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营造我国能源央企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

2020-06-03 06:40
石油科技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能源生态企业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创新管理的对象历经了从创新链、创新体系,再到创新生态的交错演进,为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改进创新管理效率不断提供新思路、新途径。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既是外部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又要营造好内部创新生态。能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能源央企都是大型特大型企业,承担着经济、社会、政治三大责任,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重中之重。面对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能源革命、工业革命浪潮,能源央企迫切需要通过营造开放、包容、协同、有序、可持续的创新生态系统,推进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1 良好创新生态的重要性

1.1 从创新链、创新体系到创新生态

一般认为,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种链条式延伸,完整的创新链条应包括5个环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中间试验、技术成果产业化。立足于创新链的管理,便于分析技术创新不同环节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打通技术创新链条,使技术创新过程更加顺畅,最终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使技术创新真正成为企业发展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然而,任何技术创新活动都需要来自系统的配套、支持及互动,从而形成国家、地区、企业不同层次的技术创新体系。具体说,即以技术创新链为主线,将战略、组织、资金、人力、运行、平台等要素与创新活动结合起来,相应建立技术创新的战略体系、资源体系、组织体系、规则体系、文化体系等。相对于创新链,技术创新体系主要研究如何合理地组织创新主体、资源、设施及其他要素,使创新活动沿着创新链顺畅地运行,侧重于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内部条件。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主要表现为增加科研经费、增设科研机构、扩大科研队伍、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等。

随着创新活动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强调创新链条与制度、政策、法律、金融、市场、文化等环境因素的有机结合,共同营造一种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在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下,创新人才、资本、技术都是流动的,哪里的创新生态好,就会流向哪里,正所谓“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候鸟回归是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好肯定,投资者、创业者、创新者及各类优质资源蜂拥而至,则是对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的最好检验。不良的创新生态既是创新不足的原因,又是创新不足的体现。如果没有良好的创新生态,搭建的技术创新链、建立的技术创新体系也都难以正常运行。特别是,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进入到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或技术主导的阶段时,除了基础设施等硬件支撑之外,更需要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等软件保障。

1.2 创新生态系统的涵义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1993年,美国学者James F. Moore首次将生态学理论带入经济创新领域[1-3]。21世纪初,Iansiti、Adner和Zahara等学者也分别从生态位、生态系统动态结构和企业生态网络的视角对企业生态系统进行了深入阐述,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4-6]。根据该理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正如原始森林中阳光、空气、雨露等赋予了植物的成长环境,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需要政策法规、产业规划、金融资本、市场机制、社会舆论等创新环境给予支撑。

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企业创新生态”定义是:为了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够动态、循环发展,创新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通过资金聚集、人才流动、知识转移、成果商业化等方式形成的复杂系统[1]。企业创新生态和原始森林生态类似,都具有“共生性”和“自治性”的特点,强调环境及各主体之间的共生栖息关系。简而言之,创新生态就是创新主体、创新资源与创新环境的共生栖息系统,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相互协同、相互依赖、优势互补、共创价值、共生演进。

创新生态系统有着与技术创新链、技术创新体系不同的定位和视角。具体来说,创新链聚焦于创新过程,强调企业内部的研发到成果转化推广,是一种线性的创新模式。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在于为技术创新构建良好的企业内部条件,是从手段和方法的角度提出企业有效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内部措施,是一种平面的创新模式。技术创新生态则是围绕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着重于为企业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持续良性发展的外部环境,是一种立体的创新模式。

1.3 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

在理论与实践分析基础上,我们认为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支撑、创新文化等。创新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国家各类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等;创新环境,主要是由政府制定的促进创新的政策、制度、法律等;创新资源,包括资金和人才,资金由企业及银行和非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包括企业研发投入、创新基金、风险投资等;创新支撑,指提供信息咨询、技术交易等专业服务的信息平台和中介机构;创新文化,包括价值观、行为规范、实物载体等维度,包含企业家精神、开拓变革、宽容失败等内涵。

