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变得更高。对此,教育部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要求,以期望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和能力都未完全发育成熟,所以在教育问题上,应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全面的教育措施。而在儿童的能力培养中,想象力是其中的重点,丰富的想象力能够使学生形成活跃的思维,加强创新和进步。对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为主题,着重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培养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想象力 培养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5.029
在我国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之后,全民的思想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然而,在思想文化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似乎更看重分数的提高,却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其中,想象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一、想象力的基本含义及要求
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是思维瞬间变化的产物,能够充分表达人类内心的想法。众所周知,我国的基本语言是汉语,从国家的角度对学生开展的汉语培养工作是通过语文学科实现的。语文学科则是一门需要运用人的听、说、读、写、悟等能力,从而根据语言上的基本交流,在大脑进行信息处理之后,全身协调完成的学习科目。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思维逻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此外,我国具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能够满足语言学习的要求。同时,通过学习古今文化知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在此情况下,教育部门明确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和目标,旨在传播思想文化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国内甚至于世界的发展。想象力的要求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出的,符合时代意义,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文化氛围。
二、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性
1.想象力是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础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智力上、思想上都还有较大的可塑空间。因此,在此阶段对其进行想象力的培养是必要且有效的。想象力需要综合学生各方面的知识,运用耳、目、脑等器官进行信息的综合处理,从而根据自身的经验和能力,对所描绘的事物进行想象和模拟。
经过长期训练,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并对事物产生新的体会和感觉,综合能力也会随之不断提升。另外,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工作,是对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和检验,能够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2.想象力的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需要大量的学科技术人才,来推动和创新新兴产业,从而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创造大国的宏伟目标。因此,国家和社会对新一代青少年有着重大的期许,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承担者。因此,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更加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使我国尽早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3.想象力的培养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
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能够从侧面带动更多的经济产业发挥积极作用。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文化大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人士。但在文化继承和传播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发展的动力,因此必须要加以传承和创新。在文化寻找和传承过程中,许多文化和传统只有文字记载,而缺乏实物或图片,因此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想象力,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具体措施
1.文字联系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只凭借文字的叙述,就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营造出相应的画面,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十分困難的。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心理、能力上都没有发育成熟,其个人经验还比较匮乏。
而在语文课本上有着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情景和人物情感。对此,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由此可见,通过图画描绘的内容,再结合文字叙述,能够更加简单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情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同时,插图也能缓解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压力。
2.鼓励课外阅读,依据文字绘制图画
语文教学是依赖于语言发展和传播的,而只靠课堂上教师对课文的讲解,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可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从而培养和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更多新字词,便于学生今后阅读时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色彩。
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阅读的课外书,想象出画面,来开展绘图比赛。这样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更多的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综合素养。
3.开展情景剧表演,丰富学习内容
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充分挖掘课文内容,选取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篇目,组织学生体会意境,然后分小组或自由组合,在课后自行排练情景剧。课上以小组顺序进行情景剧
表演。
尤其是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由于古汉语晦涩难懂,小学生压力较大。对此,可以开展情景剧表演教学,因为情景剧表演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课文内容,并对课文的感情色彩进行细致揣摩,从而使学生不断摸索,深入理解文章内涵,也培养了想象力。
4.运用网络教学资源,以续写方式提升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有限,主要是考虑到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力不高,且还处在奠定语言基础的阶段,因此不能在教学内容上太过深奥,否则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
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生的能力培养较为重视,传统的课文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因此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显得尤为重要。而网络上有不少包含丰富教学资源的平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来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也可以从网络上寻找适合小学生续写的内容,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要求小学生完成续写任务,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还避免了抄袭的现象。
综上所述,语文是重要的学科,既能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也能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还能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而目前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培养,还存在较多问题,教师需要不断分析总结,从而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 陶望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学习的代价研究》,鲁东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2] 刘晶晶《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标准与学生评价的一致性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3] 谭景凤《基于体验学习的小学语文情境创设研究》,西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4] 冯智静《小学分学段古诗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策略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论文。
[5] 彭辉《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13期。
(王好伟,1984年生,男,甘肃省甘谷县大石镇王湾村人,汉族,中小学一级教师,汉语言文学大专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