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娜 杨茂盛 占莉萍
摘要:目前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其趋势越来越明显。已对世界各国经济、生活、社会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研究产业融合问题对丰富产业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于企业发展战略、产业管理体制及产业政策的变革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产业融合的过程实质就是打破原有产业或企业间的分工界线,形成一种新的分工链条,之后通过产业分工链条的重新组合建立起一种有序的产业内或企业内部的分工链条网。产业融合形成过程需经过技术创新、技术融合、产品与业务融合、市场融合等阶段,这几个阶段相互衔接、同步促进。技术创新是动力,技术融合是基础,产品与业务融合是积淀,市场融合是“半成品”,产业融合就是整个融合过程的“产成品”。本文重点研究产业融合对产业组织的结构、行为、绩效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从而对企业以及政府如何促进产业融合提供建议。
关键词:产业融合;产业组织;产业发展
1 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产业融合的发生。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它对产业组织的结构、行为和绩效均会产生重大影响。基于工业经济时代大规模生产分工的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或消融,并在原有的产业边界处融合发展成新的产业形态,成为价值的主要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源泉与动力。这一场革命性的产业创新,首先发端于服务业,并逐步向制造业和农业渗透扩展,引发了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推进了全球经济服务化趋势的发展,并导致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这一现象也使得建立在明确产业分工基础上的传统产业经济、企业管理理论以及公共政策面临新的挑战,同时受到各国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产业组织通常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产业融合的出现使得不同产业间的企业竞争关系发生了改变,所以在研究产业融合对产业组织的影响时,就不再局限于同一产业内部,而是将视角放在产业间的关系上。目前的产业组织理论包括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与新产业组织学派,由于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具有代表性,本文将按照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研究的“三分法”(SCP框架)对其进行分析,对市场结构(Structure)、企业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三个方面分别加以阐述。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认为,生产同类或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是划分不同企业的“产业”归属的依据;属于同一产业的企业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不同产业之间存在着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
产业融合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并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引起产业结构的复杂化和产业边界的模糊化。这种产业融合趋势对产业组织的影响意义深远,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市场绩效,引起学界与政府的高度关注。产业融合理论国外实证方面的研究较多,理论方面的研究较少;而国内的研究则不多。本文试图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经济学理论、战略管理等理论找到产业融合的动因、演进方式、效应,同时将关注重点放到产业融合对产业组织有何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上,并对企业以及政府如何提高产业融合提供建议。
2 产业融合的概念和边界
产业的概念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研究中,产业的含义也是不同的。《麻省理工学院现代经济学词典》(1983)对产业的定义为:“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框架内,产业是指生产同质产品、相互竞争的一大群企业。”我国学者杨治(1985)”将产业定义为,“产业是居于微观经济的细胞(企业和家庭)与宏观经济的单位(国民经济)之间的一个集合概念,在产业经济学中有三个大层次。第一层次是以同一商品市场为单位划分的产业;第二层次是以技术、工艺的相似性为根据划分的产业;第三层次是大致以经济活动的阶段为根据,将国民經济划分为若干大部分所形成的产业。”
苗明杰(2005)提出,从产出的角度看,产业是同类产品及其可替代产品的集合;从生产的角度看,产业是同类产品及其可替代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从产业主体的角度看,产业是生产经营同类产品及其可替代产品的企业的集合。王述英等(2006)认为,现阶段我国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产业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从产业组织层面上,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以这类企业集合—产业为研究对象,才有可能进行同一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垄断的分析。从产业结构、产业关联和产业集群层面上,产业可界定为“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
总而言之,产业是一个介于微观和宏观之间的中观概念,它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服务)或可替代产品(服务)的生产活动的集合。综合了以上假定,周振华提出了产业边界实际上包含四个方面,产业分类的四个限制性假定条件,实际上就是一个产业边界的设定问题:①技术边界:即每一个产业是用一种特定的技术手段及装备和与此相适应的工艺流程来生产同一种产品的。②业务边界:即每一个产业通过不同的投入产出方式向消费者提供其产品或服务,并形成自身独特的价值链。③运作边界:即每一个产业的活动都有其特定的基础平台及其配套条件。④市场边界:即每一个产业的交易是在一个特定的市场通过不同的环节与流转方式完成的。
