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渗透法治意识培养的策略分析

2020-06-03 01:47王琳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法治意识培养策略分析

王琳

【摘 要】十九大召开以来,我国不断强化法治社会的建设思想和落实工作,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而小学又是教学的起始,对小学生的教学中渗透必要的法治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在品德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当前小学品德教学中渗透法治意识重要性的阐述,有针对性的提出如何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渗透法治意识的培养策略,希望可以为小学品德教学的优化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学;法治意识;培养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217-02

近年来我国逐渐进入德法并治的社会发展模式,道德和法治被摆在更加重要并显著的地位。在国家治理过程中不仅需要依靠法治,同时也要依靠德治。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人才储备力量,在这一德法并治的发展环境中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增强提出更高的要求。

学生应该从小学接受教育开始就应从我做起,不断提升自己的法治意识,不断学法、守法,甚至用法,这样长大后才能更加有利的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从而更好的为国家发展和建设做出相应的贡献。在本文的研究中首先阐述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渗透法治意识的重要性,最后探究在品德教学中渗透法制意识的培养策略[1]。

一、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渗透法治意识的重要作用

小学阶段的教育和学习能为学生未来很长一段实践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进入新的教育教学改革环境中,教育部对青少年的培养方向、方法等都发生相应的改变。而有关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工作,我国教育部和司法部都对青少年的教育目标有了新的定义,旨在通过我国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在品德教育的同时为学生普及更多法律知识,从小养成守法意识,为学生未来主动正确的掌握个人成长方向以及进入社会工作和生活掌握更多法律常识,并自觉做到约束自己,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明辨是非,遵法、守法。有了法治意识才能逐渐树立良好正确的法治信仰,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开展法治实践活动,在成长的路上形成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一致的价值和制度认同,最终成长为对我国法律的尊崇者、遵守者以及最专业的捍卫者。

对小学的学生来讲,他们都处于生理层面以及心理层面的快速发展时期,其可塑性非常高。因而在品德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渗透与课程相关的法治意识能够促进小学生对我国法律认知能力的提升,对有效防止青少年在升学转型过程中由于青春期问题而出现违法犯罪的现象[2]。

二、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渗透法治意识的策略

(一)从问题入手,有针对性的进行法治意识渗透

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主要通过对学生相关法律常识的普及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逐渐养成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单纯的为学生列出法律条文让其记忆,而应该真正体现在对学生实际行为的约束和引导上,这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选择小学生实际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展开高效教学,引导其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切实理解生活中哪些行为习惯是不好的、危险的,以及遇到问题该如何解决,如何运用法律工具维护自己的利益[3]。

如在二年级品德课程中讲授《我们不乱扔》内容时,针对很多同学在小时候都有将垃圾随地乱扔的坏习慣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对“干净整洁的教室”和“垃圾遍地的教室”两种图片进行对比,同学们很明显都喜欢干净整洁的教室,因为干净整洁的环境能让人心情愉快。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不同的垃圾也有自己该去的家,同学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坚持垃圾分类存放,共同维护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明白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人人有责,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意识。

(二)道德和法律有效结合,开展综合教学

法律经常作为衡量道德的最低标准,说明道德和法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小学品德课的教学中渗透法治意识是尊重道德和法律的构建规律,同时也符合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特点。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每节课程都要找出相关的法律支撑具体教学内容,而是通过品德教学能够更好的引导小学生养成规矩意识、责任意识等。事实上这样的品德教育也是一种隐含的法治意识渗透过程,是在课堂上通过学生对高品德的学习能够在课下的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渐形成法治意识。

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校园里的号令》相关内容后学生知道了国旗的神圣,知道了升旗仪式的过程中所有人必须面向国旗、唱国歌、敬礼或者行注目礼。因为这不仅是践行《国旗法》中的相关内容,更是我们作为中华儿女对国旗、国家应该有的尊重。这样在周一升国旗活动中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自己所做的行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爱国心。

(三)渗透法治意识还可以通过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培养

大多数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他们更容易在实践活动和游戏中吸收知识。因此,在教育改革环境下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应该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渗透法治意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自体验问题的产生过程,从而准确的解决问题[4]。

如教师可以先让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做游戏,一段时间后让学生反映游戏过程中遇到什么难题。很多学生面临和同伴玩不下去的问题,主要是当前多数小学生缺乏集体意识和规则意识。

三、结语

教师可以通过《我想和你们一起玩》这节课的教学教育学生明白规则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游戏中,也体现在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学生遵守相应的规则与同伴玩耍或者交流。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遵守相关规范的意识,也促进学生逐渐养成“法律规则”至上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李讴亚.如何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J].情感读本,2017(11).

[2]李茂民.润“法”细无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的教学策略[J].教育观察,2018(12).

[3]毛玉东.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1Z).

[4]陈惠芳.寓法治意识于“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8(15).

猜你喜欢
法治意识培养策略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