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宇石
摘 要:我国国务院于2014年首次提出了“旅游精准扶贫”的概念。因此,通过对新疆玛纳斯县清水河乡的实地调研,分析清水河乡在实施旅游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精准扶贫,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扶贫攻坚战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玛纳斯县
一、玛纳斯县清水河乡旅游资源分析
清水河乡位于玛纳斯县南部山区地带,地势由南向北倾斜,蕴藏着丰富自然资源,风景秀美,草原一望无际,民族风情绚丽多彩。全乡可分前山、中山和后山三个小地貌。后山较为险峻,独特的地貌使其拥有广阔丰美的夏草场;中山山峰冬暖夏凉,生长着天然云杉林,为该乡夏、冬季牧场,适宜开展多种旅游项目;前山海拔较低,山势低缓,是清水河乡农民种植业的主要选地。
二、玛纳斯县清水河乡旅游精准扶贫帮扶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对清水河乡的帮扶力度不足
清水河乡发展旅游业较为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资金短缺。虽然目前玛纳斯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帮扶举措,但就清水河乡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而言,力度仍然不够。首先,对于开发旅游资源来说,虽然清水河乡的自然条件较好,但该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饭店、酒店数量远不能满足大批游客的需要,因此会直接导致旅游投资建设周期长,进而消耗大量资金和时间。其次,清水河乡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无法提供更多的资金去发展旅游业;同时,该乡农牧民居多,对于旅游业的消费兴趣不大且消费水平也不高,无法推动旅游业产业链的生成。而仅仅依靠外地游客观光并不现实,应当对乡内居民进行旅游培训与教育。
政府开展帮扶活动时,不仅应增加资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智力的帮扶。由于较为偏远与落后,清水河乡的旅游人才奇缺,无法吸引足够的专业人才。而当地居民常年以农耕为生,对如何发展旅游业、怎样参与旅游业并不了解。目前,清水河乡的帮扶活动仅仅基于在小范围、小领域满足温饱,不管在经济上还是在思想上都远远不能支持其旅游业的发展。
(二)帮扶主体单一,缺乏多方面主体支持
首先,由于清水河乡自然环境以草原为主,基础设施薄弱,因此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而目前对于清水河乡的旅游扶贫帮扶以政府为主,缺乏多方面主体的支持,总体上该乡在扶贫进程上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其次,旅游发展政策还不配套,在融资、税收等方面缺少政策支持[1]。再次,清水河乡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多元化旅游扶贫投入体系,资金投入来源单一,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缺乏旅游企业等多方面的支持。
(三)旅游精准扶贫贫困人口参与度不高
1.清水河乡贫困人口参与意愿不高
清水河乡居民信息较闭塞,常年以农耕放牧为生。由于政府宣传鼓励不足,加上牧民居住分散,牧民不能将自身脱贫致富与发展当地旅游经济结合起来,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不高。
2.清水河乡贫困人口参与能力不高
清水河乡居民收入大多依靠农牧业,从事旅游业对其来说依旧是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开展、如何参与是贫困人口参与最大的障碍。
三、玛纳斯县清水河乡实施旅游精准扶贫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对改善旅游精准扶贫帮扶的具体措施
1.建立多元化的帮扶体系
清水河乡目前旅游扶贫主体单一,应拓宽旅游帮扶体系,号召动员更多的主体加入到旅游扶贫中来,才能多方面、多领域地进行精准帮扶,进而构成多元化的帮扶体系,发展较为完备的清水河乡帮扶系统。
(1)鼓励企业及社会各界参与清水河乡旅游扶贫
鼓励企业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旅游扶贫开发中来,通过多种手段、多种渠道进行帮扶[2]。比如,在清水河乡投资建设全域式度假村,通过多方投资支持及宣传,使清水河乡成为一个真正的旅游目的地。然而,仅仅依靠各界帮扶还远远不够,当地农牧民自身对旅游参与的渴望才是首要的推动力,可通过政策、资金等方式引导当地居民自身脱贫的愿望。
(2)建立清水河乡公共服务、文化教育建设帮扶体系
通过改善清水河乡公共服务体系,发展乡村旅游文化教育事业,提高清水河乡农牧民的参与旅游业的能力,使其从根本上接受旅游扶贫,从而参与到其中,进而推进旅游精准扶贫进程。
(3)建立清水河乡经济建设帮扶体系
