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陵,关昕,姚家琪,纪亚红,许宇飞,曹丹娜*,温颖,曲冰,王丰,徐佐宇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针刺作为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对血管、内分泌、免疫或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正逐渐被国内外研究者证实[1-2]。目前,针刺对脑中枢活动的特异性改变成为热门的研究方向[3-4]。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以其可重复性、空间分辨率高、无创性等诸多优点,被用于对针灸神经机制的研究[5]。血氧水平依赖技术(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可通过脑神经元活动引起的血液动力学改变情况,来反映针刺腧穴在中枢的效应机制。本研究应用功能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技术(BOLD-fMRI),采集针刺太白(SP3)、太冲(LR3)单穴脑Bold信号图像数据,探讨针刺下肢不同经络腧穴所致脑中枢效应的特异性。
本研究共招募15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年龄(25.36±1.72)岁。所有受试者均为右利手,体型适中,无精神或神经疾患,无MRI禁忌症和针刺禁忌症,无头部受伤史,无酗酒或滥用药物史。受试者均被告知实验过程,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附属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依据《国家标准化腧穴定位标准》,由同一名专业针灸师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分别对每位受试者右侧太白穴(SP3)、右侧太冲穴(LR3)进行针刺操作。直刺深度为0.4~0.7寸(13~23 mm),进针得气后,留针60 s再捻针60 s,捻转角度为(180±5)°,频率为(65±10)次/min,以麻胀等适度得气感为宜。功能序列扫描使用block模块方式[6],一共4组刺激,每组刺激均由1个持续捻针1 min的激发态和1个留针的基线态组成(图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受试者每次针刺操作时间间隔为2周。
图1 Block模块刺激示意图
应用飞利浦3.0T磁共振扫描仪和8通道鸟笼颅脑线圈。使用T1WI-3D-TFE-ref 序列采集结构图像:TE为3.4 ms,TR为7.6 ms,matrix为228×227,FOV为240 mm×240 mm,flip angle 为8°,层厚为1 mm,层间隔为0 mm,扫描188层,扫描时间为4 min 52 s。使用EPI序列采集功能图像:TE 为30 ms,TR 为2 000 ms,FOV为 240 mm×240 mm,flip angle 为90°,Matrix 为64×64,层厚为3 mm,层间隔为1 mm,共240个时间点,扫描时间为8 min 6 s。
基于MATLAB 2017a平台的DPARSF、XJVIEW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及结果呈现。数据预处理包括:移除前10个时间点并进行时间校正以稳定初始信号;以任意方位位移大于2 mm或旋转度大于2°进行头动校正;以体素3 mm×3 mm×3 mm进行图像归一化;去除因机器工作升温或被试疲劳导致的线性漂移;回归头动、脑脊液和脑白质信号等协变量;选取0.01~0.08 Hz带通滤波以减少生理信号漂移和高频噪声影响;采用6 mm×6 mm×6 mm半高斯核对图像进行空间平滑等。
使用统计参数图软件SPM12先分别对两穴的数据做单样本t检验,利用XJVIEW软件获得针刺太白、太冲两穴共同激活的脑区。再对受试者两次针刺数据做配对样本t检验,获得针刺太白、太冲两穴的差异脑区。统计值为体素水平P=0.001,簇水平P<0.05(FWEc校正)。
针刺太白、太冲单穴共同正激活脑区为:左侧额上回(BA6)、左侧额下回(BA46)、左侧颞中回(BA37)、左侧丘脑、右侧脑干。见表1。
表1 针刺太白、太冲单穴Bold信号共同正激活脑区
注:体素水平P=0.001,簇水平P<0.05(FWEc校正)。
