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发温度与萌发时间对藜麦营养成分的影响

2020-06-03 08:21付荣霞周学永肖建中崔艳吴海清RAJASAB
食品工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粗脂肪麦芽营养物质

付荣霞,周学永*,肖建中,崔艳,吴海清,RAJASAB A. H.

1. 天津市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 300384);2. 天津市黑马工贸有限公司(天津 301711);3. 古尔伯加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古尔伯加 585308)

藜麦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传统粮食作物,2011年被中国正式引种,全国种植面积约9 000 hm2[1]。与传统禾本科谷物不同,藜麦属于双子叶藜科植物[2],因此,藜麦果实(瘦果)通常被称之为“拟谷物”。但就粮食特性而言,藜麦果实与常见谷物并没有明显区别,因此,也有文献将藜麦列入谷物范畴[3]。藜麦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微量元素及生物活性成分,被称为“全营养食品”[4-5],因此,倍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藜麦面包[6-8]、藜麦饼干[9-11]、藜麦面条[12-13]、藜麦黄酒[14]、藜麦饮料[15]、藜麦啤酒[16]等下游产品得到开发。

藜麦虽然营养丰富,但由于含有苦味皂苷等抗营养成分,其消化吸收和口感受到一定影响。国内外研究表明,萌发处理是改善谷物营养和口感的一个重要手段[17-18],藜麦经过萌发处理后可以提高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种酶的活性,起到软化谷物、提高营养的目的[19]。苏艳玲等[18]研究发现,藜麦萌发过程中蛋白质、还原糖含量呈增长趋势,而脂肪含量呈减少趋势;胡洁等[20]报导藜麦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情况,萌发第3天营养指标最优。然而研究没有考虑营养物质产率变化,也没有考虑萌发温度影响。研究探索萌发温度和时间对藜麦营养成分及干重的影响,分析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及产率的动态变化,以提供成本计算依据,为下游产品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藜麦种子(青海省农科院的青藜2号);蛋白质、脂肪、淀粉和还原糖检测试剂(分析纯)。

1.2 试验方法

1.2.1 藜麦种子萌发试验

每次称取5.0 g藜麦种子,用无菌水清洗两遍,放置于铺有2层滤纸的托盘中。托盘内洒上无菌水,置于培养箱,萌发温度分别设置为15,20,25,30和35 ℃。每隔12 h淋1次无菌水,并分别于12,24,36,48和72 h取样,测定发芽率、鲜重、干重和主要营养成分。

发芽率测定按GB/T 5520—2011《粮油检验 发芽实验》进行,鲜重测定采用控干水分后直接称量法(g),干重测定采用60 ℃烘干后称量法(g)。

1.2.2 主要营养成分测定

藜麦芽淀粉含量测定,按照GB/T 5009.9—2016《食品中淀粉的测定-酸水解法》进行;还原糖测定按照GB/T 5009.7—2016《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直接滴定法》进行;蛋白质测定按照GB/T 5009.5—2016《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凯氏定氮法》进行,N系数为6.25;粗脂肪测定按照GB/T 5009.6—2016《粮食中脂肪含量测定-索氏抽提法》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藜麦萌发率的影响

藜麦种子分别在15~35 ℃条件下萌发,取100粒种子计算萌发率,温度对萌发率的影响见表1。

结果表明,温度对藜麦萌发率有较大影响,不同温度下萌发率的差异在12 h最为明显,以后逐渐缩小。萌发60 h,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藜麦在20~30℃之间萌发率最高,低于或高于此范围萌发率均下降。

表1 温度对藜麦萌发率的影响

2.2 温度对萌发藜麦鲜重的影响

藜麦种子分别在15~35 ℃条件下萌发,温度对萌发藜麦鲜重的影响见表2。

由表2可见,在0~36 h,各温度下萌发藜麦鲜重均随萌发时间延长而迅速增加,之后鲜重增加趋势趋缓。在萌发初期,鲜重增加与萌发温度大体上呈正比关系;36 h以后,35 ℃条件下藜麦鲜重有所减小,而15 ℃条件藜麦鲜重仍呈缓慢增长趋势。

