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幼儿发展连接:幼儿园课程理念落实的关键

2020-06-03 04:01马春玉
学前教育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课程理念课程建设

[摘 要] 课程理念是幼儿园课程所蕴含的关于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的思想和观念,对幼儿园课程建设发挥着指导作用。幼儿园课程理念受课程实践者的价值观念与教育思想及幼儿园教育实践情境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容易产生价值流失的现象。要落实幼儿园课程理念,关键是实现其与幼儿发展的连接,让幼儿成为课程的真正主人。为此,教师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中要善于从促进幼儿发展的方式、过程、原则等方面把握课程理念,始终确立并维护幼儿在课程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观察、分析、理解幼儿的基础上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课程活动环境。

[关键词] 课程理念;课程价值;课程建设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践行办学理念、达成教育活动目标、实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目的的主载体,是支持与促进幼儿成长和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中心,是整体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1][2][3]而课程理念作为幼儿园办园理念和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幼儿园课程的核心与灵魂,是幼儿园教育实践工作者对幼儿园教育活动价值取向、教育内容、实践模式等的系统认识与集中表达,是幼儿园课程实践的先导。[4][5]要切实提升课程的实施质量,促进幼儿的适宜性发展,就必须将课程理念的建构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内在需要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课程理念的科学实践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课程学习环境。

一、课程理念对于幼儿园课程实践的意义

幼儿园课程理念既是幼儿园举办者、管理者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幼儿园文化的重要体现,它与幼儿园办学理念与教育理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幼儿园课程理念是幼儿园课程所蕴含并试图表达出来的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价值取向、培养目标、评价方式等的思想与观念,探索和揭示幼儿园课程理念的价值既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实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目的的基本前提。事实上,课程理念不仅仅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对课程价值的理解,更是他们对幼儿园教育活动价值与功能的整体理解。只有将幼儿园课程理念的价值与幼儿园课程实践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通过课程理念的建构来引领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才能为幼儿学习与发展提供良好的课程环境。

第一,课程理念是幼儿园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育目标到课程目标转变的桥梁。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即便是“无目的论”,其本质也是有目的的。[6]没有教育目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便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和发展的动力。因此,课程理念首先体现了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目标和期望,是引领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基本依据,它从根本上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建构方向及目标的设置,蕴含了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及实践路径。

第二,课程理念是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前提与重要依据。幼儿园教育活動是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它通过具体的活动载体和内容来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这一系列活动都承载着相应的培养目标。课程理念为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它不仅从整体上将教育理念与教育目标有机地映射到课程目标上来,为幼儿园课程建设提供了基本的方向指引,还为不同教育对象、不同培养阶段、不同学习领域课程目标的设置提供了具体的要求,将课程目标落实到更为具体的课程实践环节中去。

第三,课程理念决定着幼儿园课程实践方式选择的原则与标准。幼儿园课程的目标是需要通过具体的课程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而课程的实施方式则是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有什么样的课程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课程实施和教育实践方式。从根本上来说,课程理念既体现了教育实践工作者对幼儿发展诉求、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学习规律等的认知水平,又体现了他们对幼儿园实际环境的把握和利用。幼儿园教师只有对课程理念有深刻的认知并以此为基础来选择课程实施方式,才能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提升课程实施的效果。[7]

第四,课程理念决定着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内容与尺度。幼儿园教育活动作为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儿童发展活动,必然有相应的评价标准来对其效果进行评价。课程评价的主体都是基于其自身对课程及其功能的认知来开展教育活动评价的,不同的课程理念具有不同的评价标准,[8]它决定着评价的主体采取何种评价方式对课程实践进行评价,决定了课程评价的方向、内容以及对评价结果的运用。

第五,课程理念是幼儿园开展课程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幼儿园教育不应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也不应是建立在“教”与“学”关系上的教师的“给予”与幼儿的“习得”,而应该是一种发展观念、情感和灵魂的行为,是一种传承人类社会文化与文明的使命行为。相对于幼儿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幼儿园课程更应该注重幼儿心理、情绪、人格、社会性等的发展,[9]因而幼儿园课程本质上是一种人类精神滋养、价值引领、综合素养培育的文化活动,[10]而课程理念作为课程建设的先导,又是这一文化活动的核心与灵魂,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必须以课程理念为根基。

