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举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西 416000)
农业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支柱型产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范围内竞争的激烈,传统农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为了培养大批的新型农业人才,高职农业类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就显得尤为关键。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农业专业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教学质量不高,这对于新型农业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针对这一背景,加强高职农业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十分重要。
很多高职院校农业专业教师师资力量薄弱,且很多教师虽然理论知识较为完善,但实践能力存在欠缺,无法很好地进行教学,而如果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又受限于经费等问题难以大范围推广。很多教师在教学理念方面也存在问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导致教学难以顺利进行。
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质量往往不高,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且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方面存在欠缺,导致其很难适应农业课程的学习。更为关键的是,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的思想较为混乱,对于农业专业存在“自己看轻自己”的情况,只是抱着“混文凭”的想法进行学习,自然无法投入较多的精力,导致课程学习效果较差。
高职院校在针对农业类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时候,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处理,并且充分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在学生进校的时候,学校需要打破传统教学中从理论开始教学的桎梏,认识应当一开始救治学生进行专业性实践,比如学习基本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种养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慢慢摸索土壤肥料、植物学等方面的知识,便于学生在进校的初期就可以接触专业知识,以免学生缺少实践经验。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参与一些层次较高的实践,比如保护地生产实践等,之后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到生产一线进行亲自实习,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通过实践不断提高个人技能完善自我,也能保证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高职农业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也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是关键角色,只有教师自己的能力较强,才能保证教学效果。在选择教师的时候,学校需要对其进行全面考察,除了需要教师有完善、系统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在正式开展教学之前,学校需要让其接受完善的培训,通过培训帮助教师掌握最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且让教师对所要教授的科目与学生情况等进行预先分析,制定科学的计划,这样才能为教学做好铺垫。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学校需要定期进行评价,并且制定科学、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不断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针对高职农业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学校和教师还需要不断加强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当今农业发展速度较快,且形式更为丰富多样,高职学生需要不断提高核心素养和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的农业生产需求等。教师需要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信息的发现和分析能力等,并且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还要鼓励学生独立解决发现的问题,并且学会与其他人进行共同合作。教师在提高学生农业知识、操作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且下达相应的学习任务,小组之间独立完成,这样可以让学生之间密切合作,并且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进行共同分析讨论等,进而提高综合能力。
针对高职农业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其主要问题多为学校层面与学生层面两种类型,且问题类型较多,复杂程度较为明显。对于高职农业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教师需要把握存在的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入手,选择科学、高效的措施进行教学改革,实现农业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