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之谓“教”

2020-06-03 04:08李怀源
阅读(教学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遗传心理学基因

李怀源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心理学著作。其结构方式,便于阅读,让读者能够随着作者铺设的路径进行探究和思索。深不可测的心理学在这本书中变成了可以亲近、可以触摸的身边的事情。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没想过心理学能够和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因为,在我的心中,心理学更重视证据,而中国古人更重视思辨,中国学术的系统性和严密性一直被怀疑,甚至有人认为中国是没有学术的。当读完第一章《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我忽然就想到了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国哲学的思辨与外国心理学的实证一下子就对接了。

这句话,通俗的解释就是: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但是,这些似乎已经被我们这个时代遗忘了。很多人认为古代哲学已经不能解决当代的现实问题。

到底是“环境决定论”还是“基因决定论”,书中给出了理性的回答。对56对在不同环境中长大的同卵双胞胎进行研究,得到的数据显示,这些人虽然从很小就分开,寄养在不同的家庭,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受教育的水平也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性格方面仍然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这就很好地证明了,环境并不能决定人的性格。

研究者举了一个大家都能懂的例子:例如在美国,大多数儿童都有机会学习骑自行车。这就意味着对所有儿童而言,环境的作用几乎是很相近的,所以在骑车能力方面的个体差异主要来自遗传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美国,人们在食物偏好上的不同似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多,因为在童年及其整个一生中,个人所接触的食物或口味有很大不同,所以几乎没有给遗传因素留有发挥作用的余地。在此,研究者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即他们认为,人格更像是骑自行车,而不像是对食物的偏好。

这是一个很好玩的比喻。环境是外来物,就像自行车和食物。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自行车,但是,骑上自行车去干什么,能够骑多远,这就要靠每个人的遗传基因了。骑车的力量更多的来自遗传因素,就像运动天赋来自遗传是一個道理。这个例证应该能够给当下焦虑的人群一个启示:不要让孩子去做他目前做不到的事情。

鲍查德和莱肯提到的最有趣的一点是,并非环境影响人的特性,恰恰相反,是人的特性影响着环境,也就是说,实际上是人的遗传倾向塑造着周围环境。鲍查德和莱肯认为,事实上“情感丰富性”方面的差异是由遗传决定的。所以有些孩子一出生就比别的孩子情感更丰富。与别的孩子相比,他们这种与生俱来的行为倾向使他们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对父母的情感做出更主动的回应。这就更加强化了其父母的行为,并进而引起了父母充满爱心的行为。研究者强调遗传在许多人类特性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导致绝大多数心理差异的直接原因,可能包含着通过经验而习得的东西,然而有效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自我选择的结果,而这种选择又被基因组的恒定压力所引导。

这个例子,说明了人的天性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一家的4个孩子,跟相同的家长互动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就有了家长对不同孩子的“偏爱”。这个“偏爱”既是因为孩子对家长的方式,又是因为家长喜欢这个孩子的这种方式,孩子的方式由他的性格决定,家长的这种“喜欢”也是由性格决定的,而性格来自他们的遗传因素,虽然孩子和家长的遗传因素会有所不同。这个理论很好地解决了人们的“偏好”。持久的偏好来自遗传因素,就像骑自行车的能力;习惯性的偏好来自生活环境,就像喜欢某种食物。

1999年,鲍查德评价了明尼苏达双胞胎研究档案上所有有关“先天-后天”的研究证据。他总结道,从整体上看,人格中40%的变异和智力中50%的变异都以遗传为基础。他又反复强调了前面已经讨论过的观点,即基因驱使你对环境作出选择,或驱使你回避某些特定的、影响人格发展的环境和行为。

