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从先秦开始,游仙诗便活跃在人们的视野。游仙诗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反映先人对世界本体的探索,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追寻,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游仙 玄言诗 美学
秦汉魏晋时期,寻仙访道、祈求长生是文人的一种普遍行为,游仙之事在庙堂和民间都有影响。游仙诗是游仙行为的文学体式。游仙诗源于汉代以前的歌赋,《楚辞》中《远游》等篇章,将古老仙话传说诗歌化,通过“游”的描写以表现逍遥世界,抒发内心的忧思,初具游仙诗的雏形。到了秦朝,始皇帝“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1],可见当时求仙氛围的浓厚。
一.游仙的思想根基
游仙文学萌芽于先民的神灵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受限于知识水平,面对自然现象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从而将无法理解的现象看作在现实世界之外的超自然力量或实体。在这种巫术浸淫、神灵崇拜的思想氛围中,游仙文学才得以产生。游仙文学肇始于巫风盛行的楚国,以屈原和宋玉为主要代表。
早在殷商时期,人不仅已经把神秘力量格式化,而且已经把他们大体组成了一个有秩序的神的系谱。其中屈原在《九歌》所提到的天神东皇便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最敬奉的神灵,主宰天空星辰的东皇太一。据王夫之的《楚辞通释》,认为《九歌》前十篇是祭十种神灵,十种神灵可分为三类,天神、地神和人鬼[2]。葛兆光先生《中国思想史》也提到,神的系谱的秩序结构与天地四方观念很有关系:“首先是关于天体天象的,有日、月,有风、云,有雨、虹,但因为这都是直观经验中的天象,殷人想象其为神。”[3]
而当游仙诗发展到汉代乃至魏晋时,道士修道的山林以及其服食修炼的器物和法术,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游仙诗中,体现了这个时期人们的信仰和探索从神灵向万物之“道”转变。
东汉曹操《秋胡行其一》中写道“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道深有可得,名山历观。遨游八极,枕石嗽流饮泉。”曹操在行军路上,碰到了三位神仙。曹操将神仙用具有道教色彩的“真人”代替。这首游仙诗体现诗人与神仙共游并实现长生不老的渴望,有浓厚道教的得道升仙的思想。
魏晋时期的游仙诗中道教的呈现又稍有不同。以魏晋嵇康的诗为例,《游仙诗》中“飘遥戏玄圃,黄老路相逢。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长与俗人别,谁能睹其踪。”诗人深山中遇仙,他并没有渴望升仙,他更多强调的是远离世俗,追求身心的沉净与自由。这个时期的游仙诗体现出道教的新时代内涵,追求心灵超越与精神自由。
当唐朝佛教在中国盛行,唐朝一部分游仙文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例如小说《游仙窟》,“长廊四注,争做玳瑁之椽;高阁三重,悉用琉璃之瓦。白磷为壁,照曜于鱼鳞;碧玉缘阶,参差于雁齿......”[4]这段对十娘中堂环境的描写,与佛教经典的夸奢斗艳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游仙的哲学探寻
1.生与死的思考
在杨国荣所著的《庄子的思想世界》中对庄子的哲学思想进行分析,庄子对生命的阐释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第一,对生命有限性的肯定,重养生,重生命。《庄子》中有写道“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是知之盛也。”[5]“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指个体生命不因外界灾难而中断,体现了庄子对生命的重视。当古人知道了生命的有限,也强烈感受到生命的重要,才会想实现对有限生命的突破。
第二, 对生死的具体化诠释。“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气。”[4]庄子用自然现象对人之生死进行阐释,认为生死是一种自然的循环与变迁。当人们认为生死是现世可理解可触摸的自然之物,才能去相信“神仙”或许也是自然世界的一物,只不过像“气”一样难以寻觅。所以更多的人才会希望通过自然事物的探寻,找到神仙,长生不老。
第三,“死”的理想化。庄子对生和死有独特的理解,他认为在礼仪文明的心态中,人生总是呈现可悲的性质。在君臣等社会政治、伦理关系的束缚中,人是处于“无”。而当人“死”脱离人间疾苦,归于自然的时候,才能实现由“无”到“有”。庄子“齐生死”的思想,给“死”的理想化奠定基础,他把顺自然之性看作是存在。基于这种辨证哲学思想,许多游仙文学前才会着重描述“遇仙”前的苦难,当诗人面对现实而苦恼时,他们相信这是得道升仙的一种磨难,才会产生遇见神仙指点迷津、成为神仙离开困境的渴望。
2.自由与逍遥
所谓的“有”,不只是在个体生命的“死”中实现,也可以在现世中实现。庄子提出的“逍遥”概念为魏晋游仙诗内容变化奠定了基础。庄子认为人的“逍遥”并不意味着要超脱,而应该是超越。这种超越更多表現为在现世实现理想的存在状态,循乎普遍天道与合乎内在人性相互统一。
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就描绘了庄子所解释的这种“理想的存在状态”。“先生以应变顺和,天地为家,运去势颓,魁然独存。自以为能足与造化推移,故默探道德,不与世同。”《大人先生传》中的大人是这样一个超越世俗的人,他认为应变顺和,以天地为家,满足于宇宙运作、造化推移,所以默默地探索道德。阮籍在《大人先生传》所虚构出来的仙人,比起别的时代的仙人,更具有精神内涵,可以说这是作者玄学思想人生观的化身,对理想状态的陈述。