3 国外产业融合研究进展
国外关于产业融合的思想最早起源于马克思和马歇尔的研究,只不过他们的相关论述一直没有被人们重视。马克思高度重视分工问题,他认为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也会带来弊端。他说“一方面工场手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引进了分工,或者进一步发展了分工,另一方面它又把过去分开的手工业结合在一起。”‘马克思指出了分工在一定的条件下将趋于收敛,而分工基础上的结合生产实际上就是融合思想的起源。
马歇尔也曾对机器生产条件下的产业融合有过朦胧的认知,在《经济学原理》中,他说:“当分工的精细不断增大时,名义不同的各种行业之间的分界线,有许多正在缩小而且不难越过。”马歇尔还说:“一个行业中的精细的再分工之间的这些分界线,在对工业专门化的许多种类的近代倾向上,有很大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对的,因为这些分界线虽然有许多是如此微细,以致一个人如在一个小的部门中失了业,就能转到与它邻近的小部门中去工作,而不会有很大效率损失,但是,它仍设法要在它的本行中去工作,经过一些时候没有成功,他才会这样做;所以,就每个的行业中的细小变动而论,这些分界线与较强的分界线是同样有效的。”马克思、马歇尔虽然萌发过产业融合的思想,但他们没有明确提出产业融合的理论框架,产业融合也没有被广泛认知。
罗森伯格(Rosenberg,1963)对美国机械设备业演化的研究表明,19世纪早期,在高度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中,专门用于生产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类终端产品的一些机械设备被制造出来,但独立的、专门化的机械设备业直到19世纪中期才开始出现,罗森伯格认为,这种独立化的过程主要与钻孔、打磨等通用机器制造技能在众多产业的广泛应用有关。他进而提出了“技术融合(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的概念,即这种产品功能和性质完全无关的产业因采用通用技术而导致独立的、专业化的机械工具出现的过程。3虽然如此产业融合现象也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1977年,日本NEC公司提出了“电脑与通信(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的口号,预测产业融合即将到来。197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工T)媒体实验室的尼古拉·尼古路庞特(Nicholas Negroponte)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机、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认为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此后,许多学者沿着他们的思路,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展开了对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哈佛大学的欧丁格(Anltaony Oettinger)、法国作家罗尔(Nora)和敏斯(Mince)分别创造了Compunction和Telemetriqu两个新词来试图反映数字融合的发展趋势,他们将信息转换成數字后,把照片、音乐、文件、视像和对话通过同一种终端机和网络传送及显示,使不同形式的媒体彼此之间的交融性得到加强,这个现象称为“数字融合”(Muller,1997)。‘英国学者塞哈尔(Sahal,1985)和意大利学者多西(Dosi,1988)的研究认为,产业融合起始于产业之间的技术关联,某一种技术范式向不同的产业扩散,促使这些产业出现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发生产业融合。
欧洲委员会的绿皮书((Green Paper,1997)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市场等三个角度的重合”。绿皮书针对三网融合提出,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融合不仅是个技术性问题,更是涉及到服务、商业模式乃至整个社会运作的一种新方式,并把产业融合视为新条件下促进就业与增长的一个强有力发动机,这无疑将扩展至整个信息市场,促进今后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
斯蒂格利兹(Nils Stieglitz,2004)提出了四种类型的产业融合,运用演化经济学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一个产业融合类型与产业动态演化的理论框架。他认为,不同的融合类型对于产业发展演化和商业战略的影响是不同的。林德(Lind,2005)建立了一个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模型来分析产业融合现象,提出产业融合是指由技术变革引发的产业边界重新界定。
在美欧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日本学者和日本产业界也对产业融合进行了相关研究。1985年,日本通产省曾在一份报告中提出了技术融合的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技术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技术现象。日本学者植草益在1987年的著作《产业组织理论》‘2一书中,讨论了产业融合现象对市场范围的影响,之后他又进一步对产业融合进行了深入研究。2001年,植草益在对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进行研究以后,从动因的角度,把产业融合定义为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壁垒,加强各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并认为产业融合不仅出现在信息通讯业,金融业、能源业、运输业和制造业的产业融合也在发展当中,产业融合也不是日本独有的经济现象,而在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也存在。
4 国内产业融合研究进展
在国内,对产业融合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大多数学者从产业间影响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产业融合是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用于传统产业,使得两种产业或多种产业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产业的过程。最早对产业融合进行研究的是于刃刚教授,他在1997年的《三次产业分类与产业融合趋势》一文中,提出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出现了产业融合现象。
