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铭
【摘要】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关键词】政治文化建设 国有企业 党的价值观 政治生态
一、加强国有企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这个重大政治原则什么时候都不能动摇。目前,还存在有的单位重业务轻党建,党组织法定地位不落实,职权不明晰、作用难发挥,党建责任落实仅停留在签字背书等现象,说明当前形势下党的政治文化建设弱化,国有企业党建依然存在缺失现象。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必须建设先进的政治文化,营造纯净的政治生态。各级党组织应当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将是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政治任务。
(二)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解决国有企业政治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
有什么样的政治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政治生态。腐朽的政治文化,对企业的污染甚重。有的“官本位”特权思想严重,认为当官就要谋取特殊利益;有的把企业当做自己家,独断专行、“一言九鼎”,搞“一言堂”;有的拉帮结派,培植个人势力,搞“圈子文化”;有的对党的政策规定阳奉阴违,做“两面人”,搞变通等等,这些腐朽文化的存在,严重污染了企业的政治生态环境,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如不及时纠正和净化,就可能形成蔓延之势
(三)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总书记指出,“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是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切实体现,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国有企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要抓好党性教育,以核心价值观领航向、聚人心、促发展
党的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要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与制度化,学党章党规、学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要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以解决问题、发挥作用为基本目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学习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引导党员在企业发展中挑重担、攻难关、解难题,积极践行“四讲四有”,争做合格党员。
(二)要抓好选人用人导向,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引领政治文化
选人、用人导向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风向标”作用,有什么样的选人、用人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就会有什么样的政治文化。要突出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政治标准,结合实际,把对党忠诚、勇于担当、创新有为、清正廉洁等要求内嵌到干部选用工作的各个环节,切实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做到岗得其人、人岗相适、人事相宜。要高度警惕、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严防“带病提拔”,确保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真正让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
(三)要抓好监督管理,以刚性的纪律规矩涵养党内政治文化
要把严明纪律作为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政治纪律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作用,大力增强党员干部遵守纪律的法纪观念和政治意识,做到心中有戒、严于律己。要坚持开展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政治理论、道德品行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端正政治取向、坚定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促使党员干部提升思想境界。要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和途径,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扬民主,形成严密的监督网络,把监督重点放在重点部门、领导干部,把监督关口从事后向事前和事中前移,实现党内监督工作的制度化和程序化。
三、加强国有企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一)突出价值引领,厚执党内政治文化土壤
应进一步加强党建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着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推动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让党员干部经常接受政治体检,净化政治灵魂,提高政治素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使党内政治生活充满吸引力和活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坚持和完善政治仪式,使党内政治生活庄重、严肃、规范;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旗帜鲜明讲真理、修正错误,统一意志、增进团结。通过系列标准、规定动作,凝聚上下共识、引领党建走向、调动集体力量,形成良好的政治局面。
(二)突出关键少数,发挥典型示范引领效应
坚持以旗帜鲜明的用人导向引领政治文化,在选人用人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扩大干部考察的深度和广度,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考察拟提拔任用对象,同时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在严肃选拔任用纪律上下功夫,确保选拔任用的干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职工群众信得过。要积极发挥党员领导干部“领头雁”作用,党员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以上率下,能够形成上行下效、整体联动的总体效应,影响和带动党员干部恪守和践行先进的政治文化理念,抵制和反对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侵蚀,同时领导干部积极推动、大胆实践,则会发挥走在前、冲在前、干在前的表率作用,促动和推进党内政治文化扎实有效、持续提升,形成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突出执纪监督,筑牢全面从严治党政治防线
应着力构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两个责任”任务清单、责任追究“三位一体”责任体系和责任体系、运转体系、评价机制“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抓实顶层设计,为落实“两个责任”提供坚实保障。应以正风肃纪为抓手,以制度约束为重点,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设,盯紧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踩“红线”、闯“雷区”的保持“零容忍”、追责到底,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应充分整合各方资源,牢牢抓住党内监督这个“牛鼻子”,运用好监督执行“四种形态”,强力落实党内监督,真正使党内监督严起来、实起来。以监督执纪刚性的制度约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遵从制度、敬畏制度,切实维护制度的刚性,讲纪律、守规矩,以有效的党内监督和政治评价,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切实筑牢守住全面从严治党政治防线,推動企业党内政治文化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