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敦白,1921年8月14日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查尔斯顿市,英文姓名是Sidney Rittemberg。他从小就常“离经叛道”,常有出人意外之举。17岁参加学生运动,支持黑人的解放斗争。19岁加入美国共产党。1942年应征入伍,按照军队规定脱离美共。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军队派他去学习日文,准备将来做战地日军的工作。但他的叛逆性格使他拒绝了这一安排,坚持学中文,希望将来能够到中国看看。李敦白被送到了斯坦福大学学习中文,他的老师包括张学良的女儿张闾瑛和美国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人。他在努力学习汉语的同时,还初步了解了中国文化和中国革命的历史。这促使他更加渴望到中国去,和中国人民交朋友。这改学中文的“一念之差”,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李敦白被分配到中国的昆明,在美军军法处赔偿损失部担任中文专员,负责调查美军在当地的违法乱纪行为,以及当地中国人向美军索赔事宜。在这期间,他有机会接触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民,了解中国的许多真实情况,看到了国民党的腐败和黑暗统治。受大量事实的感染,李敦白的思想逐渐“革命化”。他常买一些报刊,了解中国的社会、战争情况。他最常看的是中共在国统区创办的《新华日报》和《群众》杂志(均在重庆出版)。他觉得这两份报刊比较真实、亲民。时间一久,他在报童的引荐下竟与办报人员晤谈,进一步了解中共政策和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业绩,心生敬佩。
此外,他还利用美军的身份,对中共地下党进行具体的帮助,如购买一些革命根据地急需物品等。甚至,他用美军的吉普车,把处于危险中的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转移到城外脱险。他回忆说:此时他的思想“逐渐革命化”。1945年11月,驻昆明的美军准备回国,李敦白的使命结束,理应随军离开中国。可是他此前与地下党和革命者多次接触,“逐渐革命化”的思想使他又一次“叛逆”,执意长期留在中国。他回忆说:“在中国,不论是共产党、国民党,工人或是教授,城里人还是农民,我都可以接触。未来有那么多精彩的世界等待我去开发,我怎么舍得离开中国?”他留在中国的申请,意外地获得批准,后设法调到上海工作。
经地下党的介绍,李敦白在上海认识了宋庆龄、何香凝、陶行知等社会著名人士。宋庆龄介绍他到设在上海的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驻华办事处,当救济“观察员”,具体任务是把救济粮食送到灾区。在这里,他听到许多关于延安和各解放区的信息,渴望能到延安去实地看一下。不久,在宋庆龄的建议下,他去拜访了周恩来,提出希望去延安。于是,周恩来安排李敦白开始了他的红色之旅。从上海到北平,计划经张家口转延安。
1946年10月19日,李敦白终于来到向往已久的延安,中央分配他担任新华总社的英语专家。他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不把自己当外人,受到新华社同仁的一致好评。不久,他申请加入中国国籍得到批准。因为他曾经是美国共产党员以及在华表现良好,又经中央特殊批准,他成为唯一一名美裔中国共产党党员。其实,李敦白在张家口时,就提出过加入中共的申請。来到延安后,又郑重提出入党要求,终于如愿。
此后,李敦白始终真诚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在这个东方大国工作和生活了35年。其间他曾两次蒙冤,在铁窗中苦熬了16年。他被平反释放回美国后,“爱中”之心不改,耄耋之年仍不辞辛劳,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奔忙。误会、伤害已成过去,美好记忆长存心底。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真诚的国际友人。
(摘自《党史博采》孙国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