良好的创新生态需要具备5个特征:开放、包容、协同、有序、可持续。开放是指创新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知识、人员、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交流,鼓励借用或引入外部创新力量与成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共同拓展能源创新发展空间;包容是指创新主体可以充分考虑社会和环境需要,能够为社会民众带来更多福祉,激发更多人群参与或支持创新,促进自身创新能力提升;协同是指各类创新主体之间或创新主体内部各机构之间能够有意识、主动地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建立科学有效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形成推进创新的合力;有序是指各类主体在创新链条中功能定位明确,符合创新规律,并各司其职,做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分工协调,共同推动技术创新活动;可持续是指创新生态具有自我更新、调控、优化的能力,通过培育创新精神和文化,不断催生各种技术创新成果。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外部生态系统与内部生态系统。外部创新生态系统是由以企业为主体,以及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金融等中介服务机构等构成的复杂网络结构,通过网络协作,整合人力、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资源和成果,实现创新因子有效汇聚,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图1)。对于大型企业集团来说,内部创新生态系统十分重要,主要是建立中央研究院(直属总院)、专业研究机构、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各类技术创新机构,业务板块、成员企业之间形成协同合作关系,围绕业务发展、市场竞争需要,有效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在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上,要突出创新制度、政策、文化等软环境的支持,由此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内部创新生态系统。

图1 良好的企业外部创新生态系统

1.4 依靠创新生态培育竞争优势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其中,科技创新是核心,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重大转折、突破及飞跃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才可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普遍高度重视营造创新生态系统,并将其上升至国家战略部署层面,成为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7]。创新生态系统的案例最早可溯源到日本政府20世纪60年代的“官产学”合作,通过充分整合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力量,抓住了时代机遇发展经济,使日本半导体产业迅速崛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种创新生态系统模式推广到主要发达国家,许多国际大公司陆续发展出多种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它们既重视企业内部的自主研发,也通过与学术机构合作研发、参与各种形式的风险投资、以获取技术为目的的并购、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合资等形式,从外部环境中汲取所需创新资源。这种开放式的技术创新,已成为国际大公司培育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图2)。

图2 大型企业开放式创新

2004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发布的《维护国家的创新生态体系、信息技术制造和竞争力》研究报告[1,8]明确指出: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得益于一个精心编制的创新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的本质是追求卓越,主要由科技人才、富有成效的研发中心、风险资本产业、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基础研究项目等构成。从中可以看出,美国的创新生态系统包括完善的科技创新法律体系、以风险资本为主的多层次金融体系、政府对人才和基础研究项目的持续不断的强大投入,并由此带动整个社会对科技进步的推崇,以及产业化带来的巨大利益,进而有条件形成再投入、再创新的良性循环。2015年发布的新版《美国国家创新战略》把创新生态系统看作是实现全民创新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并明确了支持创新生态系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2013年欧盟发布了以开放式创新2.0为核心的《都柏林宣言》,部署了新一代创新政策,即聚焦创新生态系统的11项策略与政策路径。2011年日本部署了改良版的“科技政策学”项目,提出要实施重大的政策转向,从技术政策转向基于生态概念的创新政策,强调将创新生态作为日本维持今后持续创新能力的根基所在。

近年来,我国对创新生态问题越来越重视。2011年,中国—经合组织(OECD)创新政策圆桌会对国家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讨论;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再次将创新生态作为重要议题,强调经济系统、发展环境、行业企业等,在面对新兴产业、技术和管理不断创新时,应成为一个开放、吐故纳新、动态的“生态系统”[1,9]。在深化国家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强调营造公平公正、有利于创新的法律、政策、文化、社会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在推进新能源转型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方面,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引导、社会支持、多方参与的良好生态系统。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能源革命、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我国能源企业正面临着技术主导未来的历史性选择,迫切需要增强自主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坚持以开放的姿态,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努力占领技术制高点,才能赢得国际竞争优势。

2 能源央企打造创新生态的探索与实践

央企是国有企业中的重点和骨干,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目前,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有95家,其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都占到全国国有企业总量的约40%,上缴税费总额约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3。

能源行业中的央企(简称能源央企)有20多家,覆盖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核能、节能等各主要能源领域。能源央企在全国能源生产供应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煤炭开采量占全国的25%,原油产量占全国的90%,天然气产量占全国的90%,油品加工量占全国的70%,发电装机总量占全国的60%(火电占60%、水电占55%、核电占100%、风电占70%)。能源央企以其资源优势、规模实力和责任担当,在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革命等实践中,大胆探索、勇立潮头、不辱使命,多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成为国内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领跑者。

