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当人工智能发展到可以写诗的程度,我们不得不对文学创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意象——提出质疑了。大部分学者会认为意象是来自于人的内心,它是有生命的。但当人工智能一次又一次的“骗”过人类,我们是否还应该坚持说“意象来自于有生命的个体”“意象指向具体的生命”这样的观点?因此,讨论意象的符号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意象 符号 意义
2017年前半年时,微软小冰出了第一本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我们还在纠结于小冰太过跳跃的想象和不能连贯的情感。如今“九歌”的出现可以说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震撼,它所作的一首集句诗“心有灵犀一点通,小楼昨夜又东风。无情不似多情苦,镜里空嗟两鬓篷。”分别集用了李商隐、李煜、晏殊和袁说友的诗作,在图灵测试中获得了最低的票数,从而“骗”过超80%的阅读此诗的人。
一.人工智能的创作过程
小孩在与猫接触的过程中就能够明白什么是猫,形成事物与语言之间的联系。而机器只能依靠大数据来进行学习,这其中恐怕是需要超过百万条和猫有关的信息,才能像人类这样了解猫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同理,人工智能对于诗歌的学习也同样需要大数据和深度学习。
有关微软小冰的设计,开发者是这样介绍的:“师承”了1920年代以来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的数万首诗歌,每学习一轮仅需0.6分钟,经过100个小时的训练后,小冰开始模拟“写诗”。为保证《阳光失了玻璃窗》是人工智能“原创”,书中“的、地、得”等容易出现错误的字也被保留了。小冰的创作要怎么开始呢?小冰的创作过程就是处理图片信息,分析图片的内容,将图片内容转化为信息编码,再将信息进行重组。
同年,清华研发团队的作诗机器人“九歌”创作出的诗歌更是进一步颠覆人们的认识。据主要研发人员介绍,团队结合最新的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向唐朝到清朝数千位诗人的三十多万首诗歌进行学习。“九歌”创作的过程则是由人类定义题目主题,查寻相关数据,在一定规则之下进行重组。
如上所述,意象应当是本身具有符号的特点,小冰和“九歌”才可以把意象运用于诗歌当中。小冰和“九歌”的创作也推动着我们向这一方向进行思考。那么接下来的内容就会着重论述意象本身的符号性的特点。
二.意象与符号
关于意象是符号的观点,有人会认为:如果意象是符号,那么意象和其表达内容之间的关系便是那种僵硬的、约定俗成的一对一的符号与意义的关系。但并非如此,因为这其中的符号并非单纯的符号主义的符号。
(一)符号是什么?
有关符号的研究不少,可是有关符号定义却也如同意象的定义那样模糊不清,很多符号学家认为符号是无法定义的。不过符号学作为一种对普遍思维规律的思索,目的就是为了理清楚人类表达与认识意义的方式,因此不能不首先处理自己的基本定义。
索绪尔提议建立一个有关“符号学”的学科,他认为我们应当建立一门研究社会中符号生命的科学,它将是社会心理学,因而也是普通心理学的一部分。我们将它叫做符号学,符号学将说明符号是由什么构成,受什么规律支配。并将符号学发现的规律也可以应用于语言学当中。索绪尔一直认为语言学应当为符号学提供模式,认为符号表意的根本原则是任意性的。但是,我们始终无法找到索绪尔给符号所下的定义。
后来到了皮尔斯,他发展出了逻辑-修辞学的模式,这促使着符号学的观点向语言而非语言式符号扩展。在他的观点里,一个符号就是一种东西,对于某个人来说,它是以某种关系或某种能力存在的某种事物。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它理解为:“每一个任意的符号本身必须是一种存在,与它所表征的对象有一定的关系,而这种“表征”必定会被某一解释者所理解,并具有一定的意义。”①
赵毅衡先生曾在他的《符号学》一书中,承担着“简单化的风险”,给了符号一个清晰地定义:“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够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反过来说,没有意义可以不用符号表达,也没有不表达意义的符号。”②显然,赵毅衡先生抓住了符号和意义环环相扣的特点。
从以上观点看来,他们不可避免的都会谈论到符号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如果像赵毅衡先生那样定义符号就是有关解释意义的也不为过,但这看起来有些笼统,我们不妨就以“传达意义”为切入点,对符号和意义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二)符号和意象的关系
有关符号与意象关系问题的起源就是对人工智能作诗给我们带来的震撼,人工智能的创作的过程就是一套语言运算过程。对于作诗机器人来说,文学创作是基于符号运算的,意象就是这运算过程中的符号。
我们知道意象不是单纯指向物象的。它的能指是具体的物象或事象,所指则是作者想要赋予这一事物的特殊情感或意义。但如果物象或事象本身没有能够表达这些情感和意義的特质,那么他们就很难被赋予这样的情感和意义。当意象生成之后,这种特质蕴含在意象当中,和所要表达的情感融为一体。因此,意象就是符号,它不仅通过原有特质来表达意义的,还会在一定的语境下进行意义的重组。例如,有关秋天的诗歌不少,而对于秋天,人们往往有着不同心态。有的人喜欢悲秋。秋之所以可悲,是因为秋天有萧瑟景象。人们有了能够产生悲凉心境的条件。有些人看到落叶,便会对“秋”这一意象进行意义的重组,产生悲秋的情绪。而又有人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因为秋天往往天高气清,果实飘香,不少生机盎然之气。同理,自然可以得出新的意义和情绪。