这段话更加明确了,即使是对环境的选择也是由基因在起作用,就像一个班有50名学生,选择和谁做朋友,是由做朋友的双方的“天性”决定的,正所谓“气味相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的人生都是选择的结果。除了出生这样的大事(这是父母做的选择,甚至要不要你出生都是他们的选择),其他任何事(包括死亡)都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即使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选择向前还是向后,向左还是向右,都是由个人决定的。但是,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做了这样的选择。现在有一个可以说服人的答案,那就是“基因”。我认为,这个基因显然又不是科学家认为的纯生物学的,应该是凝聚了前面所有先祖的智慧与力量的,还应该有非生物学的因素。“基因”就是中国人所谓的“命”,是我们无法判断、无法解释时的“扔鞋子”的决定。

知道了基因决定论,是不是就要放弃努力,放弃改变环境,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呢?不,绝不是放弃,而恰恰应该更加努力。

在认识到“天命是谓性”,中国人提出了“率性是谓道”,即顺应人的天性发展。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当我们知道了“天命不可违”之后,最理智的选择就是顺应,把这个天性发展到极致。中国古人早就对世界的多样性呈现出包容、开放的态度,人的多样性存在是世界多样性的具体化,每个人都发展自己,成为“与众不同”的人,这个世界才会众彩纷呈。每个人都应该认同自己的“不一样”,发展自己,提升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之中,在生命的基座之上,长成自己的样子。这样,“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够真正地存续与发展。

基因与个人的顺应是属于内在的因素,之所以需要教育,是因为还需要成熟个体或群体的影响,那就是“修道是谓教”。教育在人类社会中,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吉布森和沃克的发明,行为科学家能够用一种明确、系统的方式去研究深度知觉。行为主义科学家对这种能力及其他认知能力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这一问题一直处于争论中,真相可能是一种折衷的情况,即先天与后天的相互作用所致。正如很多研究者指出的,深度知觉能力在婴儿一出生就已经具备了,但害怕跌落和避免危险是婴儿到了能够爬行的年龄并遇到危险后,通过经验习得的。但是不管怎么说,像“视崖”实验这样科学地研究深度视知觉能力,的确是一种研究方法上的进步,让我们可以继续进行更多的探索。

这段话给我们三点启示:

第一,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区别。行为能力多数是由先天因素决定,比如骑自行车、跑步等运动项目,人的敏捷度、耐力等都会呈现出较大的先天差异。而认知能力并非由先天因素决定,是“天生”和“习得”的产物。

第二,研究方法上的进步,会改变人们的认知。“你以为的”并非是“你以为的”,因为人的认识是受自己的思想意识限制的。如果要突破个人的思想意识的限制,就一定要掌握新的思维工具和行为工具。就像过去人们认为是“地心说”而不是“日心说”,那么现在的“日心说”是否正确呢?在未来的宇宙观念当中可能也会改变。所以人突破自己需要新的研究方法。教育如果有新的发展,也需把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育学之中。

第三点,教育是对学生有意识改变的活动,也是个人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活动。教育一定要发挥教化的功能,个人也要有自我认知和自我改变的意识。好的教育是要把“性”“道”“教”三者融合在一起的,正所谓“中庸之道”,才能不偏不倚。

当实证的心理学与思辨的中国哲学相遇的时候,我忽然生出了对中国古人的敬意,他们的“思辨”是建立在对世界和人生的观察、体验、想象、提炼的基础上的。我们只看到了他们说出的部分,而没有看到没有说出的部分。

让现代科学与古代哲学在教育领域同时发挥作用,是我们当下的正确选择,也是缓解全面焦虑的一剂药方。就像我们要相信天命,又要相信修道的作用,外部环境要实施教育,个人也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教育。这样,每个人的人生才会走上一条“率性”的大道,不枉此生。作为大人,应该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施加影响,为他们的选择提供更加丰富的选项,从而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多种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秦川.四书五经(第一卷)[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6.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2.

[3]〔美〕罗杰·霍克,白学军等译.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1.

(作者单位:北京市教育学院教研部)

猜你喜欢
遗传心理学基因
“没有用”的心理学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为什么他们这么会唱?别闹!音乐细胞需要遗传的!
基因事件
跟踪导练(二)5
基因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