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拂霞
【摘 要】伴随着教育改革,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情况越发受到国家的重视。试想,如果一个人学习成绩和能力再好,心理时常处于压抑、悲观的状态,这个人也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甚至会误入歧途。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的同时兼顾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还能让学生在其他方面有所突破。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之间交流沟通能力和技巧时,加强和学生的互动,这样以便于教师更能清楚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适合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学科教育;心理健康;教学策略
一、前言
英语作为一类文学性学科,学好英语,可以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因此,教师要借助英语这个教学媒介,将一些正能量、积极向上的思想传达给学生,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开发学生心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学生到达一个更高的水平。
二、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学科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渠道,教师要按照新课程的规定,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方法。首先,教师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开展学科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升学生的个人品质。此外,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科教程中,能够让学生很好的学习和接受初中英语知识,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吸收,转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例如,在学习初中英语时,《good morning》这一章时,初一的新生可能不适应从小学到初中的转变,这时教师就要采取积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英语,将课本的内容以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进而可以减轻学生内心对学习的恐惧感,进而让学生身心得到释放,轻松愉快的学习。
三、加强师生交流,碰撞出热爱英语的火花
沟通和交流是增强人与人关系密切度的有效途径,搭建互动桥梁,能够增强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了解,建立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例如,开展一些辩论赛和演讲赛,但是在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要直接询问学生这个题目的答案是什么,应该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课堂学习环境。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大多数都有自己喜欢的明星或者歌手,这时教师就可以让他们用英语即兴介绍他们的偶像,并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相信用这种方式,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因此,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得出更加清晰完整的答案。并且,通过师生间的英语口语交流,还可以促进教师和學生之间的关系变的更加和谐和融洽,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所以,英语口语是学生必须练好的一门功课,这样学生不但能够讲出优美动人的英文口语,进而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对学习英语充满动力和热情。
四、全方面学习英语知识,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英语作为一种人文性学科,能够给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提供一个机会。有些时候,如果一个人压力很大,就可以听一些英文歌来舒缓自己的情绪,发泄个人的感情,再者还可以看一些搞笑的英文电影,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很好的分散个人的注意力,可以让学生不一直受到一件事情的困扰,同时还可以在音乐和电影中找到情感的寄托。所以,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述英语单词和语法,还应该多多涉及到国外的文化和人文情怀,给学生填充心理的空缺,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效的学习,还能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要实施评审制度,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做出客观的评价,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个人的不足,加以改正,得到更好层面的完善与发展。
五、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思维
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会把英语单词写错,多一个字母和少一个字母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大多还是因为学生的不细心。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学生没有形成细致严谨的心智,才会导致错误的发生。教师应当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这样才能够及时的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进而“对症下药”。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重复让学生认真审题,清楚的记住每个单词,减少错误的发生。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细致的思考和解决每一个问题。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是一个使人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的阶段,只要你善于发现,一点一滴的积累,最后终会成功。初中英语课堂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真真切切的体现了英语这一学科的教育意义。学好英语,既让学生掌握了一门第二语言,增强学生的自信,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英语这门学科所蕴含的奥秘,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最终能够推动学生个人全方面的发展。
六、结语
学科渗透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其发展的巨大潜力,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授课的方法,使教师能够充分清晰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学生个人的学科素养和心理素质,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丁闽江.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N].中国人口报,2019-10-25(003).
[2]王莉.探讨中职德育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