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苏州民间艺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传承和发扬工作历来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但在现阶段,由于受到多元文化冲击以及人们生活消费需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苏州民间艺术的发展遭遇了一些困境,而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基于互联网视角,首先阐释苏州民间艺术主要形态,并分析其发展现状,然后剖析互联网时代给苏州民间艺术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最终给出在互联网时代助力苏州民间艺术发扬的相关对策建议,旨在帮助苏州民间文化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焕发生机与活力,实现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苏州民间艺术;互联网;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0-00-04
0 引言
苏州,又称为姑苏,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吴文化的发祥地。在历史的变迁与沉淀过程中,苏州诞生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如苏绣、桃花坞年画、苏扇等,这些民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与结晶,为我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近年来,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人们生活消费需求变化的影响,苏州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遭遇瓶颈,主要表现为民间工艺文化艺术内容的流失以及传播手段的低效与落后等。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开始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受到广泛关注,互联网在苏州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如何借助互联网技术有效实现工艺保护和文化传播成为决定苏州民间文化发展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依托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互联网便捷、多元等特性,苏州民间艺术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有一定的缺陷与短板,我们应对此进行有效的调整与权衡,促进苏州民间艺术传承与保护工作的不断完善,让这些经典的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
1 苏州民间艺术的主要形态
1.1 苏绣
苏州刺绣发源于苏州吴县,当时在广大农村,家家户户种桑养蚕,蚕桑业的发达促进了丝绸与刺绣业的繁荣。苏绣的艺术精品以制作双面绣为代表,主要题材有山水、花鸟、人物、动物等。苏绣工艺是以绣针引彩线,按事先设计好的色彩和花纹,在棉布、丝绸等面料上刺缀运针,通过绣迹构成文字、图案、花样以获得艺术效果。苏绣因图案秀丽、色彩典雅、针法丰富、绣工精细著称,绣技具有“平、细、密、齐、光、顺、匀”的特点,其光彩已逾2500多年,被人们誉为“东方明珠”。
1.2 桃花塢木刻年画
苏州的桃花坞是江南民间年画生产的荟萃之地,发展最早,延续时间较长。桃花坞年画起源于清康熙年间,兴盛于雍正、乾隆时期,曾与天津杨柳青年画齐名,成为中国两大民间年画中心之一,因而曾被称为“南桃北杨”。桃花坞年画的印刷兼用着色和彩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常以紫红色为主调表现欢乐气氛,基本全用套色制作,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民间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和驱鬼避邪等民间传统审美内容,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
1.3 苏扇
苏扇起源于明朝,因吴门画派的出现掀起了在扇面上题词作画的浪潮,苏扇与字画搭配已经成为当时约定俗成的规矩。苏扇以雅致精巧、富有艺术特色而著称,主要包括折扇、檀香扇和绢宫扇三大类,统称为“苏州雅扇”。苏州雅扇集各种精湛工艺于一身,包括造型、装裱、雕刻、镶嵌、髹漆等工艺。当时苏扇作为进贡皇帝的贡品,亦成为身份的象征。
2 苏州民间艺术发展现状分析
苏州传统民间艺术以其精巧的外观设计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受到了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自21世纪以来,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人们生活消费需求变化的影响,年轻人对民间艺术的认可度普遍偏低,民间艺术传承人大幅度减少,苏州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严峻考验。为此,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以促进苏州民间工艺的发扬和振兴。
首先,苏绣、苏扇等10多项苏州民间艺术代表已经在2005年通过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审核。其次,从2008年到2014年,苏州政府将“苏州手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分两次授予了116位民间手工艺者,并同时给他们颁发了艺术津贴。此外,苏州政府积极号召当地高职院校,将雕刻、刺绣等苏州传统民间工艺加入艺术类学生的课堂当中去,鼓励学生创新[1]。这些措施有利于打破苏州民间艺术的发展壁垒,促进苏州当地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 互联网对苏州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影响
3.1 积极影响
3.1.1 拓宽民间艺术传播渠道
在过去,受制于地理阻隔、时差等因素,苏州民间艺术的传播只能通过挨家挨户、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而互联网的出现有助于打破时间、空间和传播途径的种种限制,通过发挥互联网便捷、快速等优势帮助民间艺术传播打破传播壁垒,拓宽传播渠道。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传播平台日渐成熟,网络直播、手机社交软件等平台的兴起都为其提供了良好的传播渠道,大大拓展了苏州民间工艺的传播范围与面积,极大地促进了苏州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3.1.2 强化民间艺术传播效果
有别于传统的以文字作为主要传播媒介的传播手段,互联网集视频、音频、动画、语音于一身,这些电子传播科技手段的应用使静态的民间艺术作品更加鲜活灵动,克服了原先单一呆板的缺陷,为人们呈现出更强的画面感[2]。利用互联网进行动态、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示能够有效增强受众的代入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显示出苏州民间工艺活态的生命力特征,强化苏州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播效果,促进优秀传统民间艺术的现代化融入。
3.2 消极影响
3.2.1 大众对民间艺术的热情消退,民间艺术作品市场萎缩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热情逐渐消退,网络带来的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使他们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互联网提供的各种娱乐消遣活动上,或是用来追崇西方的先进文化。在此背景下,苏州民间艺术作品作为商品,在出售的过程中,由于爱好者和支持者数量的减少,其产品销量也面临逐年下滑的处境。市场的萧条与萎缩进一步打击了苏州民间工艺创作者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3.2.2 从业人员稀缺,民间技艺面临失传风险