二、幼儿园课程理念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课程理念是课程实践主体基于一定的实践情境而建构起来的主观概念,它既受到实践工作者价值观念、认识水平等主观因素的制约,又受到社会环境和幼儿园自身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影响幼儿园课程理念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幼儿园管理层的思想观念与教育价值取向,以及幼儿园教师的幼儿园教育和课程的认知与观念。以园长为核心的幼儿园管理团队在制订幼儿园发展规划、确定幼儿园发展定位与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作为决定幼儿园办学行为的领导者,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办园思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幼儿园的课程理念。而课程理念作为一种思想与观念,并不是被动发生和机械地发生作用的,它会受到不同参与主体价值观念和思想认识的影响,因此,作为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实际执行者,教师对幼儿园课程理念的建构也产生着重要影响。在客观因素方面,幼儿园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课程理论的建构必然会受到社会发展形态与发展水平、国家教育政策、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幼儿园自身办园环境、办园历史、资源条件、社区文化、幼儿家庭等因素的影响。总而言之,幼儿园课程理念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综合表达,其根本指向是课程实践主体在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和自我价值认识的基础上促进课程和教育目标最大程度的实现。

由于幼儿园课程理念发生与发展具有复杂的内外环境,其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价值流失的现象。虽然幼儿园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强加于幼儿的外在规制手段,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幼儿在各项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不能因此影响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坚持以幼儿为本的观念。幼儿园课程理念必须指向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并通过幼儿的发展来实现其价值。[11]在实际工作中,受到个体生活与教育背景、社会文化、个体信仰与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园教师或其他有关实践主体有可能错解课程理念,[12]导致课程理念出现偏颇或者其本质功能出现缺失,使得幼儿在课程活动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在课程实践中,忽视幼儿基本权益和发展规律的问题仍然广泛存在,幼儿不是课程实践活动的目标,而是课程实践活动的工具。忽视幼儿发展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课程理念就无法真正成为引领和促进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依据。[13]在部分幼儿园教师的课程实践中,教师甚至挖苦、讽刺、恐吓、虐待幼儿,这些行为都严重违背了幼儿园课程理念的儿童发展取向。因此,要使幼儿园课程能有效支持幼儿的适宜性发展,就不仅要建构科学的课程理念,而且要在彰显幼儿主体地位的课程实践中落实课程理念。

三、幼儿园课程理念与幼儿发展的连接

幼儿始终是幼儿园课程理念建构与实施的主体,课程理念应该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其实践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过程,才能实现课程理念促进幼儿发展的终极价值。

(一)幼兒园课程理念的建构原则

幼儿园课程理念的建构与实施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从课程理念的确立到幼儿经验的习得与行为的内化,需要幼儿园课程建设者坚持两条基本的原则,即要尊重幼儿的自主表达和自我表现原则,以及教师的不强迫助推原则。尊重幼儿的自主表达和自我表现是因为幼儿的学习活动是具有探究性的,只有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究机会,尊重他们的自我探究权利,才能使课程理念通过幼儿的自主活动来实现他们经验体系的发展,进而促进他们认知、情感、思想等的综合发展。教师的助推策略则是基于师幼双方的角色和地位而选择的一种策略,即教师不仅要在自然状态下通过幼儿的真实活动去观察和了解幼儿,[14]还要善于发现有价值的教育机会,[15]要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热情,为幼儿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在整个课程理念的建构与实施过程中,课程建构者必须始终秉持和坚守幼儿的主体地位,不能忽视幼儿的发展需要,更不能损害幼儿的发展权益。

