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军 尹若琪
2020年4月22日,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列宁诞辰150周年纪念日。作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不仅探究俄国的革命规律并作出具体的指导,还把目光投向亚洲的民族革命运动,尤其关切中国的民主革命发展,并作出一系列重要预言。历史证明,这些关于中国革命的重大预言都成为现实。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杰出领导者,但辛亥革命必将失败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终结了古老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新篇章。其实,早在1908年,列宁就在《世界政治中的易燃物》中精准预见了中国民主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在中国,反对中世纪制度的革命运动近几个月来也强有力地开展起来了……特别是在日俄战争以后,是用不着怀疑的,所以中国的旧式的造反必然会转变为自觉的民主运动。”因此,辛亥革命爆发后,列宁给予孙中山高度赞扬与肯定,认为“这位亚洲的共和国临时大总统则是充满着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的革命的民主主义者”,是亚洲先进革命力量和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杰出代表。列宁对孙中山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所做的伟大事业是极度赞赏的,这为之后列宁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但是,高度赞扬与肯定孙中山并不代表着列宁认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所走的道路。相反,列宁在分析中国革命的基础上,指出中国民主民族革命必须考虑帝国主义的极大威胁和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世纪制度”两大因素。列宁预言,辛亥革命必将失败。
列宁认为,在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最紧迫的革命任务,就在于彻底摧毁封建主义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而孙中山所领导的国民党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缺乏彻底革命性的资产阶级根本不可能牢牢团结起革命力量——农民阶级。列宁指出,要在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反动势力结成的反革命联盟的威胁之下继续保持并巩固、扩大革命胜利果实,必须要依靠最广大农民阶级的真诚帮助。而在团结、吸纳与引领农民阶级方面,国民党做得远远不够。由于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自身的软弱妥协,不能有效地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更不能领导和组织群众,因此他们不能制定科学的革命理论、纲领和路线,也没有将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也就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由于没有彻底革命的精神和雄厚的力量,当面对强大的敌人时,只能与袁世凯妥协,最终葬送了革命的胜利果实。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也完全证明了列宁预见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无产阶级应该成为
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无产阶级是彻底的民主革命者。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斗争中,“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是锁链,而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列宁认为,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在中国的民主革命斗争中,无产阶级理所应当地成为革命的领导者。
列宁在《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结尾写道:“由于在中国将出现更多的上海,中国无产阶级也将日益成长起来。它一定会建立这样或那样的中国社会民主工党,而这个党在批判孙中山的小资产阶级空想和反动观点时,大概会细心地挑选出他的政治纲领和土地纲领中的革命民主主义内核,并加以保护和发展。”
列宁的预言最终再次被事实所证明。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作为自觉的、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921年7月建立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标、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统一的和唯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并在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民主派进行合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孙中山在政治思想方面留下的宝贵财富。
1925年1月,中共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确保革命的胜利。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无产阶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带领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终于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在他生前,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支持孙中山先生的事业。在他身后,中国共产党人在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过程中,一直践行着保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实行“工农联盟”策略,堅持团结各个革命阶级、阶层,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进步力量,集中应对最主要的社会矛盾,先后进行了两次国共合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付出巨大牺牲,完成了孙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历史证明,列宁将革命胜利的期望放在我国无产阶级的身上是完全正确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中国革命必将胜利
列宁始终关注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对中国革命寄予殷切希望。列宁认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是世界社会主义胜利的“决定”因素之一。
辛亥革命时,我国的产业工人已经有五六十万人。到五四运动时期,我国的无产阶级不断壮大起来,人数超过了二百万人。列宁注意到中国的这一发展趋势,并且坚信中国的无产阶级一定会掀起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高潮。列宁指出,东方人民开始觉醒。他将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和苏俄、印度等国人民的斗争联系在一起,作为战胜帝国主义反动势力的主要力量,视为世界社会主义胜利的希望之所在。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境地,但是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放弃斗争和抵抗。尤其是在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基础重新组建了国民党,使中国革命的前景重现光明。但是大资产阶级叛变革命,发动了1927年的“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最终惨败。这些突发事件的产生,也充分说明了中国革命在走向胜利的道路上遇到的困难非常复杂。
1927年,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虽然仍处于白色恐怖包围中,但是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吓倒,坚定地创建革命根据地,组织武装斗争,成功击破了国民党军的四次“围剿”。第五次反“围剿”由于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和冒进思想而惨败,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开始了艰难的长征。艰苦卓绝的长征书写了红军将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体现了坚决斗争的勇气,也充分证明了中国革命是曲折发展的过程。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坚持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与国民党和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了全民族统一战线。随着革命的进展,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民党的革命倾向不断地改变与其关系,多次揭穿其反共阴谋,经过反复的失败、斗争,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随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充分证明了列宁“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必将胜利”这一预言的正确性。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