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摘要:在创作影视动画作品的时候,初学者作品中的转场大多都是有技巧转场或者是没有前期设计的无技巧转场,显得比较枯燥和突兀。然而场景转换的技巧是需要认真研究并且别出心裁地进行设计,才能让作品更加的流畅。转场,如果可以做到无人察觉,那么场景的转换就做对了,所以说它是一门隐形的视听语言艺术,它是基于视听规律对观众进行流畅的感官体验的设计。本文对场面转换提出了“七个相似”的技巧方法,希望可以对影视动画创作者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转场;场面转换;过渡;七个相似;视听流畅
一、场面转换的概述
编剧兼导演斯蒂芬·加汉曾说“场景转换是电影的一切,它们是无名的主人公”,强调了转场的重要性。在影视动画中,“转场”即是“场面转换”,是场与场之间的桥梁过渡。这里要区别“场面转换”和“镜头切换”,它们不是同一概念;一个场景里可以有很多镜头也可能只有一个镜头,但并非仅仅只有镜头切换,所以可以说一个场景是一个镜头,但不能说一个镜头就是一个场景。
在剪辑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两个跨度较大的场景,如空间和时间、内容逻辑有很大变化的时候;常见的场景对立,如平静与嘈杂环境、室内与室外环境、黑夜与白天变化、四季的转变、忙碌与安逸状态等场景的转场,就需要用到衔接画面的转场,因为直接硬切的场景会让观众注意到场景的间隔,并且会明显感受到视听体验不够流畅,如果此时融入作者的隐形转场设计,那整个故事就会显得更加的流畅。
二、转场的分类
通常我们说到影视动画转场,都会把它分为“有技巧”和“无技巧”两种转场方式。所以关于转场,我认为还可以分成“后期光学效果”转场和“前期加后期”转场。
1、关于有技巧转场,是利用后期效果中的光学技巧对场景进行的效果切换,早期的很多黑白的影视作品都是用這种方法进行转场。现在不少非线性编辑软件会自带很多转场的效果,如Premiere中就自带了视频切换的10个大的转场效果文件夹,3D运动、划像、卷页等,如果展开的话,就更是丰富了,当然也可以自己插入调整图层,自己尝试制作想要的转场效果。但我们在进行影视作品中进行转场的时候,这些转场还是少用为好,因为会拉低影片的档次,当然也有常用的转场技巧,如我们即将要讲的黑场过渡和白场过渡以及叠化效果。
(1)黑场过渡
常见的黑场过渡在开始或结束影片的时候会用到,开幕和谢幕之意。另外我们也经常在电影的预告片中看到黑场转场,给观众的感觉是震撼的片段,但黑屏呈现的是内容的脱节,与之前的片段没有任何关联,黑屏的瞬间就是隔断联系,把观众带出故事,也会强迫观众思考为什么会如此。
(2)白场过渡
黑场是一种强制的缺失,而白场过渡往往是对当下瞬间的解释,往往会带观众进入回忆情节,所以这种过渡更像是一个桥梁,搭建出解释分析的轨道。
(3)叠化
叠化,即前后两个画面在相互透明中缓慢切换。影视作品中在表现时间、空间转换的时候也会经常用到,它是一种常用的后期剪辑转场。特别在强调情绪的时候会用到,所以煽情的MV都会用到这种转场。
(4)无技巧转场
无技巧转场,即直接切入、切出,初学者作品中除了上面所说的无技巧转场,那就是真的是无技巧含量的转场了,但我们强调经过精心设计的前期即更为高级的无技巧转场。
三、隐形的艺术—无中胜有的无技巧转场
