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苏珊·海沃德的《电影研究:关键词》在英美学界畅销多年,该书精选了近200个关涉电影研究的关键词,对重要的电影类型、电影理论和电影运动做了历史的概览。海沃德紧紧挂靠当下流行的文化研究理论,对阶级、种族、性别等议题采取了高度关注的姿态。同时作为一名女性学者,海沃德的行文中具有一种女性主义的自觉。该书开放式的学术思路和编纂方法同样十分有趣,可以为国内学者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 《电影研究:关键词》;欧洲中心论;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英国学者苏珊·海沃德撰写的《电影研究:关键词》[1](Cinema Studies:the Key Concepts)一书自1996年出版至今已经再版了四次。在这本书中,作者抛开那些繁杂的技术术语与专业词汇,精挑细选了近200个关涉电影研究的核心词汇以飨读者。这些关键词的选取虽然并非毫无争议,但就电影研究这一复杂的现代知识生产实践而言,该书无疑是目前为止我们所看到的最为优秀的著作之一。海沃德的聪明之处在于她并未将这些电影研究中的关键词当作僵化的概念,而是让各个关键词随时都处在一种动态的对话关系之中。作者宣称她最初的构想是将这本书做成一部有深度的专业术语汇编,但通过“最初”这样的表述,读者应该能感受到其学术“野心”。熟悉英国文化研究历史的读者不难发现《电影研究:关键词》与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1976)一书的内在关联。这一跨时代的学术对话不仅显示了海沃德本人的学术师承,亦清晰地昭示了1970年代之后英美文化研究的重心转移。
作为一名女性学者,海沃德的学术视野中具有一种女性主义的自觉。在一些我们常识里认为不指涉性别意涵的词条中,海沃德也总是能敏锐地将其放在女性主义的框架里来进行讨论,并发现其父权制话语修辞。对于我们习以为常的异性恋思维方式,海沃德同样提出了警告,在她看来,那些双性恋的、跨性的、易性的电影文本同样应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此外,作为一名西方白人学者,海沃德亦难得地保持了一份警醒。在她的论述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她对“欧洲中心理论的伪普世主义”的反思。纵观海沃德的理论实践,她一直努力“试图表征能摆脱父权制的、欧洲中心论的和异性恋的常规化的主导性”。[2]4争议当然是在所难免的,文化和学科背景的差异都将导致学术观点的不同。幸运的是,《电影研究:关键词》中所有讨论都是开放式的,很多话题如果继续展开将打开一片电影研究的新天地。
一、开放式的学术思路和编纂方法
《电影研究:关键词》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其开放式的学术思路和编纂方法。该书中的所有关键词都按照字母顺序排列,并配有中英文对照的词条目录,读者可以像查询传统词典那样很容易就找到自己想要查找的内容。正如书名《电影研究:关键词》所显示的,作者对词条的选择颇费苦心。既然是有关电影研究的关键词,那么那些无关电影研究宏旨,只有专业人士才明白的技术术语就被排除了出去。同时,作者的学术思路更靠近时下流行的文化研究。种族、性别、阶级、性取向都是作者理论关注的焦点。而像中国学者耳熟能详的一些词汇并未出现在这本大部头的著作中,如巴赞的“摄影影像本体论”[3]1、德吕克的“上镜头性”[4]9等。
关键词只是该书的一部分,由这些关键词辐射出的讨论和派生词群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我们可以将该书的阅读过程描述成一种辐射式阅读。读者从一个点出发,思维向四面八方辐射,这一过程犹如迈入了马尔赫斯笔下小径分叉的花园,直到最后才又重新回到起始的地方。书中用黑体标注出了与该关键词相关的其他关键词,读者如果对这个概念不甚理解,或者想更全面地理解这个词汇的内涵与外延,则可以通过前后跳跃式的阅读去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作者同时在每一个词条的后面提供了一条线索,告诉读者如果想更好地了解该关键词应该去哪些相关的词条中去查找。
以该书的第一个关键词“缺席/在场”为例,作者在书中用黑体标出了“叙事”“性别”“话语”“类型片”“西部片”“觀影者”“主体”“俄狄浦斯轨迹”“想象界/象征界”“凝视”等关键词。此外,作者在解释每一个关键词的时候,并没有将其限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中,而是突出了对话性。一言堂式的独白让位于话语霸权裂解后的众声喧哗。海沃德并没有用权威的语气告诉读者每个关键词的定义,而是在对每一个关键词的论述中放置了好几种观点。读者只有认真比较了这几种观点,才能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当然读者也可以不同意这些观点,而是在这种讨论的氛围中去发展自己的观点。《电影研究:关键词》这种开放式的编排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文本阅读习惯,而更像网络超文本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一个超文本的过程中,读者的信息量总是呈几何倍数增加的。