表2 温度对萌发藜麦鲜重的影响

2.3 温度对萌发藜麦干重的影响

藜麦种子分别在15~35 ℃条件下萌发,温度对萌发藜麦干重的影响见表3。

由表3可见,萌发藜麦干重变化与萌发温度和时间均有关系,在20 ℃条件下萌发藜麦干重增加最为明显,至24 h达到最大值,干重增加25.2%,之后逐渐下降。

表3 温度对萌发藜麦干重的影响

2.4 萌发温度与时间对藜麦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将藜麦种子分别置于15~35 ℃条件下进行萌发试验,温度对萌发藜麦还原糖的影响结果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除了15 ℃之外,藜麦芽中还原糖变化趋势均为先增高后下降,而且萌发温度越高,下降趋势出现得越早。在20 ℃条件下萌发60 h,还原糖含量出现最高值(17.80 g/100 g),之后开始下降。15 ℃条件下萌发72 h,还原糖一直呈现缓慢增加趋势,最高达到10.43 g/100 g。还原糖含量的下降可能与藜麦芽中还原糖流失有关。由于还原糖是可溶性糖,在湿润环境下可以缓慢渗透到萌发介质中,其结果不仅引起还原糖自身含量下降,而且会引起干重损失(表3)。为了探索还原糖与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选择干重增加最明显的20 ℃萌发藜麦为样本,进一步测定淀粉含量变化,结果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还原糖与淀粉含量的变化呈相反趋势。随着萌发时间延长,藜麦种子中淀粉含量不断减少,萌发72 h时,藜麦芽中淀粉含量由最初的66.73 g/100 g下降至27.01 g/100 g,下降率为59.52%。由于淀粉被淀粉酶水解成麦芽糖、葡萄糖等还原糖类[20-21],故还原糖基本上呈不断上升趋势。至萌发后期,一方面;由于还原糖的渗透溶解引起其含量下降,另一方面,萌发种子旺盛的呼吸代谢也会耗费部分还原糖,使得可溶性糖含量减少[22]。

图1 萌发温度与时间对藜麦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图2 藜麦芽中淀粉与还原糖含量的关系

2.5 萌发温度与时间对藜麦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将藜麦种子分别置于15~35 ℃条件下进行萌发试验,温度对萌发藜麦蛋白质的影响,见图3。

从图3中可以看到,萌发12 h内,藜麦芽蛋白质含量呈降低趋势,但12 h之后,均呈上升趋势。藜麦萌发36 h阶段,20 ℃与其它温度相比,蛋白质含量更高,但在36 h以后,30 ℃条件下萌发得到的藜麦蛋白质含量最高。藜麦萌发有利于氨基酸转化与释放,对营养吸收有利。藜麦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升高的结果与前期研究一致[18,20]。藜麦芽蛋白质含量稍有增高,可能与干重损失有关,由于还原糖等可溶性成分的流失,导致蛋白质含量相对得到浓缩。因此,最佳萌发阶段的选择应考虑蛋白质产率问题。

2.6 萌发温度与时间对藜麦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将藜麦种子分别置于15~35 ℃条件下进行萌发试验,温度对萌发藜麦粗脂肪的影响见图4。

结果表明,随着萌发进行,藜麦芽中粗脂肪含量逐渐减小。在25 ℃萌发条件下藜麦粗脂肪含量下降最慢,而在35 ℃萌发条件下藜麦粗脂肪含量下降最快。脂肪是种子萌芽过程中一个重要能量来源,植物种子内能量供应不足时,脂肪酶会催化脂肪分解,提供种子萌发所需的能量,从而导致黎麦芽中脂肪含量降低[23]。由于藜麦脂肪含有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24],故避免萌发藜麦脂肪含量下降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图3 萌发温度与时间对藜麦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图4 萌发温度与时间对藜麦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2.7 萌发温度与时间对藜麦营养物质产率的影响

分析表明,萌发温度与时间对藜麦芽中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含量有一定影响,但若将萌发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开展应用,则应考虑营养物质产率问题。试验依据萌发过程中干重和营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主要营养物质的产率。营养物质产率按式(1)计算。

式中:M0、M1分别为藜麦种子和藜麦芽中营养物质含量,%;W0、W1分别为藜麦种子和藜麦芽的干重,g。

由图5可知,藜麦还原糖的产率与萌发温度、时间有关,在25~35 ℃条件下,36 h还原糖产率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在20 ℃条件下萌发60 h还原糖产率最高(880.16%),在15 ℃条件下还原糖产率增长缓慢,60 h逐渐平稳。从还原糖产率的角度考虑,36~60 h为最佳萌发区段。

萌发温度与时间对藜麦蛋白质产率的影响见图6。随着萌发进行,蛋白质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萌发对蛋白质总量是有损失的。萌发温度对藜麦蛋白质产率有一定影响,其中在20 ℃条件下蛋白质产率最高,合适的萌发区段在24~48 h之间。

萌发温度与时间对藜麦粗脂肪产率的影响见图7。在萌发初期(12~24 h),粗脂肪产率有一定的波动性,之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在20 ℃条件下,藜麦粗脂肪产率下降最慢,24~48 h为合适的萌发区段。在35℃条件下粗脂肪产率下降最快,萌发60 h后产率损失在80%以上。

图5 萌发温度与时间对藜麦还原糖产率的影响

图6 萌发温度与时间对藜麦蛋白质产率的影响

图7 萌发温度与时间对藜麦粗脂肪产率的影响

3 结论

藜麦萌芽过程中,温度和时间对还原糖、淀粉、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均有较大影响。试验从营养物质含量和干重变化角度出发,考察藜麦萌发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产率变化规律,确定在20 ℃条件下萌发24~48 h可以有效减少营养成分损失。研究结果有利于降低藜麦芽产品成本,在藜麦芽下游产品开发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粗脂肪麦芽营养物质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异麦芽酮糖醇在卷烟增香保润中的应用
吃心情的麦芽精
烤烟粗脂肪提取工艺优化及光谱测定方法研究
生麦芽鸡内金茶
生鲜乳中营养物质的调控技术
张云鸿:对待麦芽,就像对待自己的作品
试分析高中生物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关系
四种牧草在滨海盐渍土生境下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的研究
常用杀菌剂对芝麻中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