在叙事镜头或者展示镜头组接的时候,导演在拍摄阶段除了处理演员的场面调度、摄影机的场面调度以外,还需要考虑综合的调度,其中就包括场面转换前期的设计。所以导演或创作者在拿到剧本的时候,就应该对场景进行划分,提前设计如何进行衔接。对于大电影而言,有几处重要的大场景转场需要注意:1、第一幕开场的位置,介绍主要人物的背景和环境;2、第一幕过渡到第二幕,踏上新的环境;3、第二幕的中间,故事的转折,会有危机升级;4、第二幕和第三幕的过渡,故事即将上演胜负大战;5、第三幕,故事的高潮;6、收尾,内涵和情怀的升华。这六个地方都是关键的转折点需要精心的前期设计,后期才能收获满意的转场。那作为普通的影视创作者,也可以根据短片故事的结构进行分析、设计转场。接下来要说的无技巧转场,除了使用画面进行转场,我们也可以用声音来串整个故事。那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用到哪些高级的无技巧转场技巧呢,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下“七个相似”,来简化初学者对无技巧转场的认知和掌握。
1、相似人物动作转场
相似人物动作转场是常用的剪辑法之一,通过人物的相似动作方向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进行场景镜头的自然组接,以实现流畅的空间和时间的转换。例如:人物的跳跃、奔跑、传球、鞠躬、后仰、跳舞,人物肢体挥动方向等,只要是同一个方向的动作都可以进行无缝转场。
2、相似镜头方向转场
运动镜头大概可以分为:推、拉、摇、移、跟、甩、旋转等,简而言之即为前后径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360度上下、左右、前后方向的转场。特别是配合甩镜头,如统一上甩镜头、统一右甩镜头,用快速方向运镜可实现完美的时空转场,另外还有当下自媒体视频中常见的比较稀罕的180度/360度的快速旋转转场。
3、相似速度转场
往往我们在做一些无故事情节的视频组接时候,如果硬切会显得枯燥,特别是想配合更加动感的音乐会更显单调,节奏抓不住,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升格和降格处理了,也就是视频的两端用同一速度的方式进行转场。通过非线性编辑软件实现对视频和音乐的完美结合,根据节拍分好视频中段部分进行适当的升格降速处理,再对视频的两端即要过渡的地方抽帧加速,让整个视频的过渡更加的有节奏感,再结合前面的同一动作和镜头方向的转场方式,可以做出高级的转场效果。
4、相似物件遮挡转场
在两个场景中借助一个道具,当然也可以是人物,只要能遮住镜头的物件都可以。对上一场的画面覆盖,自然渐渐黑屏,再自然地切换到下个场景。这里我们就以人物和道具的遮挡来举例说明下:(1)人物的遮挡:需要结合第一种转场,人物的动作进行遮挡,此时的镜头可以是固定机位伴随着人物纵向的调度,人物由远走向镜头,渐渐地遮盖住镜头;在下一个场景中人物背影由黑屏渐渐远离镜头,流畅过渡到下个场景全景画面。在自媒体视频创作当中,作者喜欢用手刻意遮挡视频的方法,实现酷炫转场。(2)道具的转场,固定机位,仰拍道具自由落体遮盖住画面进行转场,另外需要伴随镜头的运动,常用的有推镜头,一直推到物体上用来遮挡住整个画面,接着再拉回镜头,实现时间和空间双重的转场。这些道具可以小到拿在手上的,日常经常使用的茶杯、书本、手机等,大到交通工具、建筑等。
5、相似空间景物转场
在表现时间飞逝、物是人非的时候,我们常用相同的场景、但不同的人物或者道具样貌来表现。(1)同一场景的转场。《阿甘正传》中,影片运用了同一条路上的重复调度来呈现阿甘从小到大被欺凌的状态;《泰坦尼克号》中导演用倒叙的方式来说故事,场景不变,从当下那艘打捞上的破旧轮船转场回到很多年前的那艘新船上繁华的景象,场景流畅的过渡。(2)结合主观镜头进行逻辑上的转场,如主人公在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拿着静态的照片,照片放大,动态回忆场景自然切入;(3)借助不变的场景及镜子进行时间的转场和调度,镜头推向镜子虚化、再拉回的时候时光转换,人物的样貌发生的变化;(4)借用空镜头进行转场,如一幕结束后,镜头由地面摇到天空,再摇下来的时候,时间已发生的变化。
6、相似颜色转场