能源央企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雄厚的技术创新资源,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支撑引领社会经济发展、推进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主力军,在实施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带动尖端前沿技术发展、落实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能源央企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在国家创新政策的倡导和引领下,认真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攻关,特别是在打造创新生态系统方面开展了探索性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许多能源央企在完善创新链、健全创新体系的基础上,着力营造开放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一方面加大开放合作,通过产学研融合、战略联盟、风险投资等方式,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其他企业及用户,甚至竞争者等都引入创新链条中,充分整合和利用外部创新资源。近5年来,能源央企参与的合作和联盟数量增长了1倍以上,包括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联盟、联合工业项目、技术联盟,甚至跨界、跨行业合作项目等。另一方面,培育内部创新生态,营造鼓励创新的制度与文化,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积极性。

2.1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构建协同创新生态、突破技术瓶颈的重要途径。产学研合作,主要是基于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需要,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及优势互补的原则,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在推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牵线搭桥作用,并通过发展一批有影响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逐步凸显企业作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地位。目前,国内高校科研经费中已有30%来自企业,规模是10年前的3倍;各类科研机构来自企业的经费更是达到10年前的4倍。央企参与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多达1.36万个,已累计支出经费150多亿元[11]。

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为例,公司大力推进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优势企业深度融合,组建不同层次的创新联合体,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深入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同时,积极部署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国外著名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科研项目合作,努力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中国石油于2008年在北京市昌平区建立了石油科技园。一方面整合了集团内部科技资源,有利于进行联合技术创新,推动科研机构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着力营造内部创新生态;另一方面,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促进产学研合作,产生聚集、协同效应,加快推进能源科技创新产业化。

2.2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这种新型组织形式,把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分布在技术创新链上下游的创新资源整合起来,打造完整的创新链条,推进协同创新。央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管理框架如图3所示。能源央企作为牵头单位,聚焦国家能源战略发展目标和能源产业发展实际需要,联合各领域、各企业、各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优势资源,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技术[12]。

图3 央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管理架构

构建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能源央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针对目前我国能源领域创新资源分散、存在创新活动 “孤岛”现象,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建立互利共赢的市场化机制,把单个的科技“珍珠”串成完整的创新“项链”,突破了原有的科技体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升科技创新效率。

政府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过程中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积极营造有利于联盟发展的政策环境。截至2019年,央企牵头或参加的国家及地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近500个,年度经费支出约10亿元[11],其中能源央企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能源类产业创新联盟紧紧围绕能源技术创新链条开展联合攻关,打破制约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有力地推动了新能源的发展及传统能源的清洁、低碳化转型。

2.3 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助力创新发展

风险投资在创新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资金提供者和资源连接者的角色。早在1946年,位于美国波士顿的全球第一家现代风险投资机构(美国研究开发公司)成功孵化了一批创新型企业。随后,这种风险投资模式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改变了硅谷、波士顿和特拉维夫等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路径,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催化剂。

2016年,国务院国资委授权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牵头设立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立足于市场机制推进国家战略实施,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原则运作,在回报良好的前提下,主要投资于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项目。国资委推动设立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是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的有益探索,也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有效尝试。

近年来,部分能源央企积极渗透新能源业务,并选择采用风投基金的模式扶持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化。比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2018年在雄安新区成立了首家央企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主要投资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及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册资本100亿元。该公司除直接投资外,还将发起设立具有明显市场化特征的基金,包括科技创新基金、新兴产业基金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导基金等,探索借助新的商业模式和金融业态推进新能源业务的创新发展。

2.4 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和部署,能源央企充分发挥规模实力强、产业链条长、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立足企业和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创业需求,加强与中小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及各类创客群体的有机结合,打造了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创业孵化平台、金融支持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有效带动了能源行业的创新创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打造“实验共享平台”“智慧车联网平台”“新能源云平台”等“双创”平台,促进了关键技术的协同攻关,增强了创新创业活力,形成了能源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的新格局。

能源央企还通过组织各类创新创意大赛、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设立内部创客团队、设立专项资金等多种方式,支持员工创新创业。中国石油开展了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方法和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为主要内容的“五新五小”群众性创新实践活动,激发了基层和一线职工的创新创效热情。此外,能源央企也不断完善内部创新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技术入股、收益提成、内部技术转移、创业人员管理等激励机制,有效激发广大员工的创新活力。中国石化研究制定了“中国石化创新创业激励政策”,启动实施“停薪留职(保岗)”政策,鼓励和支持系统内科研人员在职离岗创新创业,并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