另外,意象并非孤立地表达情感的,而这一点也可以证明意象的符号性,例如由意象连接的著名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其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用九个词组共同营造了一幅秋风萧瑟、淡然闲适的村庄,也烘托出作者微颓的心境。单独地将其中任意一个词拿出来时,它们只代表景物的状态。我们似乎不能明白这其中的氛围和感情。但当这些词汇聚在一起时才形成了超越个体所要表达的内容,并并营造出别样的氛围。也只有在将这些词汇集在一起时才具有意象的功能。否则,在没有进入诗歌前,这些名词永远带有读者“想当然的”色彩。不过,也正因为意象具有符号性,在名词没有进入诗歌以前,读者可以说出名词中所包含的各种感情。当它们真正进入诗歌以后,读者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感知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所以,它绝不是僵硬死板的约定俗成的符号而是新的根据已有语境的意义重组。
德里达也曾在《论文字学》中提到过,符号的复制会因为上下文不同而使意义发生变化。因此一个意象符号可能承载事物的多种特质,适当的语境和意境会体现出这其中的差别。诗人在作诗过程中所用的那些名词在融入诗意之后才可以称之为意象,这便完成了一个符号的意义重组。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理性意义的重组,还包括了非常生动色彩意义的重组。
那么就会有这样的疑问了,正是因为作者不同,表达情感方式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作品中就会有不同的情感,因此意象一定指向某个生命实体。如一些想象奇特的,有跳跃思维的作者。他们在创作时所使用的语言往往突发奇想,创造出独特的意象来表达其思想感情。但万事万物都有意义,万事万物都可以被看作是符号。那些作者的创作方式以及风格也可以被当作符号。就像微软小冰不仅可以根据图片激发“灵感”作诗,还可以创作出具有某诗人风格的作品。那么这个作家的风格对于小冰而言就是一种符号。微软小冰和“九歌”在“学习”作诗过程中,经过了对于各大家的学习,掌握了多种风格和诗歌格律。这些格律和风格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需要处理的信息,这些信息中有数以万计的符号内容,这些符号又来源于不同的人,那就一定承载着不同的经历和生命,这便形成了意义的重组。
所以,不管是人类写诗还是人工智能作诗,人们对于意象的把握都不只是简单的一对一的符号,这其中包含了复杂的意义重组。
三.结语
机器人可以有效的利用意象的符号性来生成诗歌。这说来难免会让人有些绝望,似乎是无法守住人类的最后的阵地。但实际上,我们并非要用人工智能进行创作。那么,小冰和九歌的发展并不代表机器人到了可以创造新的意象的时候,而是表现出意象可以怎样被认识以及“意象是符号”这样观点的可能性。在想到机器人可不可以创造意象的时候,我们也要考虑人会不会以及如何创造新的意象。让机器人或者说人工智能作诗的目的是测试人工智能的发展程度,并不是为了让其作诗而作诗。不应该把人工智能当作创作的工具,而应该当做我们理解文学的工具。在深入学习文学之前,对于所谓意象的基本了解也是十分必要的。至于将来人工智能发展到什么地步,以及什么时候发展到它的极致,这些问题对我们以后处理文学与人工智能之间的问题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从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捕捉到有关意象的问题,但并不是说人工智能产生了这些值得讨论的问题。问题本身是存在的,只不过人工智能推动了我们进一步的发现这些问题,也为我们研究意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这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蒋寅.语象·物象·意象·意境[J].文学评论,2002(3).
[2]赵毅衡.符号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微軟小冰.阳光失了玻璃窗[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4]张华.符号入场问题及其哲学问题[J].哲学动态,2010(1).
[5]吴晓,曹苇舫.论作为意象符号系统的诗歌存在形态[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
[6]翟丽霞,刘文菊.皮尔斯符号学理论思想的语言学阐释[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注 释
①翟丽霞,刘文菊:《皮尔斯符号学理论思想的语言学阐释》,《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40页.
②赵毅衡:《符号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作者介绍:刘艺帆,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音韵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