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国新 王 静 江露薇
(武汉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这一论断标志着我国经济开始由“数量优先”步入“质量优先”的新阶段。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大而不强、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突出。新时代下,以要素驱动为特征的数量型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高质量发展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前进方向,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所在。
高质量发展理念提出后,专家学者们对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2-3]、动力[4-5]、路径[6-8]等方面,认为高质量发展是由“数量”向“质量”、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是以质量为目标、科技创新为引领、协调发展为内在要求的可持续发展。仅有少量学者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魏后凯[9]从工业加工层次、增值程度、投入产出效率及产品质量方面对工业增长质量进行研究,以克服只采用经济增长速度单一指标评价的局限。张峰和薛惠锋[10]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将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作为衡量制造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彭树涛和李鹏飞[11]认为,增加值率、单位增加值能耗及污染物排放量是从正反两面反映制造业发展质量的代表性指标。尽管这些指标没有直观的展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但为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参考。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有待构建。已有研究着重界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其理论框架的尚少,具体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则更少;(2)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待确立。现有指标体系多是以经济增长的总量和速度为核心的旧理念构建的,忽视了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协调、绿色生态等因素,亟待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全方位多样化的指标体系。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思路展开研究:(1)提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从理论上丰富高质量发展理论的相关内容;(2)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分析厘清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态势及区域差距,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具有丰富性和多维性特征,其内涵应当是包含经济性、市场性、环境性的质与量有机统一的综合概念。基于此,本文提出“经济、创新、高级、开放、生态”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模型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增长、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开放程度加大、生态环境和谐的全方位发展模式。经济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产值和利润的增加,这可以促进制造业地位的稳固,也为产业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制造业经济指标的增长是“量”的显性指标,也是提升“质”的基本要求;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少,经济增长的动能逐渐由劳动主导转换为创新主导的发展模式,创新是推动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引擎;高级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通过打造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 开放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开放促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模式是促成我国“制造大国”的关键因素,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指导下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开放合作加强内外联动,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对外开放新业态;生态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条件。环境约束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硬性约束条件,高投入、高能耗发展模式的短板逐渐显现,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是制造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客观条件。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既要注重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过程,还应满足高质量的发展结果;既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现阶段水平,还应把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景与潜力。根据前文提出的理论模型及制造业发展现状,以高质量发展的思想与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操作性,构建了包含经济效益、创新发展力、产业结构、开放程度、生态环境5大类15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注:“指标属性”一栏中“+”表示该指标为正向指标,“-”表示该指标为负向指标。
本文选取除港澳台和西藏外的30个省级行政区作为评级对象。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统计局的官方网站。由于2018年及之后的《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尚未出版,无法获取2017年及以后的数据来源,故本文数据选取的时间跨度为2012—2016年。
在多指标综合测度中,权重值直接影响综合测度的结果,科学合理地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是决定综合测度结果质量的关键问题。本文选取熵值法对各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熵值法的核心原理是根据各指标数据的差异程度所反映的信息量确定权重,相比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等能更客观的反映指标信息熵的效用价值,有效减少赋权时的人为主观性,测度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合理性,详细步骤如下。
步骤1. 运用极差法对评价体系中正、负向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定义效用值的区域为[0,100]:
正向指标:
表2 各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与排名
数据来源:作者测算得到。
负向指标:
其中,Xij表示标准化后第i个(共n个)省份的第j个评价指标的值,xij为原始数据。
步骤2. 构建n个省份、m个评价指标的初始指标矩阵,计算各评价指标Xij的信息熵Ej:
步骤3. 基于得到的熵值Ej,计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第j项指标的权重Wj:
步骤4. 采用线性加权法测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Ii:
经计算得到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Ii的值域为[0,100],值越大表示该省份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越好;反之则越差。