清水河乡经济建设帮扶体系可以帮助该乡实现产业供给环节本地化,依靠清水河乡自身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条件,通过经济帮扶,以旅游业带动多产业共同发展。
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当地政府正在鼓励开展中草药种植项目。由于清水河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适合贝母、黄芪等中草药的种植,而且中草药经济效益比各类农作物经济效益都高,经过清水河乡政府商讨,最终确立在团庄村试种贝母、黄芪等种草药,努力打造清水河乡特色中草药基地。2017年清水河乡试种贝母600余亩,2018年种植黄芪100余亩。据了解,黄芪一亩地产值可达到5 000元左右,这样可以充分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增加农牧民的收入;同时,种植的药材也可出售给游客,以形成特色的旅游产品。
2.提高帮扶力度和水平
针对清水河乡旅游扶贫帮扶力度不足的现状,应当多主体、多途径、多渠道的提高当地扶贫水平解决。
(1)加大政府、企业的旅游扶贫帮扶
促进政府及企业对清水河乡进行旅游精准扶贫帮扶力度,玛纳斯县旅游相关部门应该对清水河乡进行政策上和经济上的帮扶,增加财政预算资金,在该乡的旅游业发展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旅游扶贫帮扶的目的[3]。
(2)加强旅游扶贫人才帮扶
清水河乡这样的边远贫困地区,人才的进入意愿明显不足,因此支持人才培養和鼓励引进人才是首要途径。一方面,通过开展旅游相关培训培养乡内人才,带动乡内旅游项目发展;另一方面,玛纳斯县可调配旅游人才前往清水河乡进行精准帮扶,带动旅游业发展。
(3)探索发展旅游业资金来源渠道
资金支持对清水河乡旅游发展起基础性作用,将旅游扶贫切实加入清水河乡发展规划中,积极开拓清水河乡旅游扶贫的多元资金来源渠道,对于该乡长远的旅游扶贫发展至关重要。
3.优越的旅游政策环境
为促进旅游业发展,2017年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旅游促进办法》,鼓励乡村旅游规范化发展。一系列促进旅游发展政策的出台为清水河乡旅游经济发展带来政策机遇,对于清水河乡实施扶贫旅游而言,政策环境将是最大的支持。
(二)旅游企业对改善旅游精准扶贫帮扶的具体措施
1.旅游企业的资金帮扶
清水河乡自然条件优越,水源充足、草场丰美,因此可以吸引旅游企业来此开展农家乐等旅游项目。鼓励当地企业开发旅游项目,不仅可以增加清水河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同时也能为更多的乡内农牧民提供就业岗位,从而改善旅游业大环境。
2.旅游企业营造旅游氛围
清水河乡拥有丰富旅游资源,要想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者,应当在旅游宣传与营销上着重关注。玛纳斯县拥有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由清水河乡申创的“千米熏马肠”。这是清水河乡人民的骄傲,对于清水河乡旅游来说无疑是一个好的卖点。
但是,清水河乡地处偏远,知名度不高,缺少市场,这就需要帮扶主体帮助开拓客源市场,如政府的政策支持、旅游企业的入驻都会间接提升该乡的知名度,从而营造旅游氛围。尤其是旅游企业可以发挥旅游带动效应,挖掘该乡深层文化内涵,开拓多种旅游产品,策划相关旅游活动。
近幾年,工业化工厂的建设导致新疆部分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清水河乡周边城市亦是如此。城市居民工作、生活压力增大同时居民收入也持续增长,生态、健康、养生等旅游观念开始渐渐深入人心。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成为城市居民工作之余或节假日旅游的理想之地,这正是清水河乡的一个天然优势,再结合当地正在种植的药材,可以打造养生旅游产品,从而形成良好的旅游氛围。
(三)改善贫困人口参与旅游精准扶贫的措施
1.提高贫困人口旅游扶贫参与的意愿
对于地域较为偏远的清水河乡来说,当地的农牧民常年以农耕放牧为生,思想上较为保守。采访发现,该乡居民对于旅游业并不了解,更谈不上有参与的意愿。
针对清水河乡贫困人口对于旅游业参与意愿低的问题,首先可以通过宣传乡村旅游的开展方式、开展内容吸引居民注意。当地政府和企业可进入该乡对于旅游项目的开展进行指导,让该乡农牧民真正了解并充分认识到开展旅游项目的难度并不高,从而提升其主动性。引导当地居民了解促进旅游业发展对其自身的益处,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还有利于今后长远的发展。
2.提高贫困人口旅游扶贫参与的能力
对于为清水河乡农牧民进行旅游扶贫参与能力的提升问题,核心在于政策支持,只有政府在此方面足够重视,该乡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才能得到支持,进而吸引更多的扶贫主体进入清水河乡进行帮扶活动。与此同时,清水河乡农牧民旅游扶贫参与能力的根本在于该乡居民自身的素质,因此提高参与能力的本质就是提高该乡贫困人口的基本素质和基本知识,培养其对旅游业参与的知识储备和信息联通,从根本上解决参与能力不足的问题,以此推动清水河乡旅游业的开展。