三.玄言诗中的游仙形象
1.见人间污秽而有所反思。
如“采药游名山,将以救年颓。呼吸玉滋液,妙气盈胸怀......东海犹蹄涔,昆仑蝼蚁堆。遐邈冥茫中,俯视令人哀。”(两晋郭璞《游仙诗第十九首 其九》)游名山,吸玉液,呼妙气。“遐邈冥茫中,俯视令人哀”便是写他成为神仙,脱离世俗,遨游天空的时候,回望尘世的那种无奈与哀愁。郭璞笔下的这一类游仙形象,是那个时代的反映,也是诗人心态的写照,处于乱世,困于乱世,才高而不得志的感慨。
2.道家理想人格的化身。
阮籍深受庄子思想的影响,深处朝廷而心向自由,在他笔下的仙人不同于郭璞。阮籍最经典的一本塑造仙人的名著是上文提到的《大人先生传》。不仅仅在《大人先生传》中有所体现,《咏怀》也有对这一人格化身也细致的描写。“岂效路上童,携手共遨游。阴阳有变化,谁云沉不浮。朱鳖跃飞泉,夜飞过吴洲。俛仰运天地,再抚四海流。系累名利场,驽骏同一辀。岂若遗耳目,升遐去殷忧。”(魏晋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仙人携路上童共遨游,与云沉浮,跃飞泉,过吴洲,不留恋于名利场,表达了这一形象的仙人清雅志趣、自得逍遥、无欲无求的精神特征。
3.反归自然,带有人间情趣。
嵇康所写的道者、仙人更具有人间气息。他所描写的人物在回归自然中领悟道家所言的自然之道。“乘风高逝。远登灵丘。托好松乔。携手俱游。朝发太华。夕宿神州。弹琴咏诗。聊以忘忧。”(三国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他们不仅携手共游,还弹琴咏诗,聊天抒怀。这种生活细节的加入,让嵇康笔下的游仙更贴近生活,而非触不可及。“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三国嵇康《赠秀才入军诗其十六》)挥五弦,游太玄,钓叟得鱼,都是生活娱乐。嵇康的游仙将日常生活的娱乐活动带到了体会道义的修仙中,使仙境隐士生活化,隐士逐渐将追求个人精神自由与现世生活境界相统一。
四.游仙诗的美学追求
1.世界本体的探索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先辈也存在关于世界本体的疑惑。在他们所写的游仙文学中,能清晰看到他们对于世界本体的认知在发生改变。屈原《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1]屈原对于宇宙的疑问,已经超过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当他们无法理解宇宙的现象时,他们选择用“神仙”解释。不管是雷电或是雨雪,都有对应的神灵进行控制。这是古代人对世界本体的初步探索。
而后,宇宙时空的话题逐渐被哲理化。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是这样说的,“宇宙空间是一个有一个中心的,这个时空中心被看成是神秘的‘道,它是‘一,也是‘太极,它拥有其他一切现象世界中各种事物都不具备的绝对性和终极性。”[3]人们对世界本体的理解发生了转变,世界不再是遥远的神灵,而是物化、存在的“道”。
2.人生终极的思考
早期人们生死之间是有长度的,是有限的。而庄子用自然之气对生死进行具象的解释,生是气的汇聚,死是气的消散。人们开始相信死亡是可控的,生命是可以延续的,在游仙文学中才会有许多修炼丹药、踏寻仙山的情节。
后期人们对人生的思考又上升了高度。有部分诗人开始在理解上实现对生与死的超越,像《中国思想史》阐释的思想内涵:“人之禀受于天的,就是一个自然而且自由的个体生命,个体生命的意义在于精神自由。”[3]人们在个体生命的精神自由与否。只有超越世俗,才能实现对生命的延续。所以比起寻找神仙获得丹药,有部分诗人更想了解神仙的“道”,以实现精神的解放。
3.自我价值的反思
对自我价值的反思是游仙文学非常重要的美学价值之一。游仙文学虽纯粹写神仙的事情,但这之中也包含作者对自我价值的理解。比如曹操的游仙诗里体现“不戚年往,忧世不治”的思想,实现国家统一,天下太平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嵇康的游仙诗常常有“遗世而独立”的感觉,嵇康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越礼教而顺自然”的生活状态。
从大的层面挖掘,游仙诗主要表现了先人对世界本体的探索,他们利用文学的形式传递自己对于世界为什么存在的思考,游仙诗也包含了文人对有限人生的辨证看待,生与死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用新的角度理解生命的周期。而从小的层面挖掘,其实游仙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意義的反思,对自我价值的重省,想要实现生命的延续,需要做有价值的事情,在思考与反思中,他们坚定自己的人生轨迹。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4:330
[2](清)王夫之.楚辞通释[M].上海:中华书局,1959:13
[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64
[4]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M]齐鲁书社,1997:255
[5]陆永品.庄子集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82
基金项目:2018年广东省“十三五”社科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GD18CZW03);国家留学基金资助2018年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汇报成果(201806755046)。
(作者介绍:林嘉佳,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