造势。而设摊路演、发放传单、走访寝室、张贴海报等传统宣传手段作为新媒体通信的补充,也丰富了艺术活动的传播通道,加强了艺术活动的辐射力度。当然,微信平台作为高校思想宣传的第一窗口,其融思想性、引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传播风格还是最受大学生们欢迎的。高校有必要高度重视新媒体平台的育人功能,推出长效机制,保障其内容的审核和监督,以及后台的运营与维护。
表9和表10的数据反映出,学生并没有过于功利性(如单纯为追求德育加分等)地参与艺术活动,大多数人是遵从自己的兴趣的,他们认为参加校园艺术活动可以满足自己对艺术的兴趣,提升个人审美修养。另外,与老朋友相聚、结交新朋友也是参与艺术活动的主要动机之一。然而,也有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校园艺术活动没有给自己的全面发展带来帮助,这一情况提醒了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推进主要校园艺术活动之前,应预留足够空间调研学生的真实需求,充分认识艺术活动与立德树人之间的关系,将美育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
表9 学生参与高校艺术活动的动机(多选)
表10 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自我评价(单选)
根据前述的研究结果及其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思和提升上海市普通高校艺术实践活动。
当今,学生通过多种互联化的媒体渠道,接受着更为丰富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包括良莠掺杂的西方思潮。而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产生的急功近利的现象,以及价值观向功利主义的偏移,更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不再容易安定于过去那种循序渐进的模式之中。在商业化、物质化的全球舞台上,艺术的某些部分正在不可逆转地呈现出娱乐化、低俗化的趋势,其固有的人文性、精神性、经典性衰微之势让人担忧。①参见马友平《亚审美对当代青年审美的影响》,载《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6期。在功利、实用心理的影响下,教育对象在审美旨趣上也容易片面化,在审美理想上则容易世俗化,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边界趋向模糊。这种“亚审美形态”的价值取向,干扰着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会导致教育对象自觉或不自觉地疏远、拒绝主流意识形态。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具有丰富、深刻、崇高的特点,然而,它在“亚审美”思潮的浸染下,会受到调侃,甚至被随意“戏说”。②参见季洪材《亚审美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年第2期。
本次调研显示,以“校园十大歌手”为代表的“选秀类”活动在各大高校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诚然,这样的活动内容不仅迎合了青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感官上形成强大的冲击,而且其宣传策略、舞美灯光等方面往往也投入较大。但是,如此声势较大的活动选拔出的“校园明星”们,是否能够担负起其在校园艺术文化氛围中的榜样职责,进而实现“以点带面,怡情育德”的艺术教育目标呢?这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思。若校园中长期弥漫着浅层次的感官艺术享受,并以此作为“艺术”甚或“美育”的代言,那校园风气恐怕也只能日趋浮躁,与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理念背道而驰。
大学生总体上仍然处在审美心理尚不稳定的时期。在本科阶段,由大学生自主发起的校园艺术活动,特别是受西方影响较大的流行艺术活动,若不加以引导,就容易滑入主动“克隆”、传播西方文化语言和价值观念的泥沼。高校开展艺术活动时,应该对活动的立意和育人深度进行甄别和取舍,在资金投入和宣传引导方面更多地扶持那些具有一定文化厚度和时代精神的活动,鼓励学生增强文化危机意识和文化责任感,在汲取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艺术创作手法的同时,主动探索传递中国主流文化的更多方式,争取通过艺术活动引发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民族艺术现象所承载的文化深层问题的思考,逐步推高其品鉴水平。
创造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艺术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已经在各种大众媒体中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元素乃至学习、工作中的元素,越来越多的人文学者、科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媒体工作者不断地从艺术中汲取灵感,将艺术的思维方式渗透到自己的主业中。可以说,艺术提供的感受、想象和创造能力,已是促进当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中国当今需要的综合型人才的不可或缺的素质。
因此,高校应鼓励学生将“创新”二字贯穿到艺术活动中去,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鼓励学生开展具有中国时代精神的校园原创艺术活动。在活动体验方面,高校的艺术活动要将“原创性”作为美育评价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并细化其环节设计和分层内容,警惕冠以“创新”为名义的“换汤不换药”的肤浅运作模式。此外,还应研讨出台配套的措施,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融合高校所在地域特征,并结合当代中国精神和中华民族的特征,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艺术知识与理论,尝试推出更多具有中国公民文明气质和鲜明个人特征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实践。
如前文所述,校园仪式活动能够在特定的时空中营造出或庄严肃穆,或激动振奋的特殊育人氛围。大学生非常重视也迫切期待学校将各类艺术活动融入仪式。所以,高校艺术活动的策划者应充分把握学生心态,以校园仪式为契机与载体,在情境激发、理念引导、道德教化、爱国情感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探索艺术育人的新方式,更加巧妙地将本校校园精神内核通过艺术活动融入大学四年不同时期的活动中去。比如,开学季用凝结了校园精神的艺术作品,通过军民联欢、迎新晚会、艺术团宣讲等平台对新生进行首次校园精神的培育;在校庆等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中,围绕本校的人物、事迹,增设紧扣主题的原创性艺术展演;在教师节、五四青年节等师生紧密联系的节日时,挖掘师生合作的艺术活动主题;在毕业典礼的艺术活动中融入爱校荣校的感情教育;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艺术凝聚了一个民族的哲学、性格、文化和心理积淀,直接作用、影响、建构人类的心理和情感。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艺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人类族群在社会中的思想、情感、经验和行为方式,与文化背景、审美状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确证。当前,世界各国都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重要性。
上海市高校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各省市的前列,各校均积极通过各类载体进行文化美育,培养学生跨文化的国际视野、民族责任感和人文情怀。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当是中外文化对话最为直接的沟通媒介。我国优秀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在长期历史及其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具有共同的中华民族特质,是维系、协调、指导、推动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也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虽然中、西艺术佳作都具有认知、道德、审美三大价值功能,但相比而言,在艺术的价值功能上,中国更注重道德教化,注重美与善的统一,注重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一体,西方则更注重科学理性精神,注重美与真的统一,注重个体情感的表现。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尽相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和教育观。高等学校作为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的前沿阵地,有条件也有基础通过艺术教育的平台,通过书法、古典文艺美学、中国乐器、民族歌舞、篆刻等课程或社团,开展多种艺术德育体验与创新活动。大学生需要在大学教育阶段进一步巩固在中、小学阶段初步建立起来的爱国情感,主动融入,进而形成更加牢固的民族自觉、情感认同。
高校艺术活动的美育功能,既不应是艺术教育的“德育化”,也不应是德育的“附庸”,而是应成为培养学生文化精神和自省能力的推动力。高校艺术活动决策者、艺术教育工作者、德育工作者,需要基于对美育的既有经验和认识,相互尊重,形成合力,继续遵循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规律,在高速变动的时代潮流中保持端正沉稳的初心,不断地探索艺术活动参与高校美育的外延与内涵,更好地推动美育工作的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