针刺太冲与针刺太白穴相比正激活脑区为:左侧颞下回(BA19)、双侧额中回(BA8)、双侧背外侧额上回(BA9)、左侧楔叶及顶上小叶(BA7/31);负激活脑区为左侧岛叶(BA13)。见表2、3。
表2 针刺太冲与针刺太白穴相比正激活脑区
注:体素水平P=0.001,簇水平P<0.05(FWEc校正)。
表3 针刺太冲与针刺太白穴相比负激活脑区
注:体素水平P=0.001,簇水平P<0.05(FWEc校正)。
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与脱氧血红蛋白具有不同的磁敏感性,在MRI图像上呈现不同的BOLD信号,这种信号的改变被认为与脑功能活动密切相关[7]。针刺腧穴BOLD信号增强(正激活)表明神经元活动的邻近血管血流量和血流容积增加,使活动区局部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随之增加,并多于神经元代谢所需,局部脑区神经元活动活跃度高。反之,BOLD信号减弱(负激活)表明神经元活动区的顺磁性物质-去氧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局部脑区的神经元活动因缺氧受到抑制。BOLD-fMRI技术可以提取并显示这些微弱的信号改变,广泛应用于任务态腧穴特异性的fMRI研究中[8-9]。
太白穴位于足第一跖趾关节后缘,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前方凹陷处,两穴均为下肢腧穴,针感的神经传导通路相同,即针刺信号沿腓神经入脊神经,上行至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10-11]。本研究中针刺两个单穴在额下回、颞中回、颞下回、丘脑、脑干等脑区出现相同激活脑区,证明了以上神经传导通路的存在。
针刺疗效遵循经络的循经感传[12]。足太阴脾经在内踝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向上穿过膈肌并沿食道两旁上行,连舌本、散舌下,其分支从胃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在额叶皮质的命名和语言转换之间的功能中,额下回被认为是经典语言相关区域,针刺太白穴可见额下回的激活,这与脾经循行的连舌本、散舌下有一定相关性。笔者在本研究中发现,针刺太白穴脑内BOLD信号改变区明显少于针刺太冲穴的激活脑区,且BOLD信号改变的强度较弱,这间接验证了脾经经络的循经感传理论[13]。足厥阴肝经从大趾背沿足背内侧向上,上行小腿内侧及上膝腘内侧,沿着大腿内侧进入阴毛至小腹,向上通过膈肌并分布胁肋部,沿气管之后上行进入喉头部,连接目系,上行出于额部,肝经支脉从“目系”下向颊里,环绕唇内。针刺太冲穴可见额叶皮层的广泛激活,在额中回和颞下回可见BOLD信号增强的改变。额中回是头眼运动区,和上丘一起调节眼球运动[14];颞下回是视觉联合皮层,参与视觉形成和分析[15]。这些脑区的信号改变,与肝经连目系,上行出于额部的经络循行理论相符合。额中回还具有控制非语言特定认知功能,与经典语言相关区域-额下回相互沟通关联[16]。针刺太冲穴可见两者的激活,与肝经支脉从目系下向颊里,环绕唇内的循行具有一定关联。
“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临床研究证实,原穴为脉气所注,针刺原穴能通达三焦原气,治疗经脉循行所过脏腑、组织疾病[17]。研究认为,针刺穴位具有双向调节中枢效应机制,即针刺可使组织或靶器官由异常兴奋或抑制状态,趋向该区域正常时的表现,最终使机体由病理状态恢复到生理状态[18]。边缘叶是调节内脏活动的重要中枢,针刺太白穴通过双向调节效应,改变局部脑区血氧代谢浓度,降低边缘叶神经元的活跃度,影响肠道中α-突触核蛋白的数量,进而调节胃肠活动[19]。太冲穴为肝经原穴,针刺太冲穴在背外侧额上回、楔叶及顶上小叶等脑区可见特异性激活区。额上回在人类高级认知活动中,被认为主要在抑制性控制及情绪调节中发挥作用。顶上小叶可通过短联合纤维连接其他脑回,在认知控制中负责信息的传递。这些脑区参与前额叶皮质整合功能,与思维、认知等高级活动有关[20],与太冲穴主治头痛,郁证等疾患的临床功效相符。
综上所述,针刺腧穴的中枢效应符合经络循经感传理论,针刺太白、太冲穴激活脑区的差异性与腧穴临床功效有一定关联。这种关联是否与同经腧穴具有正相关性,在病理状态下针刺的效应是否存在一致性,我们期待进一步的临床实验予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