苏州传统民间工艺如苏绣、年画等,技艺精巧,工艺复杂,对从业人员的成熟度要求较高,他们需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成为独立的合格艺人。然而,目前从事此类工艺的绣娘、年画师等工作者大多已年过古稀,同时,愿意从事这一行业的年轻人也在大规模减少,导致整个民间艺术的从业者规模缩减,市场前景不容乐观。而民间手工工艺以手工艺者是民间文化的传播主体,在从业者规模缩减的大背景下,苏州传统民间工艺面临着失传的困境与风险[3]。
4 互联网时代传承和发展苏州民间艺术的对策
4.1 借助互联网,利用出售股权、众筹等方式募集资金
为激活技术创新和促进资本形成,苏州民间艺术的未来发展离不开足够的外部资金支持[4],政府为了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目前已投入了大量资金,但苏州是文化古都,有众多的文化资源项目需要投资以实现传承与保护,单一的资金来源限制了苏州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便显得尤为重要。借助百度等大型网络平台或阿里巴巴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运用出售股权、众筹等方式来募集资金,促进苏州民间艺术的发展。除此以外,还可以借助如“e非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商平台,联合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线上发起众筹活动,以获取所需资金[5]。
4.2 运用大数据技术准确把控顾客的实际需求
针对当代民间艺术作品销量下降、市场萎缩的现象,我们需要考虑如何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利用目前流行的大数据技术,以数据为基础实现对顾客实际需求的有效识别[6],借助数据分析尽可能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苏州民间艺术产业借助网络收集顾客信息的途径主要有两条。首先,聘请互联网技术专家设计符合自身特点的网站或者手机终端软件。其次,与国内大型知名的网络平台进行深度合作,如搜狐、网易等,通过借助他们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成熟的网络平台,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关于顾客需求的有效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产品进行跟踪设计,以满足不同顾客群体的需求。
4.3 借助互联网整合民间艺术资源,构建线上资源整合平台
借助互联网能实现永久保留的特性,收集、整理、保存、展示各类苏州民间艺术资源,构建一个线上资源整合平台,为苏州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提供良好的平台。首先,依据时间、风格特征等对苏州民间艺术资源,如苏绣、苏扇、年画、砖雕等进行分類整理,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资源,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其次,充分利用网络手段丰富和发展苏州民间艺术,如在拜访民间老艺术家时,通过视频、语音、图片等方式整合成宣传片或者电子书,然后上传至平台,以此实现对苏州民间艺术资源的永久传承与保护。
4.4 利用VR技术,建立数字博物馆和艺术作品网站
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数字博物馆以及相关的民间艺术作品网站,为更多的人接触民间艺术提供便捷的平台。首先,要实现民间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必须积极推进科学技术手段的革新,加大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网络技术、数据库开发等新科技的研发与投入。其次,利用VR多媒体虚拟场景展示技术、多媒体虚拟场景建模技术等实现将线下的民间艺术资源搬至线上平台,实现民间艺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最后,对民间艺术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如按其风格样式、题材内容等向受众展示。与此同时,应聘请专家搭建数字化博物馆的基本模型,实现数字化博物馆正常的展示功能、线上留言功能、搜索功能、交易功能、反馈渠道等[7],保证数字化博物馆线上的正常运转。
4.5 出台优惠措施,重视民间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
苏州民间艺术的发展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进行鼓励与推动。例如,在地方工商部门或民政部门注册登记时,政府为民间手工艺者开通绿色通道,降低准入门槛。同时,国家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减轻民间艺术传承人的负担等等。
此外,苏州民间的手工艺人大多缺乏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民间艺术作品开始进入电商渠道,相关信息更加透明,山寨假冒产品层出不穷,创意的作品设计造型、提供的产品服务等很可能被广泛传播并遭到侵权[8],要想推动苏州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必须帮助传承人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合法权益。
5 结语
苏州民间艺术是苏州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增强苏州文化认同感的原动力。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是苏州民间传统文化发展的一次重要契机,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利用出售股权和众筹等方式募集资金、运用大数据技术准确把控顾客的实际需求、构建线上资源整合平台、利用VR技术建立数字博物馆、出台优惠措施并重视民间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等举措都是助力苏州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充分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使苏州民间艺术在互联网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实现更好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艳华,王宝军,塔怀红.苏州民间艺术形态及文化内涵研究[J].艺术研究,2018(03):90-91.
[2] 陆岚.“互联网+”背景下民间工艺传承和发展思路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12):43-44.
[3] 贾国朋.地方民间艺术的品牌建设问题研究——以潍坊木版年画为例[J].戏剧之家,2018(24):152.
[4] 王建斌.货币政策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差异性影响研究[J].经济问题,2019(12):44-51.
[5] 郝亚丽.“互联网+”视域下民间美术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1):85-90.
[6] 郑佳慧,臧卫军,乌伟.大数据下陕北地区民间艺术设计再提升助力精准扶贫[J].艺术科技,2019,32(01):56.
[7] 王可,王亦晴,宋思睿.乡村旅游景点自营电子商务平台的市场推广路径研究——以
南京市为例[J].中国林业经济,2020(03):86-88.
[8] 周丽,郑莹莹.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汉字文化,2020(04):159-160.
作者简介:黄姝瑶(1999—),女,江苏苏州人,会计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