聂子龙、李浩(2003)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会发生既有产业的退化、萎缩乃至消失的现象。产业融合不是几个产业的简单叠加,而是新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不是“混合物”,而是“化合物”,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也可以称之为交叉产业和边缘产业。朱瑞博(2003)在青木昌彦‘s模块化理论的基础上,将价值模块整合和产业融合问题有机联合起来。他认为,技术创新、管制放松和合作竞争理念并不是产业融合形成的充分条件,产业融合离不开具有通用界面标准的模块作为其实现的载体。另外,朱瑞博从系统观点的角度阐明了产业融合的本质和特征,即产业融合是一种模块化过程,或者说是产业系统化过程,是传统产业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回归。他认为价值模块是产业融合的载体,并总结了SIP模块一(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硅智产模块)、SOC(系统级芯片)对3C产业融合的影响。于刃刚等(2006)拓展到很多产业之中对产业融合进行了研究,认为产业融合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政府放松经济性规制、企业跨产业并购、组建战略联盟以及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分析了信息产业、金融业、物流产业、能源产业各自的融合趋势,探讨了产业融合对产业分类、对产业结构优化、对反垄断法、对规制理论及政策的影响。柳旭波(2006)探讨了产业融合如何改变传统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认为产业融合是一种特殊的创新形式,在这种创新的条件下,各产业的生产率上升的差距逐渐缩小。
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柳钦近几年(2006,2007,2008)发表了多篇关于产业融合的论文,他从分析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产业融合的演进方式、产业融合的效应入手,考察中国产业融合进程中应当采取的相应措施。他的分析表明,创造良好的支持环境,适时改变现行的产业管制政策,制定合理的产业技术政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推进信息化业务关系,建立实现产业融合的企业主体机制,大力发展教育,消除产业融合的人才瓶颈,提高产业融合发展的国际空间,是促进中国产业融合及产业的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2a国内外学者和实业界人士对产业融合的研究,已经广泛涉及了产业融合的原因、动力、过程、趋势、管制政策等方面,以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理论、制度理论、技术条件等为背景,所得出的结论也是有针对性的。在国内,虽然目前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由上可知,以往学者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在分工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及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研究了产业融合对产业组织的结构、行为、绩效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程度和进入壁垒高低分别对产业融合对市场结构的影响进行探讨。产业融合对市场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竞合战略和争夺标准战略的实施。产业融合对市场绩效的影响,主要通过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以及企业成本的降低,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二,在对产业融合的演进过程及方式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产业融合的动因所在,主要包括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技术创新、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及企业对效益、效率的持续追求、市场需求的扩大、跨国公司的发展以及政府管制的放松。同时认为产业融合的效应有促进产业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剧市场竞争;拓展产业链、实现价值增值;催生新的合作形态;推动经济一体化发展。
第三,对资产通用性与产业融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资产通用性促进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加强资产通用性的观点。资产的通用性越强,产业融合发展越快,融合的程度越高。资产通用性能促进产业融合,反过来,产业融合也能加强资产的通用性。
第四,探讨了政府关注产业融合的必要性,并对政府如何制定提高产业融合政策提供了建議。政府对产业融合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引导促进和规范限制两方面。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并规范产业的健康发展。包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支持环境;完善产业规制政策,创造产业融合的平台;建立实现产业融合的企业主体机制,拓宽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培育产业融合的高端人才及服务机构。
第五,研究了产业融合中企业面临的挑战,为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现状针对产业融合进行决策给出了建议。企业在产业融合中面临着如下挑战:创新改造与平衡稳定的矛盾、企业控制权变化、业务发展模式的挑战。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产业融合:要以构建新产业价值链为导向进行产业融合、要运用技术创新促进融合发展、要基于需求产品创新促进融合发展、要运用网络经济创新进行融合发展、要从人才激励创新进行融合发展、要加快制度创新促进产业融合。
本文实证部分以金融产业和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为案例,对产业融合相关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其中以金融产业的融合为重点,主要研究了金融产业融合的趋势及类型,我国金融产业融合的动因及模式、金融产业融合对结构、行为、绩效的影响。金融产业的内部融合是指传统金融产业的边界变得模糊、基于信息技术的传统金融业发展成为现代金融产业;金融产业的外部融合是指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产业的渗透与融合,金融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本文认为,金融混业经营是金融产业融合的基础,金融控股公司(集团)是我国金融产业融合的具体表现形式。金融产业融合会提高金融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促使新型金融产品不断产生,企业进入退出壁垒降低,提高金融业的效率。
