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瑞宽
(定安县人民医院肾内科,海南 定安 571200)
慢性肾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血尿、肾功能减退等[1]。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此药是临床上治疗慢性肾炎的常用药。阿托伐他汀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他汀类药物。有研究指出,用此药对慢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保护其肾功能。本文主要是分析对慢性肾炎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随机抽选定安县人民医院2017 年9 月至2018 年9 月接诊的慢性肾炎患者5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缬- 阿组和对照组(25 例/ 组)。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9 例,女6 例;其年龄为49 岁至67 岁,平均年龄为(55.43±4.27)岁。缬- 阿组患者中有男17 例,女8 例;其年龄为47 岁至68 岁,平均年龄为(56.41±4.56)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相比,P >0.05。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利尿、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告知其严格控制蛋白质和盐分的摄入,并注意补充活性维生素D[2]。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应用缬沙坦进行治疗。缬沙坦的用法是:口服,160 mg/ 次,1 次/d(早晨起床后服用)。在应用缬沙坦的基础上,为缬- 阿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阿托伐他汀的用法是:口服,20 mg/次,1 次/d(睡前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20 周。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 小 时 尿 蛋 白 定 量(24 h pro)、血 肌 酐(Scr)、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尿素氮(BUN)的水平。
使用统计软件SPSS 22.0 处理分析本研究所得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 疗 后,缬- 阿 组 患 者 的24 h pro、Scr、BUN、血清CRP 的 水 平、SBP、DBP 分 别 为(0.91±0.76)g/24 h、(227.41±36.23)mmol/L、(9.32±1.32)mmol/L、(1.11±0.76)mg/L、(132.11±5.76)mmHg、(79.48±5.97)mmHg,对照组患者的24 h pro、Scr、BUN、血清CRP 的水平、SBP、DBP 分 别 为(1.76±0.54)g/24 h、(223.08±34.62)mmol/L、(9.11±1.21)mmol/L、(1.65±0.87)mg/L、(136.32±6.54)mmHg、(82.39±5.65)mmHg ;两 组 患 者的24 h pro、血清CRP 的水平、SBP、DBP 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两组患者Scr、BUN 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P >0.05。治疗后,缬- 阿组患者的24 h pro、血清CRP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s)
组别 时间 24 h pro(g/24 h) Scr(μmol/L) BUN(mmol/L) SBP(mmHg) DBP(mmHg) CRP(mg/L)缬-阿组(n=25)治疗前 2.76±1.32 234.31±39.26 9.87±1.76 181.11±7.87 110.12±6.43 2.21±1.32治疗后 0.91±0.76 227.41±36.23 9.32±1.32 132.11±5.76 79.48±5.97 1.11±0.76对照组(n=25) 治疗前 2.87±1.54 238.55±37.16 9.43±1.43 179.14±8.11 106.28±6.21 2.43±1.43治疗后 1.76±0.54 223.08±34.62 9.11±1.21 136.32±6.54 82.39±5.65 1.65±0.87
缬沙坦属于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此药可减轻水钠潴留,扩张肾小球的出球小动脉,改善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降低肾小球内的压力[3-4]。阿托伐他汀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他汀类药物。此药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等作用。有研究指出,用此药对慢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地调节其免疫功能,抑制其体内肾皮质TGF-β1mRNA 的表达,促进其受损肾小球的修复[5]。相关的文献显示,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减轻其肾脏的炎症反应,保护其肾功能。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 pro、血清CRP 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缬-阿组患者的24 h pro、血清CRP 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
综上所述,对慢性肾炎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