(二)幼儿园课程理念的实践过程

要将幼儿园课程理念最终落实到幼儿的发展上就还需要课程建构和实施者借助相应的手段和过程。首先,课程理念的落实必须借助相应的课程内容。为了实现课程理念提出的各项目标,课程实践者必须仔细观察、分析、甄别幼儿的活动状态和学习需要,选择那些与幼儿发展水平相适应且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活动作为课程内容。经过精心选择和组织的课程内容结合了课程理念提出的价值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求,为课程理念的实施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凭借。其次,课程理念的落实必须借助教师的支持来促进幼儿直接经验的获得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幼儿学习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作为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的,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活动只有在教师的积极干涉下,才能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才能有目的和更有效地发展成为幼儿的经验体系和行为习惯。再次,课程理念的实现必须借助幼儿经验的融合及其品质的内化。幼儿园课程的最终目的是支持并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这也就要求幼儿的课程实践活动过程能够不断整合新的学习经验,最终形成稳定的心理、人格和意志品质。最后,课程理念的实现必须使幼儿的品质外化为幼儿的行为自觉。幼儿的个性品质只有通过具体的行为表现才能发生现实意义,因此,课程理念的实践必须使幼儿的经验和内在品质在不断的实践发展中得到巩固和升华,使课程理念的价值诉求得到最终的体现。

(三)幼儿园课程理念的落实方式

课程理念的落实首先体现在课程目标的制订上,只有符合幼儿实际需要和发展水平的课程目标才能合理地诠释课程理念并助推课程理念的实现。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幼儿园园长和教师都必须坚持从幼儿出发,要以关注幼儿、观察幼儿、理解幼儿为前提。因此,在幼儿园课程理念的落实方式上,幼儿园教师首先要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观察、记录和分析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发展需要,通过对幼儿学习兴趣和发展需要的分析来选择合理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其次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来确立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制订和确立必须综合考量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幼儿园的实际条件,不能通过园长或教师的主观臆断来强制推行。总而言之,幼儿园课程理念的落实必须以幼儿的主体性发展为目的,要通过课程实践者对幼儿发展以及幼儿园实践环境的综合考虑来为幼儿创设适宜的课程学习环境,让幼儿在课程实践活动中获得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妍.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9(11):41-42.

[2]乐雅琴.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建设与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13(1):70-72.

[3]蔡菡.“课程游戏化项目”背景下江苏省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效果与启示:基于教师评价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18(12):39-51.

[4]刘小红.中国现当代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流变与反思:基于课程文本的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3:9-19.

[5]刘春梅.课程理念的变革刍议[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4):26-27.

[6]洪燕琴.赫尔巴特与杜威的教育目的观之比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90-92.

[7]何桂金.如何教给孩子带得走的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19-20.

[8]邱瑜.论幼儿园课程的诊断与改进[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2-16.

[9]王旭,劉霖芳.情感心理学与学前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索[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125-131+144.

[10]王春燕.学前教育价值取向的百年追思与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1(9):33-37.

[11]马春玉.在幼儿园文化建设中实施社会价值观教育的意义与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4(12):67-69.

[12]杜尚荣.教师理解课程:误区与重构[J].课程教学研究,2012(3):23-27.

[13]侯鲁萍.幼儿园和美课堂的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5(4):70-72.

[14]刘淑霞.如何积极为幼儿创设表达自我的机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149+152.

[15]武宏伟.教育需要把握时机,学会等待[J].教书育人,2011(4):4-6.

Childrens Development: The Key of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Philosophy

Chunyu Ma

(Baoyun Music Kindergarten of Ningbo City, Ningbo 315012 China)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idea is contained in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value orientation on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ctivities, thoughts and ideas of the curriculum target, curriculum evaluation and so on, is the basis and premise of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for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goal, curriculum content, implementation method, the selection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and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has a guiding role in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 curriculum practitioners values and the dual effects of the kindergarten education practice situation, to ensure that the curriculum, the final service status of subjectivity development kindergarten education workers must always establish the subject status of children in the curriculum practice, to observe, analyze and understand the children on the basis of creating a good course activity environment for them.

Key words: curriculum philosophy, values of course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课程理念课程建设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学而明 学而悟 学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