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0-06-03 08:42辛跃武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辛跃武

【摘要】信息化时代对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授课的环节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在课堂上要尽量减少授课时间,给学生更多的练习、实践、探究、发问与反思的机会,因而教师在课前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和自主学习。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化资源为技术支持的多重优势,可以把学习与课内外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本文以翻转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为例,浅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优势及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授课实践。

【关键词】翻转课堂 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而与此同时,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学习自觉性、学习专注力都较弱,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数字化、智能化的沟通方式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学习与思维方式,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必须要探索一种既符合时代要求,又能迎合小学生个性心理,同时有利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方式,翻转课堂的出现迅速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并有效推动了教学创新。

一、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的意义、现状及存在问题

信息技术课程是小学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这门学科兼顾了基础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方面的理论知识,又具有非常多的实践性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小学信息技术课堂鼓励学生们自我学习,不断创新,涉及了很多拓展性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学好本课程不仅能够让他们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更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还对学生积极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当前小学生信息技术的掌握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小学生从小受到父母的影响,接触电脑比较多,因而对一些基础知识技能掌握得比较扎实,但还有部分小学生基础非常薄弱,不仅对计算机基礎知识知之甚少,甚至对一些基础的操作,如打字,也很难独立完成。这就导致课堂上教师施教的过程中,难以有效面向所有学生同步展开课程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是处于高速发展状态的一门崭新学科,其涵盖的知识面也非常广泛,而小学阶段所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课时有限,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为了照顾教学进度,一般会安排较多的教学内容。这就容易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的过程非常酣畅,知识接受的效果也很好,但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而且因为接受不了教师讲解的知识而逐步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二、翻转课堂的内涵及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应用意义

翻转课堂又称为颠倒课堂。它不是某一种单纯的授课方法,而是一套与传统课堂不同的全新授课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向了学生,课堂上不再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将更多的学习权利放到了课下,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索。在课堂上,教师集中精力、时间来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进行深层次细致的解答。这一学习模式为学生开辟了更多的学习渠道,让学生可以在课前有更多的时间,通过课本、视频、讲座、电子书、课外书籍等,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查阅任务,从而减轻课堂学习的负担。学习的风格更加多元化,学习的节奏更符合学生个人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对一些学习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在这一模式下可以放慢学习节奏,吃透课程内容;而对一些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则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一些深层面、多角度的学习,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极大地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一方面,学生自身对于电子设备的兴趣非常浓厚;另一方面,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还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此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传统模式下,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非常强,所有的问题都希望从教师那里获得标准答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学生既可以从文字、图片、视频中寻找答案,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确定答案,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甄选,在实践应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翻转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实践

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学习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他们的专注力一般只能维持5—15分钟,所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要设计和制作优质的微视频课程,让学生实现课前的有效学习。

1.借助微视频引导学生开展先导性学习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比较强,但学习的自觉性不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制作课前的先导性微课,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相关知识进行切实有效的预习,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提前将教学要点制作成微视频,通过互联网传输给学生。与文字性的学习资料相比,微视频这种动态的学习资源,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微视频本身短小精悍,不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显著提升。

2.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课堂互动教学实践

有前导性微课做支撑,在课堂上教师就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知识性内容的讲解,可以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依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采用教师讲解与师生多样互动相结合的模式,不断推进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教学实践,这样学生对于课程教学的内容的理解会更为透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显著提升。尤其是对一些扩展性内容,如PPT设计制作中一些细节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更加直观、具体的手段呈现给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显著提升,学习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在课堂学习互动的基础之上,教师还可以拓展一些稍有难度的知识内容给学生,如PPT动态图文的制作,这时候学生不仅不会产生排斥心理,而且探究的欲望会被点燃,课堂的气氛会进一步活跃。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单纯进行知识性内容的讲解教学,而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思考、发问、反思、再实践的空间,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更加高效。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课程,针对其中一些操作要点逐步实践,步步落实,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3.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学习探究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更多的知识和内容,必须由学生自己独立在课外完成。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中转站,更丰富的知识、更深入的学习过程完全可以交由学生独立在课外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群组活动、面对面指导等,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和鼓励。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障碍,也可以在线解决、在线回答。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还能给予学生必要的技术支持。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开展一些具体的学习探究活动。如在中秋节期间鼓励学生们制作与中秋节有关的宣传图文,将学生的课程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激发。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高速流通、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当前教育科研的一个重要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结合,迎合了时代发展需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持续开展深入研究,摸索更多有效具体的实践方式,以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陈芳.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6).

[2]胡连防.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科教导刊,2018(3).

[3]高洪亮.中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卓越课堂与翻转课堂融合,促进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形成[J].科学咨询,2017(42).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