根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指数评价模型,汇总测度结果至表2,得到全国30个省市2012—2016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Ii。
从全国水平来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从2012年的39.23,增长到2016年的43.27,增长10.3%,但2014年达到峰值(46.58)后缓慢下降。2016年仅有14个省份在均值以上,表明我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具有波动性,且处于较低水平,提升空间较大。
从区域水平看,东、中、西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地区发展不均衡程度明显,2012—2016年东、中、西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分别为52.54、40.49、36.41,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2016年全国3个省份中综合指数排名前十的省份除安徽(中部)、重庆(西部)外,其余8个皆是东部地区省市;而排名最后的10个省份除河南、山西、黑龙江外,其余7个省份皆位于西部地区,表明东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优于中部、西部地区。究其原因,东部地区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水平,在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制造业升级转型过程中更具优势。中西部地区由于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接受投资吸引力不足,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从各省份水平看,2012—2016年期间,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依次稳居前5名,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而云南、新疆、宁夏、甘肃、青海等西部地区则常年排名靠后,各省市在考察年份区间的排名相对稳定。进一步对比发现,2016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是上海69.38,其次是北京65.73、天津58.44,而最后一名的甘肃仅为26.81,上海是甘肃的2.59倍,进一步表明我国3个省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空间差异,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明显。
资料来源:作者测算。图2 2012—2016年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Moran散点图
下文进一步分析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相关性,以探究上文的空间差异是否存在相互影响关系。Moran’s I指数[12]是最常用的测度空间相关性的指标,其值域为[-1,1],当Moran’s I>0时,表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空间正相关性,值越大相关程度越强;反之则表明相邻省市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不相关或呈负相关性。
以2012—2016年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为分析单元,构建全国29个省份的空间权重矩阵(海南未与任何省市相邻,故剔除),并利用Geoda1.6.7软件计算各年的Moran’s I指数值并绘制Moran散点图(图2),2012—2016年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Moran’s I指数均为正值,分别为0.3627、0.4090、0.3948、0.4153、0.4174,呈现“增—下降—增长”的波动上升趋势,表明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正相关性显著,高水平地区与低水平地区的空间聚集力逐渐增强。
Moran散点图中的四个象限分别对应局部空间聚集的四种类型。为了更直观的呈现各省市的空间分布和聚集情况,本文将其汇总至表3。2012—2016年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空间集聚状态波动较小,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空间集聚性和异质性。高高聚集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江苏、上海、浙江和安徽位列其中,表明东部沿海地区重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且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应进一步扩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范围,实现更大区域间的带动发展;低低聚集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包括新疆、甘肃、青海等,这些省份制造业高质量水平普遍较低,对制造业发展质量重视程度不足,应充分挖掘地域特色,走特色制造业之路;低高离散主要分布在江西、山西两地,表明两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却被高水平区域所包围,两地应充分利用区域辐射效应,借鉴邻近省市发展经验,补齐自身短板;高低离散主要包括广东、重庆、陕西等地,这些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远高于周边省份,应主动发挥区域扩散效应,拉动周边省市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其他省份(如湖北、湖南、河南等)集聚效应不显著,大多位于中部地区,一方面缺乏与东西部地区的合作,另一方面发展节奏平稳,难以形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集群效应。
表3 2012—2016年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集聚分布表
数据来源:作者整理得到。
本文提出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认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增长、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开放程度加大、生态环境和谐的全方位发展模式。进一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2012—2016年我国30个省市为观测对象,探究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分布特征。结果显示:
第一,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偏低;区域发展不均衡,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态势。
第二,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空间分布格局显著,高高聚集效应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低低聚集效应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
针对我国制造业质量偏低及其阶梯态势,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合理布局,引导地方发展优势产业。东部地区产业基础雄厚,适宜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打造世界“高精尖”制造企业;中部地区适宜夯实基础,在传统制造业的基础上转型升级,推进制造业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三化融合”;西部地区适宜找准优势产业突破点,以特色替弱势,补齐布局短板。
其次,优化结构,提升制造业供给质量和水平。优化产能体系,对于产能过剩制造业企业制定辅助退出机制;以税收优惠、政府补贴等方式鼓励发展绿色制造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型制造业,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
最后,协同发展,形成制造业优良产业生态。高水平的一体化是加速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培育产业集群,形成竞争合力,充分利用区域要素禀赋,以高质量发展区域为核心,充分发挥其扩散效应和引领作用,在保持竞争优势的同时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态势;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搭建制造业协同服务平台,为制造业集聚发展营造良好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