5 研究结论
产业融合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经济现象,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但产业融合并不是一步到位的,必须经过技术融合、业务融合,然后到市场融合,最后完成产业融合的整个过程。产业融合也不是几个产业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相互作用融为一体,显示出新的产业属性。产业融合本质上是一种产业创新,往往发生在产业边界处:产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产业间分工的内部化;产业融合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依据。
产业融合的主体是从事融合型产品生产与服务的企业,而不是从事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产业融合的客体是融合型产品,即原来相互独立的产品通过模块整合而融合了多个产业属性或功能于一体的新产品。
产业融合的动因主要包括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企业自身对效益和效率的持续追求、市场需求的扩大、跨国公司的发展、管制政策的放松。产业融合具有以下六大效应:促进产业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剧市场竞争;提升消费能力;拓展产业链、实现价值增值;催生新的合作形态;推动经济一体化发展。
在产业融合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政府只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支持环境;完善产业规制政策,创造产业融合的平台;建立实现产业融合的企业主体机制,拓宽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培育产业融合的高端人才及服务机构,才能为产业融合的产生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在产业融合过程中,企业面临着创新改造与平衡稳定的矛盾、企业控制权变化和业务发展模式的挑战,企业应该要以构建新产业价值链为导向进行产业融合、要运用技术创新促进融合发展、要基于需求产品创新促进融合发展、要运用网络经济创新进行融合发展、要从人才激励创新进行融合发展、要加快制度创新促进产业融合。同时,在融合战略的实践中,企业还可以加强合作,集成经营;充组建并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区;注意核心能力的动态发展与管理,真正实现产业融合中的良好发展。
6 未来研究与展望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本身具有复杂性,并且产业融合在我国属于起步阶段,最近国务院也正式明确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时间表,以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可见,产业融合将会得到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这方面的投入也会更多,产业融合发展将会越来越繁荣。
本文通过研究明确了产业融合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产业融合的动因、产业融合的效应、产业融合与资产通用性的关系、产业融合对产业组织的影响、政府和企业在产业融合中的角色等问题。并在相关理论基础上,以金融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融合为例对产业融合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由于篇幅及个人能力所限,本文未对于产业升级与产业融合的关系以及产业融合过程中企业多元化经营等关联性问题作深入研究,这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待进一步探讨。
另外,对于某一个(或几个)行业、地区的产业融合问题,本文也没有深入分析。目前己经有人对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产业融合进行了初步研究,将来可能会对于特定地区或行业的产业融合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晓萍,徐淑英,攀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tler),(美)凯文˙莱恩˙凯勒(Kevin Lane Keller).营销管理[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5
[3] Kim H,John D R. Consumer response to brand extensions;Construal level as a moderator of the im-portance of perceived fit [J].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2008,18(2):116-126.
[4] Thompson,D,Hamilton,R. W,& Rust,R. T. Feature fatigue:When product capabilities become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J]. Journalof Marketing Research,2005,42(4),431-442.
[5] Gill T,Lei J. Convergence in the high-technology consumer markets;Not all brands gain equally from adding new functionalities to products[J]. Marketing Letters,2009,20(1):91-103.
[6] Ziamou P,Ratneshwar S.Innovations in Product Functionality:When and Why Are Explicit Compari-sons Effective?[J]. Journal of Marketing,2003,67(2):49-61.
作者簡介:陈美娜,南昌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杨茂盛,南昌理工学院人事处讲师;占莉萍,南昌理工学院人事处处长,讲师。
基金项目:江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融合产品的消费者评价与选择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L162035)
(作者单位:南昌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