3 思考与建议

我国能源央企在营造创新生态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能源行业的创新生态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为:国家能源战略政策和方向虽然明确,但目标多元、分散,缺乏具体实施举措;作为创新主体的大型能源企业和科研院所,存在研发力量分散和重复的现象,缺乏完善的技术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也不够;能源央企内部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僵化,缺乏配套的金融服务和中介组织,科技风投机制不健全;科研人员自由流动难度大,待遇偏低,创新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特别是,能源央企在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广泛性、深入性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一些企业将构建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仅仅看成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种概念更新,并没有将其视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新模式、新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能源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能源行业需要坚持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实现价值链,依靠“三链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型能源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力求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与此同时,必须在营造开放、包容、协同、有序、可持续的创新生态系统上多下功夫、下狠功夫,切实依靠创新驱动实现能源转型和企业高质量发展[13]。正如前述,能源央企营造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涉及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支撑、创新文化等诸多方面,绝非一日之功,而需久久为功。研究认为,可将以下6个方面作为重点和突破口。

3.1 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从国际成功经验来看,政府在营造创新生态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各类创新主体、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等的活动都要受政府政策影响。能源涉及国民经济全局特别是国家安全,能源转型创新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目前,关键是要优化“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创新政策,包括税收政策、后补贴政策、奖励政策、采购政策等,并确保各项政策可操作、能落地。要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依法经营”的方向,进一步理顺政府、市场、企业的关系,打破条块分割和部门利益障碍,用简政放权的“减法”,换取能源行业创新创业的“加法”。

3.2 进一步明确各类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

首先,要明确能源央企在能源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主导、牵引作用,打造新引擎、形成新动力。新兴中小型能源企业,侧重于新兴能源领域的革命性创新;传统大型能源央企,侧重于采取集成式和渐进式创新,适时采取技术收购,形成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在能源行业中,为避免技术研发重复、分散现象造成的资源浪费,可通过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进行科技攻关。对于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可通过战略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进产业链优化。

其次,要明确大学、科研院所等作为知识创造的主体,是创新生态系统优质人才、知识、技术的源泉,避免因定位不明确、利益分配不合理导致角色错位,阻碍产学研的深度融合,破坏创新生态系统的平衡、协同及有序。

3.3 重视金融对创新的支持

技术创新是要花钱的,例如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都需要资金支持。但是,由于技术创新通常具有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难以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一般性投资条件,于是出现了大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风险投资机构。国际石油公司雪佛龙和壳牌都成立了风险技术投资公司,油田服务公司斯伦贝谢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它们在利用外部科技资源、实现公司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能源央企在这方面起步晚、规模小、加之市场发育不成熟,是营造创新生态系统必须克服的短板。

3.4 加强中介机构的创新服务和桥梁作用

充分发挥能源领域各种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科技社团的优势和作用,提供各种能源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建设能源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及行业技术交易市场,促进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公开化,实现成果信息互通和有效对接。建立技术转移管理人员、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等专业技术转移服务人员的市场化聘用机制和利益分配激励机制,更多通过市场收益回报科研人员,形成全链条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和服务体系。

3.5 切实解决好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流动问题

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和有序流动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效率。能源央企在现阶段存在各种壁垒与藩篱,阻碍了人才和技术的流动,难以推行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研成果、数据资源等的共享,并一定程度上造成重复购置和闲置的浪费现象。因而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大力推进开放共享,促进人才流动。例如,中国石油在推进科研成果和科技资源共享方面,建立科技报告制度,完善科研成果共享平台,最大限度推动科研成果、实验数据等在公司内部开放共享;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营,实现价值最大化;探索建立以授权为基础、市场化方式运营为核心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共享机制,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

3.6 大力培育“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

能源央企需要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大力倡导科学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观念,形成人人参与创新、支持创新、推动创新的生动局面。同时,建立完善创新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健全科研诚信审核等相关制度,用激励、宽容、诚实、守信的创新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持续推动“双创”活动,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激发企业内部创新活力,并与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各类中小企业和新兴能源企业共同构建协同发展、可持续的能源创新生态。

猜你喜欢
能源生态企业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企业
企业
企业
“生态养生”娱晚年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