此外,还可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清水河乡贫困人口的参与度。
(1)鼓励开展“农家乐”旅游活动
发展旅游业是改变贫困地区居民收入方式单一的有效解决方式。如何使当地居民在不改变原有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提供食宿等方式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农家乐”就成为一个极其适当的方式。首先,多年以农耕放牧为生活来源的农牧民很难直接接受多变多样的旅游业,但开展“农家乐”仅需村民们开放果园,在心理上易于接受。其次,结合清水河乡天然草场的资源优势,仅需扩大知名度、吸引游客,就可将“农家乐”进行推广。此时就更加需要政府适当放宽政策,鼓励当地农民开展农家乐活动,走向致富道路。
(2)鼓励开展“牧家乐”旅游活动
“牧家乐”就是以牧业和牧区为基础,并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兴的旅游产业[4]。截至2017年,清水河乡只有3家“牧家乐”,临近的旅游生态村团庄村的“牧家乐”在形式上也较为单一。而清水河乡位于天山北部坡地,草原宽阔、草场丰美。可见,清水河乡“牧家乐”的建设具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同样需要政府的支持。
(3)鼓励开展刺绣合作社旅游活动
近些年,哈萨克手工刺绣花毡作为装饰物渐渐受到大家的喜爱。清水河乡政府大力支持哈萨克族手工花毡的传承和发展,在清水河乡多个贫困村庄组织开展刺绣合作社。与此同时,前来的游客也可购买手工刺绣花毡,将文化产品变为旅游产品,在传播与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更以授之以渔的方式促进了旅游扶贫。
四、玛纳斯县清水河乡实施旅游精准扶贫的具体成效
近三年来,玛纳斯县清水河乡旅游精准扶贫开展工作取得了初步业绩。
2017年新一轮五年“访惠聚”工作针对该乡出台了发展规划。未来五年计划落实四项工作:一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二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三是以技能培训促就业、以技能就业增收入;四是落实惠民工程,增强牧民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2018年4月,玛纳斯县清水河乡加强了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对当地居民进行文化与思想上的教育,将学校的教学楼设施进行修缮,同时完善附属设施,尽力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2019年6月,玛纳斯县清水河乡在南部山区五道垭景区举办了第三届草原文化旅游节暨热气球嘉年华,吸引了周边许多地区的游客进行草原旅游体验,五道垭景区广受游客好评。该景区清水河乡遵循“生态立乡、旅游兴乡”的理念,对清水河乡的深层次文化研究挖掘,使该乡的知名度得以提升。
此外,通过具体的访谈,我们了解到了清水河乡留在牧业村发展的传统职业牧民和个体商户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需要当地政府实行差异化的政策进行引导扶持。
1.支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
清水河乡政府应精准投入资金,支持牧区特色养殖与哈萨克族传统饮食结合的深加工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打造牧区特色饮食品牌,从而发展该乡的旅游业。
2.支持毡绣刺绣合作社发展
在对乡政府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该乡每村都扶持发展了一所手工作坊,由毡绣刺绣传承人管理,其产品主要用于不同家庭室内装饰及游客购买。现在利用毡绣刺绣做出来的地毯、手工艺品、衣服元素销售前景极好,可在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吸引游客前来购买。
3.积极引导和培养哈萨克族本土化的玉石雕刻艺术家
增加本地玉石产业的附加值。在牧区就地创造本土化的就业岗位,雇佣当地闲置劳动力,既可以帮助改变牧民从粗放单一收入来源转向多元收入,同时牧区劳动力资源的稳定可缓解牧区空巢化和老龄化,生产出的玉石也可以当做旅游纪念品进行销售。
参考文献:
[1] 邓小海.旅游精准扶贫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2] 刘静.甘肃省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研究[D].兰州:甘肃政法学院,2017.
[3] 闫明月.重庆市旅游扶贫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
[4] 高婕,孙业成.民族地区女性在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研究——基于新疆清水河哈萨克乡女性的个案分析[J].昌吉学院学报,2017,(6):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