最常见的是黑色或者白色的转场,例如在《公民凯恩》中,上一场景是室外的白色雪景自然过渡到白色的书信纸上;又如在《夏洛特烦恼》中夏洛在教室跳楼后的黑屏结尾自然过渡到下一场眼睛慢慢睁开的画面,全黑渐渐可以看清楚屋顶的画面。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的颜色,比如红色的血液和红旗的自然过渡,金色的服装过渡到满屋黄金等,这就需要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进行相似性的组接设计。
7、相似声音转场
借助两场戏的结尾和开端的人声、音效、音乐的相同或者相似性亦或者连续性进行过渡转换。
强调了台词和故事情节。
(1)人声台词转场
李芳芳导演的《80后》中有两段这样的声音转场,印象非常深刻,一段是同一台词转场。前一个场景是夫妻两人在吵架,女方要离婚,想出去自己挣钱,男方说:“你去啊,你看看这个世界都变成什么样子了”结束,下个场景“你知道这个世界都变成什么样子了,这点钱根本都不算钱了”买海报磁带小摊前男人数着钱,自然过渡,这句台词也深深地刻在观众的脑海里。随后又来了一段音乐的转场,导演的设计无处不在。
(2)音乐转场
画外音:“老板试一下这盘,老板把磁带放进录音机”录音机声音:“轻轻的你将离去,请将眼角的泪擦去……”接下个场景,女方收拾行李离去,背景音乐就是这首歌,声音让两个画面过渡的很自然。
(3)音效转场
生活中有很多音效,下雨、打雷、打鼾、炒菜、走路、自行车铃声、火车、吆喝声等,我们可以用以上的方法把两个场景联系到一起进行自然转换。
(4)关联性台词衔接转场
一句话分成很多段,进行分镜头串起来转场,这样连贯的声音在MV中,采访的视频中用的比较多。比如过年了,明星给观众送祝福,第一个镜头会说“新年快乐”第二个镜头“万事如意”第三个镜头“猪年发大财”等语言,观众自然会把内容串起来,显得也非常的和谐。
除了画面的转场那就是声音的转场了,但是作为初学者很少会想那么多,所以突出声音的连续性也是很不错的转场手段。
以上技巧在应用过程中,我们也不能通篇使用哪一种技巧,或者不考虑故事本身,直接进行花样转场,也是过于形式的设计。所以还是需要花点心思在内容上,把转场真正地融入到故事里面,并且进行潜移默化地过渡。
四、总结
综上所述的是有关于无技巧转场中的“七个相似”,以及数字化技术在创作影视动画作品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简介,和简化对技巧的总结和归纳,这样我们可以易于认知并且流畅地完成空间、时间、故事逻辑过渡的探索。因为无技巧转场中,我们在前期和后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结合故事内容进行场与场的传递,明显高于有技巧的单调转场。场与场的“桥梁”设计即为隐形的艺术设计,它的意义毋庸置疑,体现了创作者的智慧调度和电影的整体质量。无技巧转场的技法既然是一门隐形的艺术,那它就值得展开探究而且在。在未来的实践拍摄中,我们还需要根据故事情节设计出更为微妙的转场方式,对此进行深度调度,让作品中的演员、机位、转场更为深度的融合,以达到更流畅的视听体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观众流畅的观影,观众在创作者的精心调度下,增进了对故事的代入感,作品才更能够打动人心。
参考文献:
[1] [澳] Jeffrey Michael Bays 著《大師场景 导演、编剧、剪辑师必知的顶级场景转换术》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5
[2] 杜桦 吴秋雅 著《视听语言的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1
[3] 孙立军著《动画视听语言》京华出版社 2010.3
(作者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