海沃德在书中还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新鲜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视角。这些新研究领域很多都是国内从未认真关注或者很少关注的。还有一些电影研究中的核心问题,虽然每个学习电影的人都非常熟悉,但我们的认知中却存在着很多的误读。如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从文化的视角研究华语电影中的身份认同和离散经验,但对于种族、性别、性取向等问题与电影的关系则甚少关注。研究美国电影的学者的主要兴趣也都集中在好莱坞主流电影上,而对美国电影中的抵抗性文化和亚文化则了解不多。尽管“在一个等级森严,由阶级、种族和性别组织起来的社会,真正的客观性绝无前景可言”[5]218,然而这样的研究方法无意中正好重复了父权制的、西方中心主义的、异性恋主导话语的霸权,很多值得认真研究的议题被我们自动遮蔽了。如处在好莱坞边缘的美国黑人电影国内学界的研究就很不充分,我们既不了解非洲裔美国人电影的历史,也不清楚其真实的现状,以及它与其他地区的黑人电影之间的关系。将美国电影想象为单一的主流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史无疑是十分危险的倾向,这就意味着我们犯了同质化的错误,由此得出的关于美国电影的结论自然也经不起推敲。
三、余论
电影学研究的概念何其丰富、庞杂,任何试图将这些概念一网打尽的做法最后只能沦落为看似面面俱到的泛泛而谈。对于那些初窥门径的初学者而言,要想从这些汗牛充栋的理论概念中步入电影研究的殿堂是何等地艰难,更别说深入到当下学术研究的前沿和核心地带了。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苏珊·海沃德从电影研究的迷宫中为我们打开了一条捷径。那些苦苦寻找不到论文选题的初学者如果顺着海沃德开放性的论述继续讨论下去,没准儿将发现一块电影研究的新大陆。
尽管每个作者都希望自己的论著能够尽可能的客观与全面,但争议和纰漏仍然是在所难免的。如在“理论”这一关键词中,作者根据多样性和单一性将电影理论划分为三个时期:1910-1930年代为多样性时期;1940-1960年代是一系列单一理论时期;1970-2000年的世界电影理论则又回到了多样性时期。这样简单的划分不仅牵强,也无法说明各个时期电影理论之间的内在关系。被划入“多样性时期”和“单一性时期”中的电影理论内部的差异也被模糊化了。再比如对女性的观影快感,海沃德为我们提供了三种解释:认同银幕上被动的、物恋化的女性角色(受虐狂);采取易装的策略认同银幕上的男性主人公;观影时获得一个双性恋的位置。但是这又如何解释当下的电影生产所建构的女性观众对男明星身体的视觉消费呢?现代社会,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流行文化中对“男色”的消费已经是一个随处可见的现象。笔者认为,女性观影者在观影过程中也可以获得一个主体性的观看位置,女性同样也可以在男明星的身体中注入自己的女性欲望。
学术对话、学术争鸣乃是学术的生命力之所在。中西文化的差异、学术背景的迥异都会造成学术视角、学术观点的不同。我们尽可以对这本《电影研究:关键词》提出批评,但只要它能为国内的电影学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启示,几位翻译者所付出的艰辛就是非常具有價值的。
参考文献:
[1]苏珊·海沃德.电影研究:关键词[M].邹赞,孙柏,李玥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罗岗,顾铮.视觉文化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4]杨远婴.电影理论读本[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5]陶东风.文化研究读本[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齐亚乌丁·萨达尔.东方主义·出版导言[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杨梦晨,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