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你会漱口吗?漱口容易学吗?相信大家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但是一场关于漱口的“战争”却在我和恺恺之间打响……
班上的小朋友午餐后开始漱口已经第三天了。我检查了孩子们杯子里的水,接连三天,又是恺恺没有漱口。“今天一定要让他好好学习学习!”我心里暗暗地想。
“恺恺,过来漱口!”我把他喊到面前,指着杯子对他说。恺恺望着我没有动。我心里打鼓,“这小子倔脾气又上来了。”我使出了我的第一招:循循善诱式。“我们吃了饭,牙齿缝里会有食物,小虫子就会来咬我们的牙齿,漱了口就没有虫子来了!”小家伙不为所动,仍然没有动。
于是,我使出了第二招:亲身示范式。“你是不是不会?来,老师教你吧!我们一起来漱口。”我端上水,和他一起来到洗手池边,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他端着水杯,喝了一口。我继续示范:“不是喝下去,是包在嘴里,咕嘟咕嘟再吐出来。”他还是没有动。
这招不行,再换一招:同伴带动式。我请来一个小朋友做示范,看着小朋友吐出了漱口水,恺恺仍然没有动。如果说,我与恺恺在漱口的问题上是一场战争,第一个回合,我这个在幼教战线上工作二十几年的“老兵”竟然在一个三岁多的小不点面前败下阵来。
面对困境,我使出了第四招:家园合作式。我联系了恺恺妈妈。恺恺妈妈反映:“孩子因为漱口的事情不想上幼儿园,希望老师给他20天时间作为缓冲。在此期间,就先让孩子用喝水的方式代替漱口。”
于是,我们用“延后缓冲式”等待恺恺能主动学习漱口的方法。
20天的时间很快就过了,我满心期待地去“验收成果”。但是恺恺仍然没有学会。第二回合的战斗难道又要以失败收场?郭靖不是有降龙十八掌嗎?我也有我的化骨绵掌。我决心用一中午的时间来扭转局面。
第六招:形象模仿式。“恺恺,我们来像小鱼一样练习吐泡泡。噗噗噗”。恺恺没有行动。
第七招:威逼利诱式。“今天如果漱了口,老师就给你贴一个漂亮的贴贴画。如果不练习,我就一直陪你在这里,哪里都不能去!”恺恺大哭起来,“我要牙齿长虫,我要去看牙医!”我冷静地告诉他,哭是没有用的!于是,我们这场拉锯战不断胶着,不断僵持……将近三十几分钟,我还是败下阵来。
没想到一个简单的漱口问题耗费了我的大量精力!在这场战争里,没有赢家!我找恺恺妈妈进行了一次深入地交流,才知道:这个孩子脾气执拗,曾经一度让妈妈以为是自闭儿童,也差点让妈妈患上抑郁症。孩子现在能融入集体,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有时候事情并不全是“我以为”的样子,其实每件事都有他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我曾经以为是家长的“溺爱”造成孩子这种偏执,但看到恺恺妈妈眼眶湿润地讲着恺恺的“特殊”和“进步”时,我释怀了!因此,当发现孩子的问题时,我们先不要急着先进行主观判断,而是需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分析找出事情的原因。
反思我自己的心态,除了有老师要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责任感以外,也有因自己的权威被挑战的不甘。既然教育孩子有时就像“牵着蜗牛去散步”,那我不妨把脚步再放慢点!这场关于漱口的战争并没有结束,只是我们不再急着马上得到结果。也许是一星期,也许是一个月,也许一学期……我们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